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宏[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宏,國家傑出青年,研究員。1991年本科畢業於安徽大學,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宏張宏
1987-1991年 安徽大學 本科
1991-1994年 北京大學醫學部 碩士
1994-2001年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 博士
2001-2004年 麻薩諸塞總醫院癌症中心 博士後
2004-2009年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研究員
2009-2012年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高級研究員
2012年-至今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雜誌編委
2009-2012《Autophagy》編委會成員
2012-2016《The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編委會成員
2010-至今《Protein&Cell》編委會成員
2012-2015《Autophagy》副主編

獲獎記錄

學術榮譽:
2004 麻薩諸塞總醫院醫學發現獎
2005 BurroughsWellcome基金會生物醫學成就獎
2006 Lilly亞洲傑出科研成就獎
2012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我們實驗室的興趣主要集中在研究多細胞生物中自噬作用的機理和調控機制。細胞自體吞噬是一種溶酶體介導的降解系統。它通過形成一種叫做自噬小體的雙膜結構來包裹細胞質和一些受損的細胞器。自噬小體最終與溶酶體發生融合,以完成對底物的降解。在哺乳動物中,自噬作用參與了許多生理過程,包括抵禦飢餓脅迫,清除有毒性傾向的蛋白,對抗外來病原入侵以及決定細胞死亡和組織動態平衡等。自噬作用的紊亂會引起許多病理反應,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肝功能異常,心肌梗塞腫瘤發生等嚴重疾病。秀麗線蟲(C.elegans)擁有豐富的發育生物學的背景和便利的遺傳實驗手段。這使得秀麗線蟲成為研究自噬作用過程以及蛋白質聚集體的選擇性降解機制的良好模型。
我們實驗室的前期工作建立了秀麗線蟲作為多細胞生物自體吞噬的模型以研究細胞自噬的作用機理、調控機制以及生理功能。我們發現線上蟲胚胎髮育的過程中,有許多蛋白聚合體是被自噬作用選擇性地降解,包括了特異存在於生殖細胞中的P顆粒。我們克隆了SEPA-1這個介導P顆粒被自噬系統選擇性降解的關鍵因子。通過遺傳篩選,我們還發現了多細胞生物特異的參與自噬作用的多個基因,epg-3,epg-4,epg-5和epg-6,豐富了人們對多細胞生物體中自噬作用機理的認識。
實驗室以後的工作主要集中在:
1.新自噬突變體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2.發現在選擇性地降解特定蛋白聚集體過程中所必需的基因。
3.研究自體吞噬的活性在生物體發育過程中的變化關係。
4.研究自噬作用在生物體發育過程中的生理學功能。
SelectedPublications
1. Lu,Q.,Yang,P.G.,Huang,X.X.,Hu,W.Q.,Guo,B.,Wu,F.,Lin,L.,Kovács,A.L.,Yu,L.andZhang,H.(2011)TheWD40repeatPtdIns(3)P-bindingproteinEPG-6regulatesprogressionofomegasomestoautophagosomes.DevelopmentalCell21,343-357.(selectedas“MustRead”forFACULTYOF1000Biology).
2. Huang,X.X.,Zhang,H.andZhang,H.(2011)Thezinc-fingerproteinSEA-2regulateslarvaldevelopmentaltimingandadultlifespaninC.elegans.Development138,2059-2068.
3. Tian,Y.,Li,Z.P.,Hu,W.Q.,Ren,H.Y.,Tian,E,Zhao,Y.,Lu,Q.,Huang,X.X.,Yang,P.G.,Li,X.,Wang,X.C.,Kovács,A.L.,Yu,L.andZhang,H.(2010)C.elegansscreenidentifiesautophagygenesspecifictomulticellularorganisms.Cell141,1042-1055.
(PreviewedasaleadingedgefindinginthesameissueofCellbyChristinaMcPheeandEricBaehrecke;selectedas“Exceptional”forFACULTYOF1000Biology;highlightedbyFelixCheunginNatureChina).
4. Zhang,Y.X.,Yan,L.B.,Zhou,Z.,Yang,P.G.,TianE,Zhang,K.,Zhao,Y.,Li,Z.P.,Song,B.,Han,J.H.,Miao,L.,andZhang,H.(2009)SEPA-1mediatesthespecificrecognitionanddegradationofPgranulecomponentsbyautophagyinC.elegans.Cell136,308-321.
(PreviewedasaleadingedgefindinginthesameissueofCellbyEricBaehrecke;selectedas“MustRead”forFACULTYOF1000Biology;highlightedbyNathalieLeBotinNatureCellBiology2009;11,246;highlightedbyJaneQiuinNatureChina).
5. Yang,Y.,Sun,Y.Y.,Luo,X.,Zhang,Y.X.,Chen,Y.Y.,Tian,E,Lints,R.,andZhang,H.(2007)Polycomb-likegenesarenecessaryforspecificationofdopaminergicandserotonergicneuronsinCaenorhabditiselegans.PNAS104,852-85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