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科

張必科,遼寧蓋州人,順治四年(1647)冬任慶雲知縣。他勤於政務,清正愛民,來慶雲任職僅兩個月,就盡革宿弊,為民稱頌。當時土匪蜂起,百姓不堪其擾。在距慶雲不遠的靜海縣唐官屯有一夥土匪,頭領叫莽塞,與薛承、孫小川等聚集匪眾3000餘人,互為犄角,東西相延20餘公里,與官府作對,並不時對周邊地區進行搔擾。在順治五年(1648)二月,匪眾大舉進攻慶雲城。張必科深悉匪患之害,到任以後就訓練兵勇,修浚城池,準備禦敵。可是規劃未就,巨匪猝至,張必科身先士卒,率眾在西北城樓禦敵,矢無虛發,中者殞命。戰鬥中,張必科所用弓箭忽然崩斷,並傷及手臂,這時的匪眾也越聚越多,張必科擲弓長嘆:“此天命也,然吾不能坐視匪寇陷城!”乃挺戈下城,巍然屹立,匪眾懾於其氣焰,竟無人敢近逼。張必科在前面走,匪眾在後尾隨,來到一處書齋,陳必科反關房門,舉火自焚,以身殉職,時為順治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卯時。

基本信息

他勤於政務,清正愛民,來慶雲任職僅兩個月,就盡革宿弊,為民稱頌。當時土匪蜂起,百姓不堪其擾。在距慶雲不遠的靜海縣唐官屯有一夥土匪,頭領叫莽塞,與薛承、孫小川等聚集匪眾3000餘人,互為犄角,東西相延20餘公里,與官府作對,並不時對周邊地區進行搔擾。天津巡撫張忻派鎮標中軍副將周天命、鎮標中軍游擊王應春分別率清軍赴唐官屯、灣頭鎮壓。周天命在唐官屯戰敗身死。王應春在灣頭獲勝,帶俘獲匪眾、戰馬返回,在行經唐官屯時被莽塞偵知,出兵攔截,混戰中王應春被殺。張忻因剿匪不力被降職調離,一時莽塞匪勢大盛。在順治五年(1648)二月,匪眾大舉進攻慶雲城。
張必科深悉匪患之害,到任以後就訓練兵勇,修浚城池,準備禦敵。可是規劃未就,巨匪猝至,張必科身先士卒,率眾在西北城樓禦敵,矢無虛發,中者殞命。戰鬥中,張必科所用弓箭忽然崩斷,並傷及手臂,這時的匪眾也越聚越多,張必科擲弓長嘆:“此天命也,然吾不能坐視匪寇陷城!”乃挺戈下城,巍然屹立,匪眾懾於其氣焰,竟無人敢近逼。張必科在前面走,匪眾在後尾隨,來到一處書齋,陳必科反關房門,舉火自焚,以身殉職,時為順治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卯時。匪軍破城後,大肆劫掠而去。此事震驚朝野,賊兵退後,朝庭下旨對張必科予以褒獎邑民感其義,奉張必科入祀慶雲名宦祠,四時祭祀不絕,其名入載《清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