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1277~1348)

張雨(1277~1348)

正文

元代文學家。字伯雨,一名天雨,號貞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從虞集受學,詩才清麗(《新元史》)。年二十棄家為道士,居茅山,自號句曲外史。與當時文士如楊維楨張小山馬昂夫仇山村、班彥功等均有唱和往來。

張雨(1277~1348)張雨(1277~1348)
張雨現存51首,思想內容不夠開闊,多是唱和贈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壽之詞,多為他的方外師友而作,內容狹窄,語言也較陳舊。他與世俗朋友的唱和詞作,反倒寄託了一些真實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木蘭花慢〕《和黃一峰聞箏》、〔石州慢〕《和黃一峰秋興》等,就描寫了“哀音暮年多感,奈對花,對酒更聞鵑”,“聞說,謫仙去後,何人敢擬,酒豪詩傑,草草山窗,還我舊時明月”,表現了他感嘆流年易逝的世俗情緒,這些情緒,具有元代士人多愁善感、格外消沉的共同特點。他的有些即興之作,如〔朝中措〕《早春書易玄九曲新居壁》“行廚竹里,園官菜把,野老山杯,說與定巢新燕,杏花開了重來”,寫出了山居的恬淡情趣。

張雨(1277~1348)張雨(1277~1348)
張雨還有一些描寫他半是道士、半為儒生、半隱半俗的生活情景,以及“難留錦瑟華年”一類的閒情和清愁的詞,表現了金元間新道教道士的特點。他還有一些詠物詞,雖然極意摹寫情態,但總有拘泥侷促的痕跡。他的一些詞著意摹仿宋詞婉約派,有的詞又故作奇語,但藝術上沒有突破,所以個人的風格不很明顯。
張雨也寫詩,有的作品頗有感慨,如《避暑圖》:“雪藕冰盤斫鱠廚,波光簾影帶風蒲,蒼生病渴無人問,赤日黃埃盡畏途。”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百姓的痛苦。又如《題仲穆墨蘭》:“近日國香零落盡,王孫芳草遍天涯。”仲穆趙子昂的兒子,此詩有譏諷趙氏父子出仕元朝之意,據說趙仲穆見此詩後,感到慚愧,不再畫蘭花。
張雨的著作,有《句曲外史集》3卷,補遺3卷,集外詩1卷,今存。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