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同

張立同

張立同(1938.4.14-),女,祖籍遼寧海城,出生於重慶市,航空航天材料專家。 1961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89-1991年在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在高溫合金和鋁合金無餘量熔模鑄工藝理論和製造技術、特種高溫陶瓷、航空航天結構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4項。 張立同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材料和製造技術研究,在氮化矽結合碳化矽、自增韌碳化矽、定向自生共晶硼化物複合材料、矽炭氮納米吸波材料以及連續纖維增韌鋇長石復相玻璃陶瓷複合材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立同,1938年4月生於重慶市 ,1956年以第一志願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熱力加工系,1958年隨國家院系調整到西北工業大學熱加工系學習鑄造專業 ,1961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1976年,張立同成功攻克困擾航空熔模鑄造生產十幾年的剛玉型殼高溫變形問題,研究發展了保溫殼型工藝和低熱應力熔鑄工藝,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個無餘量葉片。

1980年,用銅川上店土殼材料鑄造成功了中國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

張立同 張立同

1984年4月15日,張立同主持的“薄壁複雜無餘量整體鋁合金構件石膏型熔模鑄造技術研究”通過了部級鑑定。

1989年4月~1991年1月在美國NASA空間結構材料商業發展中心作高級訪問學者。 成為第一位獲準進入該研究機構的中國高級學者,承擔了美國未來大型空間站結構用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研究和指導研究生工作。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底,張立同等人制出了第一批性能合格的陶瓷基複合材料試樣,接著又成功突破了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製造工藝與設備的一系列核心技術,使材料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同年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4年,張立同主持的“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套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使該獎項在連續6年空缺後實現了“零”的突破。

2007年當選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代表大會代表。

2014年9月22日,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張立同榮獲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2015年10月,張立同院士團隊專著《自癒合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與套用基礎》經化學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專著是張立同院士團隊編著的連續纖維增韌陶瓷基複合材料系列專著之一。

主要貢獻

科學研究

張立同 張立同

張立同從事航空航天高溫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研究,在氮化矽結合碳化矽、自增韌碳化矽、定向自生共晶硼化物複合材料、矽炭氮納米吸波材料以及連續纖維增韌鋇長石復相玻璃陶瓷複合材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特別在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及其製造技術方面,打破國際封鎖,建立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製造技術與設備體系。

1980年,在張立同的科研理論指導下,中國首次採用銅川上店土型殼材料鑄造成功了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的斯貝低壓一級無餘量空心導向葉片。新鑄葉片的尺寸精度及內部質量與國際著名的羅羅發動機公司的斯貝發動機葉片相當,表面粗糙度還略低於英國葉片。斯貝發動機的引進,使張立同的研究進入到向國際先進行列看齊的新階段。

張立同主持研究的“無餘量熔模鑄造技術”,不僅將中國的熔模鑄造水平推向了國際先進行列,而且還為發展中國新型發動機複雜內腔葉片及薄壁複雜整體構件奠定了理論和工藝基礎。銅川上店土型殼材料,也被正式命名為“中華高嶺土型殼材料”。

2000年和2008年先後創建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國防重點實驗室和陶瓷基複合材料工程中心,為中國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與工程轉化搭建平台,工程化成果廣泛用於航空航天領域,並向民用領域拓展。

主要作品

張立同合著專著二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餘項,發表SCI和EI收錄論文400餘篇。

專著

序號
名稱出版源年份備註
1自癒合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與套用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張立同編著
2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複合材料 模擬、表征與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張立同主編
3複合材料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益小蘇 ,張立同主編
4近淨形熔模精密鑄造理論與實踐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張立同參編
5中國材料工程大典 第10卷 複合材料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益小蘇 ,張立同主編

期刊論文

序號
名稱出版源年份作者
1化學氣相滲透製備SiC_w/SiC層狀結構陶瓷科學通報2015成來飛,張立同等
2SiC_w/SiC層狀結構陶瓷的製備及其套用中國材料進展2015解玉鵬,成來飛,張立同等
3碳/碳化矽複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分析航空材料學報2005張亞妮,徐永東,張立同等
4碳陶剎車材料的研究進展航空製造技術2014徐興亞,張立同,范尚武等
5吸波型SiC陶瓷材料的研究進展航空製造技術2014張亞君,殷小瑋,張立同
6化學氣相沉積層狀BCx/SiC塗層自癒合機制複合材料學報2013張偉華,成來飛,張立同等
7Si-B-C陶瓷塗敷2D C/SiC複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複合材料學報2013左新章,張立同等
8液矽滲透法製備Ti3SiC2改性C/C-SiC複合材料複合材料學報2012范曉孟,殷小瑋,張立同等
9新型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航空製造技術2003張立同,成來飛,徐永東
10高溫透波材料研究進展航空材料學報2003韓桂芳,陳照峰,張立同等
11連續纖維增韌陶瓷基複合材料可持續發展戰略探討複合材料學報2007張立同,成來飛
12陶瓷基複合材料在火箭發動機上的套用固體火箭技術2000鄒武,張康助,張立同
13連續纖維增韌碳化矽陶瓷基複合材料研究矽酸鹽學報2002徐永東,成來飛,張立同
14CVI法製備連續纖維增韌陶瓷基複合材料矽酸鹽學報1995徐永東,張立同,成來飛
15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工藝的研究材料工程2000肖鵬,徐永東,張立同
16CVI法製備三維碳纖維增韌碳化矽複合材料矽酸鹽學報1996徐永東,張立同等
17層狀Ti3SiC2陶瓷的組織結構及力學性能複合材料學報2002李世波,王東,張立同等
18高溫結構陶瓷材料的設計準則矽酸鹽通報1997徐永東,張立同,韓金探

人才培養

張立同培養博、碩研究生近百名,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5年至2004年期間,張立同共培養8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基本情況如下 :

【曾慶豐】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4年04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C/SiC複合材料最佳化設計

【鄒武】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11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三維編織C/SiC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

【殷小瑋】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03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3DC/SiC複合材料的環境氧化行為

【肖鵬】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10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CSCVI法製備C/SiC的過程特徵及其模擬

【王汝敏】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1年12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改性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基體研究

【劉曉輝】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7年12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高抗沖複合材料的研究

【成來飛】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7年12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1650℃長壽命碳/碳複合材料防氧化塗層研究

【楊覺明】 學位類別:博士;授予學位日期 1995年09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西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用溶膠凝膠法製備熱強BAS玻璃陶瓷的工藝理論基礎及其材料性能研究

獲獎記錄

1987年以前從事航空無餘量熔模鑄造理論和工藝研究,連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4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獎15項。1987年以後從事航空航天高溫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研究,“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複合材料套用技術”獲200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填補該獎項連續六年空缺。1992年獲國防光華科技基金;1993年被評為部級“優秀研究生導師”;2004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4年獲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張立同先後獲得“國防科技工業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等榮譽稱號,所領導的團隊被評為“國防科技工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社會任職

張立同現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國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員等。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七大代表。曾任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程材料學部評議組成員和諮詢委員、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等。

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