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

強-5(英文:Q-5或A-5,北約代號:Fantan,番攤),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原南昌飛機製造廠)於20世紀50年代末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種強擊機,是中國參照殲-6(蘇聯米格-19)戰鬥機研製的單座雙發動機超音速強擊機。該機1958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飛,同年底通過初步設計定型。強-5系列飛機自1968年成批生產,2012年10月25日交付最後一架。強-5系列各型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成為中國對地攻擊的主力作戰機種之一。該機於1985年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也是中國第一種外貿出口的作戰飛機。

概述

強5攻擊機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是新中國的第一代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1965年6月首飛成功,1965年12月通過初步設計定型審查,1968年11月開始成批生產。強五主要遂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攻擊兵力集結點、坦克群、機場、通訊中心、飛彈陣地以及海面艦艇等各種戰區和淺縱深目標,並可攜帶空飛彈進行自衛空戰

強-5由當時大量裝備的殲-6戰鬥機為基礎,重新進行機體設計。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殲-6(米格-19)仍然是較為先進的一種戰鬥機,低空性能尤為出色,由它改進一種超音速強擊機,起點是比較高的。在改造設計中,為了提供良好的對地觀察條件,原來的機頭進氣設計被改成了兩側進氣,這在當時也是很先進的。同時加裝了座艙裝甲。因此強-5實際上是全新的機身加上米格-19的機翼、尾段組成的。採用了新穎的面積率設計,即“蜂腰”外形,另外在氣動、操縱等系統上也採用了不少改進舉措。飛行員向下視角達到13.5度,有利於對地攻擊,但向後視野較差。

強-5飛機不僅大批裝備了中國空軍,而且遠銷亞洲友好國家並獲得好評,被載入《英國簡氏航空年鑑》,被國際上正式認為是當代的機種之一。1985年,強-5飛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在1987年第37屆巴黎航展上被譽為“亞洲明星”。強-5經過不斷的改型,可以稱得上是生命力極強的一個優良機種,已生產各型共900多架,出口100多架,至今仍服役於中外空海軍部隊。

研製歷程

強5攻擊機強-5攻擊機圖紙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解放軍在攻占一江山島等兩棲作戰中,對蘇制伊爾-10強擊機的近距對地支援能力深有感觸,為此對近距支援強擊機較有好感。1958年3月,空軍向航空工業部門提出了需要一種“比較先進”的強擊機的要求,但卻沒有給出具體的戰術、技術指標。任務下達到了瀋陽飛機製造廠,瀋陽廠的設計室根據廣泛的調研,結合國外同類裝備發展的情況,制定了新機設計的指導原則。1958年6月他們提出了總體方案。新機要求是一種雙發超音速噴氣式飛機,既能以強大的火力對我地面部隊實施近距空中支援,又能從低空以高速突防,對敵縱深目標進行多種方式的武器投射;武器載荷投放後具備一定的空戰能力。1958年8月強-5飛機項目正式在南昌飛機製造公司上馬,陸孝彭任總設計師。

1960年5月所有理論、圖紙設計完畢,試製工作展開。隨著國內局勢動盪、經濟條件惡化,為確保兩彈一星等重點計畫,強-5的研製工作被擱置,科研人員被抽調島重點計畫中。此時陸孝彭提出個人及未被抽調的科研人員願以最少的力量堅持研製工作,經上級批准後,陸孝彭帶領14名下屬繼續進行研製,首先完成了一架靜力試驗機體。至1964年1月,強-5試製工作全面恢復,決定先生產兩架原型機。第一架原型機在靜力試驗中,載入至98%負載時徹底毀壞,事後查明工作人員自以為是的用兩條8mm鋼纜代替一條16mm鋼纜。

1964年6月30日,空軍領導聯名給中央寫報告,要求繼續研製強-5型飛機以增強空軍對地攻擊能力,強-5型飛機研製才得以“復活”。1965年6月4日,在江西樟樹基,試飛員拓鳳鳴駕駛強-5飛機首飛成功。同年12月通過初步設計定型審查。1966年強-5在北京向中央領導做了終審性質的表演,當時解放軍實際工作的最高領導葉劍英元帥拍板裝備強-5。1968年11月強-5正式投產

總體布局特點

該機總體布局特點是:從機身兩側進氣,縮短進氣道長度,提高進氣效率;採用錐形機頭,擴大氣行員的視界,為水平轟炸創造條件,同時也為安裝雷達和其它電子設備提供空間;按照跨音速面積律設計蜂腰狀機身,以降低跨音速阻力;選取面積較大,後掠角較小的後掠機翼,以提高升力特性,使之具有較好的盤鏇性能;設定面積較大的水平尾翼,以增強縱向穩定性;採用向後上方開啟的活動座艙蓋和流線較好的大背脊;具有攜帶多種對地攻擊武器,進行多種方式的對地攻擊能力。強-5飛機具有良好的低空性能和攻擊火力,在立體空中作戰中處於不可或缺的位置。

