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昕

張學昕

張學昕,1963年12月12日出生於黑龍江。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遼寧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作家評論》雜誌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小說學會理事。現在吉林大學文學院攻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博士學位。致力於當代文學批評和當代文學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學昕,1963年12月12日出生於黑龍江。

人生經歷

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吉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為大連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當代作家評論》雜誌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曾在《文藝研究》、《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文藝爭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紙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文學評論文章170餘篇。曾多次獲得“當代作家評論獎”、“遼寧文學獎.文學評論獎”等獎項。2008年獲首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

風格

“張學昕長期以來追蹤文學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以敏銳的觸角、入微的分析和靈動的文字,重現了文學批評的詩學意義。從文學史出發,沉潛文本,在美學意義上揭示作家的創作特色和文本價值。他能夠專心個案,在具體研究中引申出當代文學的重要問題。關於小說文體、先鋒文學與唯美品格等問題的研究富有啟發性。《南方想像的詩學》是新時期作家論的重要收穫,深化了先鋒文學的研究。”

——首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授獎詞

主要學術論著

《真實的分析》,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唯美的敘述》,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青春小說精品讀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話語生活中的真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09。

《南方想像的詩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我們內心的精神結構》,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

主要學術文章

《當代小說創作的寓言詩性特徵》,載《文藝研究》2002年第5期。

《象徵:中國當代小說的深層意蘊》,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1

《論張承志的小說創作》,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3

《當代小說文體變化與發展》,載《吉林大學社科學報》2004-6

《論蘇童小說的敘述語言》,載《吉林大學社科學報》2005-5

《當代小說創作的唯美主義傾向》,載《北方論叢》1999-5

《小說創作中的文體問題》,載《人民日報》1999-2-5

《小議魯迅的文學精神》,載《人民日報》1999-5-4

《準備經典》,載《人民日報》2000-6-3

《近年農村小說的觀察與思考》,載《人民日報》2002-8-18

《當代文學批評的民族立場》,載《人民日報》2001-8-18

《近年軍事文學創作的思考》,載《人民日報》2003-8

《亟待跨越的短篇小說》,載《人民日報》2004-7-3

《有限的網路與無限的文學》,載《人民日報》2003-6-15

《青春寫作的品行與局限》,載《人民日報》2005-2-3

《話說文學判斷力》,載《人民日報》2005-6-9

《論當代小說的文體》,載《光明日報》2002-3-27

《全球化語境下當代文學審美傳統》,載《光明日報》2002-7-17

《當代文學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載《光明日報》2002-12-18

《當代文學人物形象的精神深度》,載《光明日報》2003-7-16

《生命與歷史在敘述中流動》,載《光明日報》2004-11-7

《現實的還原與歷史的重構》,載《當代作家評論》2003-6

《唯美的敘述》,載《當代作家評論》2004-3

《質詢人性與權力的鄉村敘事》,載《當代作家評論》2004-4

《蘇童小說的寫作發生學》,載《當代作家評論》2005-6

《格非〈人面桃花〉的詩學》,載《當代作家評論》2005-2

《話語生活中的真相》,載《當代作家評論》2005-3

《回憶·想像·敘述·寫作的發生》,載《當代作家評論》2005-6

《梳理文學在內心的細節》,載《當代作家評論》2004-6

《在困難中表達懷疑和發現》,載《當代作家評論》2004-4

《歷史迷魅中的罪與罰》,載《當代作家評論》2006-2

《回到生活原點的寫作-論賈平凹》,載《當代作家評論》2006-3

《追尋現代文化的精神原味-對話李歐梵先生》,載《作家雜誌》2006-4

《缺乏精神超越的破碎想像》,載《作品與爭鳴》2006-4

《超越宿命的表達》,載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06-8

《推斷生活的能力》,載《中華文學選刊》2006-6

《墮落南方的遊絲-蘇童小說人物論》,載《山花》2006-8

《先鋒或古典:蘇童小說的敘事形態》,載《文藝評論》2006-4

《權力與欲望角逐的話語狂歡》,載《小說評論》2006-4

《新世紀長篇小說寫作的瓶頸》,載《文藝爭鳴》2006年-5

《青春寫作的故事缺失》(《光明日報》),2006-11

《壓抑的,或自由的-論余華〈兄弟〉》《文藝評論》2006-6

《自由地抒寫人類精神童話》,載《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1期

《我的批評觀》,載《南方文壇》2007年第2期。

《孤獨"紅粉"的剩餘想像》,載《南方文壇》2007年第2期。

《詩歌,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載《作家雜誌》2007年第2期。

《王充閭散文創作研究綜述》,載《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3期。

《無法止息的焦慮》,載《文藝評論》2007年第2期。

《"烏托邦"陷落的輓歌》,載《光明日報》2007年2月9日。

《寫作,是對土地與民間的信仰》,《西部華語文學》2007年4期

《靈魂聲音需要樸拙的表達》,載《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2期。

《蘇童的短篇小說》,《文藝報》2007年2月17日

文學批評家

文學批評家,也叫做文化批評家。就是對於一項文學作品,進行缺點的剖析。他們往往在邏輯是逆於常人,從而從另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評析一篇文章,或者一文學作品。 他們其實也是文學人物形式的一種,也就是說,他們也被允許從事文學工作,甚至被允許自己寫文章之後批判自己的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