徐州建築學院

徐州建築學院,占地1080畝,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學院專業設定覆蓋工、管、文、經、法五大門類,開設56個高職專業及專業方向。校園巧借天然地貌,依山走勢,錯落有致,呈現出“現代化、書院氣、花園式”的特色。學院師資隊伍精良,能夠提供一流的教育教學服務。

基本信息

學院榮譽

★國家示範性高職學院
江蘇省首批重點建設的高職學院
江蘇省高校師資隊伍工作先進單位
★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教育部首批批准設定的公辦全日制高職學院
★原為軍校 現直屬江蘇省教育廳
★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專業試點單位
★全國高職高專建築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煤礦安全技術實訓基地
★國家級套用技能鑑定站單位
★江蘇省建築技術實訓基地
★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建築節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江蘇建築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
★江蘇省基礎課實驗室評估優秀學校
★江蘇省文明單位
徐州市首批綠色大學

學院簡介

徐州古稱彭城,為古代九州之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位居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國務院批准的“較大城市”,也是江蘇省重點建設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徐州歷史悠久,鍾靈毓秀,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被譽為“兩漢”文化的三絕。如今,古城文化的底蘊、優美的自然山水風光和現代城市風貌融為一體,形成了徐州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鮮明個性的城市風格, 為莘莘學子嚮往之地。 
學院專業設定覆蓋工、管、文、經、法五大門類,開設56個高職專業及專業方向,目前有教育部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 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0門,精品教材7 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100人、成教學員4800多人,與國外聯合辦學規模已達300人。建校27年來,學院已經為國家輸送了3 萬名合格畢業生。
學院占地1080畝,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建有5個實驗實訓基地(中心),39個實驗室,有52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45個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點)。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156萬元,圖書館藏書46.7萬冊,體育運動場地6.44萬平方米,體育館1.14萬平方米。校園巧借天然地貌,依山走勢,錯落有致,呈現出“現代化、書院氣、花園式”的特色。
學院現有九系三部二院共十四個教學單位,設有建築節能技術研究所、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高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有5家對外經營服務的校辦企業。學院是江蘇建築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是江蘇省建築技術實訓基地和國家煤炭緊缺人才培訓基地,是江蘇省建築節能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建設單位。
學院師資隊伍精良,能夠提供一流的教育教學服務。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650人,其中專任教師教師483人,教授20人,另有19名客座教授副教授或高級工程師147人,專業老師中“雙師型”教師占72.2%,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34%;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中具有碩士或碩士以上學位的占青年教師的35%。教師中有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7名,省“333”人才培養對象2人,江蘇省建築業十大科技之星1人,一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全省本科院校19個、專科院校1個即我院);一個“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學術團隊,全國優秀教師2人,江蘇省教學名師2人,7名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十五”期間,學院教職工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75項,市級18項,學院立項項目135項。有兩項科研成果獲得2003年、2004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建設部華夏科技進步獎和徐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自2002年以來,學院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55篇,其中核心期刊100餘篇,SCI、EI檢索9篇,獲國家專利 8 項,出版教材(專著)68部,“十一五”規劃教材10部,有20餘名教師在省部級各類學會中擔任主任、副主任。《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江蘇省一級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學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注重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院連續三次被表彰為江蘇省文明單位和江蘇省文明學校,2003 年被表彰為全省縣以上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先進集體,2004年被表彰為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 年被表彰為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原院長肖仁政同志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百名傑出院(校)長,2006 年榮獲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和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7 年被中共江蘇省授予“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院連續多年獲得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還榮獲過全國能源系統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學校、首批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徐州市首批“綠色大學”等120 餘項榮譽稱號。
在今年召開的第五屆教代會暨第六屆工代會第一次會議上,教代會代表審議通過了學院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規劃》確定:“十一五”期間力爭把學院建成以工為主、以建築為主要特色,工、管、文、經、法相融互補,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專業技術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辦學規模較大、辦學質量較高、辦學特色鮮明、科技服務顯著,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全國示範性高職學院。為達此目標實施“三步走”戰略:“十一五”前兩年,基本完成西校區建設,使學院的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在教學基礎設施方面躍上一個新的台階,通過充實內涵,進入江蘇省10所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行列。“十一五”中期,力爭進入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行列。“十一五”後期,學院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提高社會知名度,成為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歷史

1.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原為軍校(師級建制、專科層次),始建於1979年1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三技術學校”,原校址設在江蘇省沛縣,同年11月遷至現址;
2.1983年7月全國裁軍百萬之際,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命令,軍校撤改為“徐州煤礦建築工程學校”,直屬原煤炭工業部領導;
3.1984年2月,經原煤炭工業部批准改名為“徐州煤炭建築工程學校”;
4.1994年8月,被原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5.1998年4月,經原煤炭工業部批准更名為“徐州建築工程學校”,同年8月,由原煤炭工業部正式劃轉到江蘇省直管;
6.1999年7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7.2005年12月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
8.2008年7月國家示範院校建設單位。
9.2011年3月更名為“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