結構及性能

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

強-5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後機身裝兩台與殲-6相同的渦噴-6渦輪噴氣發動機,帶有加力,單台靜推力最大狀態25.5千牛(2600千克),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千克)。機翼是後掠式中單翼,前緣後掠角55°,上翼面有較大的翼刀。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後掠角分別為55°和57°,平尾為斜軸全動式。機體結構以鋁合金和高強度合金鋼為主要材料。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式,前輪和主輪都裝有盤式剎車和剎車壓力自動調節裝置。上述部分基本照搬米格-19。

強-5主要機載設備有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信標接收機,射擊轟炸瞄準具等。彈射座椅與米格-19相同,屬於低速型,可在250、850千米/小時的速度範圍內保證實全彈射。應急時飛行員可操縱座椅左右扶手下裝的應急彈射手柄。機上液壓系統工作壓力為205.9×105帕(210千克/厘米2)。冷氣系統分為主系統和應急系統,工作壓力為107.87~127.49×105帕(110~130千克/厘米2)。空調系統由發動機壓氣機引氣,對密封座艙增壓調溫。座艙風擋玻璃採用酒精防冰液防冰。滅火系統包括二氧化碳滅火瓶和火警信號裝置。強-5攻擊機的武器系統。

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 模型

強-5的原型機採用了兩門30mm機炮,安裝在機頭兩側,空速管在右主翼外端。由於這種機炮布局在發炮時,炮口硝煙容易被進氣口吸入導致發動機停車,後改為在兩翼根處安裝兩門23mm機炮。因此最終定型時候,強-5左右翼各一門23毫米機炮,有6個外掛點,每個機翼下2個,機腹下2個,可掛飛彈、火箭、炸彈等。機腹位於內部武器艙艙門兩側的兩個外接點可各攜帶一枚重250千克炸彈。位於主起落架艙外側的兩個外接點通常攜帶57毫米或90毫米火箭彈吊艙。新近生產的強-5每側機翼下增設了一個PL-2(蘇聯K-13A“環礁”飛彈的改型)紅外近距空空飛彈掛點,用於自衛。

在武器配備上,幾經改進的強-5攻擊機外掛架也增加到12個,其中10個可以同時使用。固定裝備包括兩門23毫米機關炮,空對空作戰時,機關炮可用連續跟蹤(CT)和連續計算命中線CCII)方法進行攻擊或追尾攻擊。可載包括炸彈、火箭彈和空空飛彈。炸彈採用符合北約標準的彈射掛鈎掛載,可掛500公斤以下的各種炸彈。可帶火箭4種,包括130毫米、90毫米、68毫米和57毫米等口徑。作為自衛,強-5M的左右翼尖掛架可帶兩枚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型號包括國產的霹靂-5、7、9(PL-5、7、9)、美制AIM-9L/M響尾蛇和法制R-550。由於使用1553B數據鏈,組成了以慣性制導為主的導航/攻擊系統,使強-5M的導航和火控性能和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與強-51相比,強-5M的作戰效能提高8-10倍。

實際中的修改不可避免地使強-5的多項性能比殲-6下降。強-5的空重增加了約1360千克,無外接重量增加了約2130千克,加上氣動外形阻力增加,使其最大平飛速度比米格-19降低了M0.23。由於增設了內部武器脆以及機載設備重新安置,內部油箱容量減少,所以作戰半徑隨之減小。儘管外部大型副油箱可彌補機內載油量的減少,但其基本載油量還是減少了,最多只有2275升。在機翼的4個外接點當中,外側的一對可接容量為760升的副油箱。另外,強-5的起飛和著陸速度與距離有所增大,而爬升速度和升限有所減小。

技術數據

 強5攻擊機的翼展 強5攻擊機的翼展

翼展:9.68米

機長:15.65米

機高: 4.33米

機翼面積:27.95平方米

主輪距:4.4米

前輪距:4.10米

最大起飛重量:113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9130千克

最大載彈量:1500千克

推重比:(起飛)0.71

翼載荷:(起飛) 3.26千牛/米2(332千克/平方米)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5000米)1240千米/小時,(高度11000)M1.12

巡航速度:(高度11000米)807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6500米

最大航程:1630千米(機內燃油)

最大續航時間:1小時55分

起飛離地速度:330千米/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700-750米

著陸滑跑距離:1060米

限制過載:8.0g

主要武器

強5攻擊機-及其配置武器彈藥強5攻擊機-及其配置武器彈藥

強-5的主要武器為中國自行研製的250/500/1000-3系列低阻爆破炸彈。該系列還可由殲-6、殲-7、殲-8等攜帶。該系列炸彈彈體細長,彈道性能好,氣動布局阻力小,適合裝備在高速作戰飛機上。簡要性能參數如下:
250-3型: 全長2.1米,彈體直徑0.28米,彈重217千克,裝91千克TNT
500-3型: 全長2.87米,彈體直徑0.371米,彈重469千克,裝220千克TNT
1000-3型: 全長3.5米,彈體直徑0.5米,彈重980千克,裝431千克TNT
此外在250/500/1000-3系列的基礎上,發展了250/500/1000-4系列減速炸彈,超低空水平轟炸性能提高,已裝備強-5使用。

