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紅海灣區田墘鎮,原籍廣東省揭東縣玉湖鎮新寮村(潮汕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保守國家最高機密,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期間,淡化了和家人之間的關係。若干年之後他的工作可以公開了,家裡人才知道,他是在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2013年度獲評“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2014年1月黃旭華當選中國中央電視台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7年6月,黃旭華入選武漢市中國好人。2017年11月9日,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圖)黃旭華在演講黃旭華在演講

黃旭華,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先後從事過民用船舶和戰鬥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1958年黨中央批准聶榮臻元帥關於研製核潛艇的報告,即參與並領導核潛艇研究設計工作,歷任研究所的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工程隊總設計師、總設計師。

現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719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他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30多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並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他參與完成的中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飛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結緣核潛艇

(圖)黃旭華與核潛艇黃旭華與核潛艇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潛艇研製馬上進入準備狀態,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黃旭華說,“船”和“艇”沾邊兒,組織上則看中了他寬闊前額下面潛藏的智慧。

1959年,赫魯雪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幫助,但赫魯雪夫認為,中國人造不了核潛艇,只要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赫魯雪夫的傲慢,令毛澤東發出巨人的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從那時起,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

核潛艇,被稱為集海底核電站、海底飛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誰能想到中國的核潛艇竟是從玩玩具開始的。當時,只有黃旭華等少數人搞過幾年蘇式仿製潛艇,潛艇和核潛艇有著根本區別,核潛艇什麼模樣,大家都沒見過。他們弄來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拆了裝,裝了又拆,而“真傢伙”的內部結構則一無所知。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潛艇的形狀。黃旭華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為了確定水滴線型的可行性,他和同志們在實驗室里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試驗,沒有試驗風洞和大型水池,沒有厚鋼板加工設備,關鍵的是中國還沒有陸上核電站。1963年這項工程不得不暫時下馬。1965年,二、六機部黨組建議恢復研製工作,中央很快批覆同意重新上馬。

為了中國的核潛艇,新婚不久,黃旭華告別妻子隻身來到風暴經常光顧的試驗基地。後來他乾脆把家也搬到了荒涼的小島。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們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送走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終於,中國的核潛艇搞出來了。

1964年研製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1970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試航。

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

1981年中國第一艘飛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中國,成為繼美、(今俄)、之後勤部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黃旭華,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深潛試驗第一人。

核潛艇之最

(圖)黃旭華黃旭華

300米深潛試驗成功了!黃旭華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300米在地面上不就是體育場100米跑道的 3倍?再平常不過了!但在水下這可是個潛艇下潛艇下潛的極限深度,凡是極限都毫無例外地帶有很大的危險性。70年代末美國核潛艇“長尾鯊”號做深潛試驗中,當快接近極限深度—— 300米時出事了,核潛艇和艇上100多人葬身於2000多米深的海底。

世界上曾有 10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了。試驗前黃旭華與同事們仔細檢查了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根管道以及所有艇上設施,確認萬無一失之後才決定試驗。這時的總設計師懷抱始終一絲不苟必將帶來成功的堅定信念,也為了給試驗人員增強信心,按規定可以不下艇的他,堅持親自下艇。100米、200米、250米、300米,這時核潛艇的艇殼每平方厘米(相當於鉛筆直徑一倍半見方)要承受 30公斤的壓力,巨大的水壓使艇身多處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響,在水下300米深處聽起來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

黃旭華鎮定自若,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數據,直至最後勝利。平安上來後,他詩興大發,現場作詩曰:“花甲痴翁,自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這是 1988年初我國核潛艇在南海海域做的深潛試驗。

正是因為在上述“09工程”中的重大貢獻,黃旭華個人獲全國科學大會獎,還兩次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集體)。國家科技進步獎分一等獎和二等獎兩個等級,特等獎是對具有特殊貢獻者的特殊獎賞,足見“ 09工程”在我國國防現代化中的特殊地位。

主要成就

(圖)中國核潛艇中國核潛艇

30多年來,在探討和解決中國核潛艇的問題以及一步跨越美國幾代產品進入6O年代初期世界水平等重大技術決策上,和其他領導一起,共同組織,依靠廣大科技人員,從中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能力出發,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為了充分發揮核動力運用於潛艇的優越性能,通過大量試驗研究,採用適合於水下高速航行的水滴艇型,用圍殼舵與尾水平舵相結合又有所側重的操舵方式,獲得水下高、低航速下垂直面的良好運動穩定性和操縱性,特別在水下發射飛彈期間,較好地解決飛彈對艇運動狀態的嚴格技術要求;

在艇體結構方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套用短殼塑性穩定等理論,推導出直徑比常規潛艇大一倍的艇體結構設計計算方法,解決了相當部分採用錐殼結構的耐壓艇體結構和首端大直徑耐壓平面艙壁等重大技術難題,於1964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各項性能均超過美國1954年的第一艘核潛艇。黃旭華因此補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所得榮譽

(圖)大學生向黃旭華獻花大學生向黃旭華獻花

黃旭華這位從桂林中學走出來的學生,成為中國國防科研的一代名人。他先後從事過民用船舶和軍用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1958年開始參與並領導中國核潛艇的研究設計,歷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兼代理黨委書記,受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核潛艇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從事核潛艇研製工作30多年,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並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曾先後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他參與完成的中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飛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7年06月,武漢市的中國好人再添一名重量級人物——“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2017年10月25日,榮獲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7年11月09日,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人物評價

中國的李科維爾,中國核潛艇之父。

感動中國頒獎詞: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優秀的一群,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講的——“中國的脊樑”。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前,習近平、王滬寧等會見與會代表。這是習近平邀請黃旭華、黃大發代表坐在自己身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