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座

基本解釋:

1.佛教稱講解戒律的人的講席。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



法則,規章:紀律。法律。定律。規律。清規戒律。律師。
約束:律己。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後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稱)。
舊詩的一種體裁:律詩。
姓。
筆畫數:9;
部首:彳;

詳細解釋:



【名】
(形聲。從彳(chì),聿(yù)聲。本義:法律;法令)
同本義(多指具體的規則、條文)〖law〗
律,均布也。——《說文》
出以律。——《易師》
律,法也。——《爾雅·釋詁》
天下既定,令蕭何次律令。——《漢書·高帝紀》
兵大律在謹,論敵察眾,則勝負可知也。——《商君書·戰法》
以律非故殺。——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律則(律條);律貫(法律系統);律科(法令條文);律度(規矩,法度);律紀(紀律);律貫(指法律系統);律斬(依法斬決)
律管,古代用來校正樂音標準的管狀儀器。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階。從低音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律,成偶數的六個管叫呂。統稱十二律〖aseriesofstandardbambootuningpitch-pipesusedinancientmusic〗
截竹為管謂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又如:律本(指黃鐘。黃鐘為十二律的開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稱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音律,樂律。古人按樂音的高低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temperament〗
五聲六律十二管。——《禮記·禮運》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樂律的度尺);律呂(樂律的通稱);律均(古樂的十二律與五韻);律歷(指樂律和曆法)
律詩的簡稱〖lüs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佛教的戒律〖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經典中關於戒律的著作的總稱);律儀(僧侶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儀則);律爺(小道士對師父的敬稱)
古代爵位的等第〖gradeinancientrankofnodility〗
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禮記·王制》
指季節和氣候〖seasonand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掃積陰。——陸游《春望》


【動】
約束〖restrain〗
五伯兼併,而以桓律人。——《韓非子·難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隱《嬌兒詩》
又如:律人(約束他人);律身(律己)
遵循〖follow〗
勞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擊〖beat;hit〗
闇漠感突,上擊下律。——枚乘《七發》


【形】
高〖high〗
南山律律。——《詩·小雅·蓼莪》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樣子);律魁(高大的樣子)

基本解釋:


zuò
坐位:入座。茶座。座談。寶座。在座。座右銘。
托著器物的東西。底座兒。
星空的區域,一群星:星座。天琴座。
量詞,多用於較大或固定的物體:一座山。
筆畫數:10;
部首:廣;

詳細解釋:


zuò
【名】
(形聲。從廣(yǎn),坐聲。“坐”的後起字。本義:座位)
同本義。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seat〗
隔座送鉤春酒暖。——唐·李商隱《無題》
座上有健啖客。——明·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寶座(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上座(坐位分尊卑時,最尊的坐位叫上座);落座(坐到位置上);滿座;空座;首座;末座;樓座;茶座;專座;雅座
坐具〖bed〗
清輦道於上林,肅華台之金座。——《梁書》
又如:石座;軟座;硬座;玉座;蒲座
舊時對官長或對他人的敬稱〖your〗。如:座主(科舉時代稱呼主考官或總裁官);軍座;總座;座下(對尊者的敬稱);座前(舊時書信中對尊長的敬稱)
底座,器物的基礎部分或托底的部件〖stand;base;pedestal〗。如:花瓶座兒;塑像座兒;梯座
引申為在座的人〖thosepresent〗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唐·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誰最多?
星座〖constellation〗。如:獵戶座;小熊座;大熊座;天琴座;仙后座;大犬座;天鷹座

zuò
【量】
多用於較大或固定的物體。如:一座山,一座橋

相關詞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