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傑[歷史學者]

張宏傑[歷史學者]

張宏傑(Zhang Hongjie),男,蒙古族,1972年4月出生於遼寧,201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歷史學博士,師從葛劍雄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合作導師為秦暉教授。現就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 出版《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等專著近20部,並有多部作品在港台及海外出版。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遼寧文學獎”等,2006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年度散文家獎”提名。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 (CCTV1、9及湖北衛視2013年3月同步播出)總撰稿。2013年6月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系列節目 ,收視率創年度最高。 曾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等地做過多場學術講座。 2018年4月,張宏傑應邀出席在海南博鰲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 並發表以“貴族精神”為主題的演講。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宏傑相關照片 張宏傑相關照片

張宏傑,作家,學者。蒙古族。1972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著有《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坐天下很累》、《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中國人的性格歷程》等。有多部作品在韓國及港台出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

作品多發表於《當代》、《天涯》、《鐘山》等文學刊物。在《當代》開設《史紀》專欄。

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遼寧文學獎”等文學獎項,並獲得2006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的“年度散文家獎”提名。

2013年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成敗論乾隆》 。2010年在央視《子午書簡》講述《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

2016年《張宏傑:曾國藩24錦囊》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台上線。

作品風格

張宏傑的筆觸關注的主要是歷史、文化和國民性,創作了大量大歷史文化散文,出在大陸、港台及韓國等地出版多部散文集,作品集《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等在讀書屆(應作“界”)引起較大反響,多次登上全國新書排行榜。2006年在《當代》雜誌開設的“史記”專欄在讀者中也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他的寫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上的跨文體寫作,摻雜了大量小說式、歷史報告文學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寫法,他在敘述中表現了一個高超的小說家的技巧,有意識地強調了情節的大開大合。敘述的流暢、情節的開合、語言的力度,所帶給人的,是小說式的閱讀快感。

作家莫言評論到:“張宏傑以冷靜細緻的筆法,把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主要作品

大陸出版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的性格歷程》,文化隨筆集,2008年1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人物隨筆,2011年1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千年悖論——張宏傑讀史與論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坐天下很累》,文化散文集,2012年10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飢餓的盛世》,歷史傳記,2012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2013年5月1日,湖南人民出版社。

•《張宏傑講乾隆成敗》,歷史傳記,2014年8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頑疾: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人民出版社,2015年。

•《給曾國藩算算賬: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湘軍暨總督時期)》,中華書局, 2015年。

•《給曾國藩算算賬: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京官時期)》,中華書局, 2015年。

•《坐天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中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3年。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全新修訂升級版 ,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

張宏傑部分作品封面 張宏傑部分作品封面

港台出版

•《另一面——歷史人物的另類傳奇》,文化散文集,2004年5月,台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滾滾韓流》,文化隨筆集,2005年1月,台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5月,台灣聯經出版公司。

•《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 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 》,人物傳記,2010年4月,台灣究竟出版社。

海外出版

•《滾滾韓流》,文化隨筆集,2005年1月,韓國國民大教科書出版公司。

•《中國國民性の歴史的変遷 ―専制主義と名譽意識》,《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日文譯本,小林一美、多田狷介、土屋紀義、藤谷浩悅翻譯 ,2016年3月,集広舎。

人物評價

莫言

張宏傑以冷靜細緻的筆法,把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張越

我看過的中國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相當學術化,無個性無情感無生命力。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特愛講政治陰謀宮廷穢聞,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陰暗心理。極少數歷史書屬於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傑的書屬於這一類。從《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到《坐天下很累》,於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當年明月

我最早讀的張宏傑的作品,是他2003年出的那本《另一面》。那本書讓我覺得震驚。和那些傳統的歷史書籍截然不同,在這本書中,除了史實之外,吸引我讀得欲罷不能的是人物以及人性。……歷史是有人性的,也是可以為人所理解的,這一切,我在張宏傑的筆下看到了。

代表論文

《以曾國藩為視角觀察清代京官的經濟生活》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04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

《中國上古史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 2007年02期

《農民起義書寫了怎樣的歷史》社會科學論壇 2005年10期

學術活動

2011年4月,參加在英國社會歷史學會(the Social History Society)在曼徹斯特大學舉行的社會史學會2011年年會,發表論文The Household Economy of ZengGuofan during his Term in Beijing。

2007年3月,參加台灣大學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化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人團隊精神心理之起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