主要改型機

強5攻擊機 的改進掛彈器強5攻擊機 的改進掛彈器

強-5基本型飛機研製成功後,為了滿足部隊和對外出口的需要,先後又進行了強5甲、強5乙、強5Ⅰ、強5ⅠA、強5

Ⅱ、強5Ⅲ、強5ⅢA、強5ⅡA和強5M等多種改型。
特種武器機(強-5甲型):1972年1月7日,在中國進行的羅泊湖核子彈實驗中,用強-5甲飛機成功地進行了核子彈甩投,完成了中國第四次核子彈實驗。
魚雷攻擊機(強-5乙型):在強-5原型機基礎上取消機身彈艙,擴大主油箱,增加5號油箱;安裝甲-13型雷達和多卜勒雷達、自動駕駛儀和45號瞄準具;機翼中部可掛兩枚56-45式魚雷;裝兩台渦噴6甲發動機。
加大航程機(強-5Ⅰ型和強-5ⅠA型): 強-5Ⅰ型機主要改進有7項:即:將炸彈艙改為油箱艙,擴大主油箱,增設軟油箱;調整機身外掛,增載入投量;改用渦噴6甲Ⅲ發動機;更改起落架系統;著陸阻力傘艙上移,縮短著陸滑跑距離;改用Ⅰ型火箭彈射座椅,加裝海上救生設備;增裝50瓦短波單邊帶電台。

強-5Ⅱ型飛機:1982年5月,空軍引進全向告警雷達系統,決定在強-5ⅠA飛機上進行改裝。增裝RW-1045全向告警系統和941消極干擾器,定名強-5Ⅱ型飛機。

強-5 Ⅲ型飛機:強-5 Ⅲ飛機是在強-5Ⅰ的基礎上,研製的出口型飛機。 

強-5 M型飛機:與國外合作聯合研製的強-5 M型飛機,新增電子導航/攻擊系統,採用慣導、平顯、中心計算機、雷達測具器,改造電源、燃油系統,改進電子對抗、通訊、照明系統、加裝電子設備的冷系統。

強-5I型攻擊機:研製要求動力更大,加速性要好,攻擊時又要有最小的穩定推力,以利於飛機減速瞄準和射擊。而渦噴-6甲Ⅲ原來是為殲-6Ⅲ配套研製的。
強-5Ⅱ型攻擊機:是在強-5I的基礎上又做了4項重大改進而成的。
強-5Ⅲ型飛機:是針對巴基斯坦的出口型飛機,也稱A-5C。1983年1月,強-5Ⅲ型飛機通過技術鑑定。同年3月,第一批Ⅲ型出口巴空軍。1983年2月,巴空軍接受了其首批訂貨42架強-5Ⅲ的第一架。首批12架強-5出口,成為中國外銷的第一種自行設計的戰鬥飛機。

強-5乙型攻擊機

強-5乙是為海軍研製的魚雷攻擊機,以魚雷為主要武器,70年試飛,帶副油箱時最大航程是2120千米。機頭改為下傾5

強5攻擊機強-5乙型魚雷攻擊機
度的鈍頭圓錐,座椅升高,這樣飛行員向下的視野很好。機頭改進的另一目的是加裝火控雷達,採用的317雷達具有具有地形跟蹤和迴避能力。乙型並未裝備我軍,主要原因是當時水面艦艇防空火力已大大加強,在這種前提下魚雷攻擊機的生存力不足以滿足作戰需求。且因為機載設備配套問題未能跟進解決,使得乙型的發展潛力不足。乙型曾經試驗過掛YJ-8K(鷹擊-8K)空艦飛彈,78年8月此方案通過審定。78年到80年,YJ-8的模型彈、自控彈均已試射成功。但強-5乙還沒有定型,於是YJ-8的試射改為以24型快艇為平台進行,最後YJ-8發展成了艦艦飛彈。後來“飛豹”要攜帶YJ-8,603所就將一架轟-5改裝成“鷹式武器試驗機”,試驗了“飛豹”的飛彈火控系統和YJ-8K飛彈的結合操作,YJ-8這時才真正實現了空對艦功能。強-5乙型直到最近才解密,目前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公開展出,但由於這架飛機與資料圖片內的強-5魚雷機不太相似,也有可能是後來改造的型號。性能參數

機長:15.65米

翼展:9.68米

機高:4.33米

發動機:兩台WP-6型加力式渦噴發動機

空重:6400千克

最大載彈量:15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13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913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1240千米/小時(高度5000米) M1.12(高度11000)

巡航速度:807千米/小時(高度11000米)

實用升限:16500米

最大航程:1630千米(帶副油箱)

最大續航時間:1小時55分

武器裝備:23毫米機炮二門,6個外掛點(左右機翼下各2個,機腹下2個),可掛多種飛彈、火箭、炸彈等。

更多相關參考圖片

強5攻擊機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

強5攻擊機強5攻擊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