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醒植

張醒植

  張醒植,原名張榮斌,1976年生於陝西鹹陽,命理學家,高級預測師,堪輿家。現任中華周易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周易協會常務理事、木子兵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華易經協會常務理事、中華周名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周易研究會周至周易研究院命理部部長、學術副院長,陝西周易禪易研究院學術副院長。

基本信息

與邵偉華合影與邵偉華合影

張醒植老師自幼天資聰穎,受家庭薰陶,秉承庭訓,對周易、佛學、道學等有強烈的興趣;1996年起開始學習易經八卦、命理、梅花易數,跟隨名師練習氣功吐納術。1998年工作於鹹陽某大專院校,從事傳統文化研究,工作期間曾給1000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預測指導;2004年開始四處拜訪名師益友,尋師悟道,宣揚易學知識和相術奧妙;2006年開始大量研習古今易學著作與案例,汲取百家之精華,以梅花易數為基準進行預測;2008年準確的預測了中國奧運會金、銀牌數量;2011年四月預測內蒙古一所民辦高校招生人數不會超過490人,十月份結果出來489人;同年有緣結識幾位佛學高僧,開始重點學習佛學經典,並將把佛學與國學有效結合,融會貫通。
張醒植老師為人虛心好學,樂於結交各派專家,曾跟隨《木子兵法》創始人李德雄老師學習,明白自己學易之大道,易之方向。通過深入研究《木子兵法》,受益極大,在易學路上,堅持古為今用,活學活用,不拘泥古人,不盲從名人,結合現實,創新發展。從師黃鑒老師,著重卦象分析,轉變太極點,靈活運用;從師康俠老師,學習靈維信息,學佛修心,開發自身體感;深讀鄧海一老師《俏梅花》著作,運用外感,抓住外部卦象,結合起來進行預測,靈活掌握各種複雜情況,達到運用自如。十多年來,認真精讀張延生老師系列書本,以象數為根本,活學活用生活類象與轉化數字,確定了自己預測方向,預測和易理水平飛速提高;尊重各門各派,認真學習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達到快速準確預測,布局見效快的效果。
張醒植老師潛心研易20餘年,擅長四柱八字、姓名學、環境最佳化調理,其獨創的“體感預測”具有起卦簡便、思路空靈、斷卦快速、準確度高的特點。張老師推崇易道仁和,提出“木子旺場、易者仁者、易者洗心顯性、感而遂通”觀點,追求心靈和諧,天人合一的境界。易者,造場,旺場也,其目的就是構建和諧自然生態場。張醒植老師一直致力於對易經文化的發展和推廣,近年來相繼提出學易行大道,學易為修心,學易明仁性,認為易學是宇宙數學模式,重點在於思維和感悟,自然生態和諧之學,其觀點得到了業界的肯定與顧客的好評。現擔任許多大、中型企業和個人資深策劃顧問。
社會榮譽
張醒植多次參加各種易學機構組織的活動,如風陵渡女媧協會、陝西省周易研究會周至周易研究院、中華周易協會、中國風水研究院、中華易經協會等等組織國際型易學交流大會等,發表了30多篇易學專著學術論文,得到同行們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參加活動參加活動

2013年在“第九屆中華易學大會北大論壇”上發表論文《八卦、重卦爻變的感想》獲得一等獎;在“第四屆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八純卦的啟迪與聯想》獲得突出貢獻獎;在期刊《大行易》上發表《習坎六四爻之我見》、《鹹卦原意辯》等。
2014年在“第十屆中華易學大會”上發表論文《起名之我見》》獲得一等獎;2014年10月在廣西大學舉辦“第二屆全國高等院校建築名師與人居環境論壇研修班”獲得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周易套用科學研究所頒發的易學碩士文憑;
2015年第一屆“中華文明杯”周易文化領域論文案例評選活動《起名之我見》獲得中華文化學術貢獻獎,《八純卦的啟迪與聯想》獲得中華易文化套用楷模獎;2015年在“第十一屆中華易學大會”上發表論文《易道仁和觀,旺場木當先》榮獲特等獎,並被評為中國易學科學研究成就獎。
2016年在“第十二屆中華易學大會”上發表論文《色彩和諧搭配學》榮獲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