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兒童

彈性兒童

“彈性兒童”就是能隨環境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控制程度,在需要控制時能牢牢的管住自己,不需要控制時,則能放鬆自己。這樣的孩子會學習、也會玩,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被稱之為“彈性兒童”。

概述

彈性兒童彈性兒童
彈性兒童就是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像彈簧一樣,壓力來的時候可以承受得了,有一定的彈性。現在的孩子很需要這樣一種抗壓能力。

每個人都會不斷遇到挫折,對於承受能力較弱的兒童來說,抗挫折教育是必修課。對那些習慣於無論乾什麼都聽到“你真棒,太好了”的孩子來說,失敗可能是傷不起的打擊。

生命的堅韌不是天生的,而是磨練出來的,因此,真愛孩子就要培養他抗打擊的能力。盧梭看得明白:對生活的體驗愈少,則保持其生命的希望愈小。當然,社會實踐往往就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但是,從自由中得到的益處可以補償許多的小傷。成長是自己的成長,這或許就是父母放手的理由。

孩子當然需要成功的體驗,問題是生活中不可能總是成功,況且總是成功的孩子會很脆弱。因此,孩子也需要失敗的體驗,關鍵是從失敗的體驗中獲得什麼。一般來說,孩子最需要從失敗中發現自己的成功,發現自己的潛能,二這是才成功所難以提供的珍貴營養,即抗挫折能力的元素。

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教育得法,引導得當,可以攻克許多難關,災難也可能變成一所學校,許多傑出人物都是從“痛苦”這所學校畢業的。父母的榜樣作用很大。父母鎮定自若不僅會讓孩子信心倍增,還會讓他們大大提升抗挫折能力,這些堅強的品質可使孩子終身收益。

心理現象

心理彈性是指人的心理功能並未受到嚴重壓力/逆境損傷性影響的發展現象,通常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曾生活於高度不利環境的兒童,戰勝了逆境,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結果;

二是兒童雖然仍生活在不利環境中,但功能不受損害;

三是 兒童能夠從災難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復過來。

如何培養

允許並理解孩子的害怕心理

彈性兒童彈性兒童
一般來說,面對困難、挫折,每個人都可能會恐懼、脆弱、聽天由命,以一種更消極的態度看待問題。如果孩子是這樣的表現,做父母的首先要理解,千萬不能過於著急,更不能加以斥罵。美國“二戰”英雄喬治·巴頓曾經給他的士兵們一個很好的建議:強迫自己“多害怕一分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正視憂慮是克服憂慮的智慧方法。

讓孩子每天說說開心的事情

這樣加深孩子對開新事物的印象,同時能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建立親子間的信任感。

給孩子陳述的機會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因此,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不必驚慌失措,而應視為成長的良機。事實上,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往往是最容易教育的時候,因為人人都有的向上之心,已經在悄悄地起作用了。關鍵在於因勢利導,促使孩子內心的矛盾向真善美轉化。

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夢想

理想是夢想的姐妹。夢想是我們實現成功的動力。夢想是我們的翅膀,夢想沒了,人就成了爬行動物。要讓孩子從小立大志,激勵他為實現夢想而扎紮實實的奮鬥,哪怕遭遇一些挫折與失敗,也不能被輕易打敗,不會輕言放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