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別

影的告別

《影的告別》這首詩歌,寫於1924年9月,收入魯迅散文詩集《野草》。 《影的告別》與《野草 》集中的《墓碣文》、《死後》、《死火》等篇什一樣,寫離奇詭譎的夢境,讀來晦澀難懂。這個“影”無疑是詩人自己的象徵,這個“人(“朋友”)當是將來的黃金世界裡”的熱血青年。詩歌開篇對那些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沉默、頹唐的青年發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我甘願面對黑暗的現實,直面慘澹的人生,那怕“彷徨於無地”。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影的告別〔1〕

人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時候,就會有影來告別,說出那些話——

有我所不樂意的在

天堂里,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

地獄裡,我不願去;有我所不樂意的在你們將來的

黃金世界裡,我不願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樂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

我不願意!

嗚乎嗚乎,我不願意,我不如

彷徨於無地。

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

黑暗裡了。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然而

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

然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

黃昏還是

黎明。我姑且舉灰黑的手裝作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

嗚乎嗚乎,倘若黃昏,黑夜自然會來沉沒我,否則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現是黎明。

朋友,時候近了。

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

你還想我的贈品。我能獻你甚么呢?無已,則仍是黑暗和

虛空而已。但是,我願意只是黑暗,或者會消失於你的白天;我願意只是虛空,決不占你的

心地。

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作品簡析

《影的告別》這首

詩歌,寫於1924年9月,收入魯迅散文詩集《野草》。 《影的告別》與《野草》集中的《

墓碣文》、《死後》、《死火》等篇什一樣,寫離奇詭譎的夢境,讀來晦澀難懂。我們只有了解了詩人當時所處的社會狀況和詩人自己的思想情態,就不難體味詩歌所蘊含的意義。正如魯迅晚年所說:“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

1924年,正是魯迅在精神上處於第二個寂寞苦悶的時期。“1920年末《

新青年》團體的分裂,標誌著‘五四’退潮時期的開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熱血沸騰,勇於反抗舊社會、舊

禮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後,卻變得消沉、頹唐。”“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

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面對依舊“太平”的街市,日漸沉默的青年,作為主張戰鬥要帶“獸性”的革命鬥士魯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陣了”的寂寞,他不得不發出:“新的戰友在哪裡呢?”的呼喚!《影的告別》,正是詩人孤獨,彷徨心境的寫照。詩歌以

象徵手法,寫影與人告別時的一席話。這個“影”無疑是詩人自己的象徵,這個“人(“朋友”)當是將來的黃金世界裡”的熱血青年。

詩歌開篇對那些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卻“睡到不知道時候”的沉默、頹唐的青年發出了激越地呼喊:“朋友,我不想跟隨你了,我不願住。/我不願意!”,“天堂”我不願去,“地獄”我不願去,對幻想中的“黃金世界”我也不願去。我甘願面對黑暗的現實,直面慘澹的人生,那怕“彷徨於無地”。然而,面對現實,詩人的思想又是

矛盾的。現實社會將向何處去?詩人感到茫然。但是,詩人並不沉默,仍奮然而前行。“我終於彷徨於明暗之間,我不知道是黃昏還是黎明。……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這是一個深感孤獨、寂寞的鬥士的心聲。最後兩節,表達了詩人勇於自我犧牲、義無反顧地上下求索的堅定信念。“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我願意只是黑暗”,“我願意只是虛空”,我願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正如魯迅在他的

雜文《這個與那個》里曾說的:孤獨的精神的戰士,雖然為民眾戰鬥,卻往往反為這‘所為’而滅亡。” 詩人寧願與黑暗、虛空戰死,也決不像“

朋友”那樣“睡到不知道時候”

作品注釋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

語絲》周刊第四期。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作者在給

許廣平的信中曾說:“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所以很多著偏激的聲音。其實這或者是年齡和經歷的關係,也許未必一定的確的,因為我終於不能證實: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

兩地書·四》)可參看。

作者簡介

魯迅

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

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浙江

紹興人,發表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狂人日記》時(1918年5月)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

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

吶喊》《彷徨》《

故事新編》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

舊事重提》),散文詩集《

野草》,雜文集《

墳》《

熱風》《

華蓋集》《

南腔北調集》《

三閒集》《

二心集》《

而已集》等16部。

魯迅的小說、

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

祝福》、《

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

電影。

北京、

上海、

廣州、

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

魯迅博物館、

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

英、

日、

俄、

西、

法、

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鬥一生,被譽為“

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被喻為中國的托爾斯泰。

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