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傑

張光傑

張光傑,1963年生,浙江餘姚人。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復旦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

復旦張光傑

簡介

張光傑,1963年生,浙江餘姚人。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復旦大學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

學術

1984年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法學院,1984—1987年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攻讀法理學專業研究生,獲法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復旦大學法律系。2001年,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著作:任主編與參與編寫的著作有:《法學導論》(復旦,1992年)、《法理學》(復旦,1993年)、《法律基礎》(上海人民,199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法》(香港之聯,1998年)、《智慧財產權與知識經濟》(上海人民,2000年)。代表性學術論文:《古典自然法與馬克思主義法學》(當代法學研究,1989年)、《鄧小平法制思想論述》(當代法學研究,1983年)。

革命志士張光傑

簡介

張光傑(1907——1928),字豪生,建始縣業州鎮北街人。張光傑少年時就讀於建始縣立高等國小堂。民國十一年(1922)考入湖北省立中學讀中學。1926年,張光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5月,鄂西特委在沙市特委機關以打麻將作掩護秘密開會,不幸被捕入獄,後英勇就義。

生平

讀書期間與在漢求學的張致祥(之和)、徐海如、姜樹南、馮國寶等人組織“建始留省學會”,並創辦了“以文字宣傳,謀本縣事項之革新,敦篤鄉誼砥礪學業,灌輸知識,謀桑梓幸福……”為宗旨《會刊》,張光傑擔任演講的經費募捐專員和編委。1926年,張光傑在《會刊》上撰文,抨擊當時的建始教育之腐敗,並提出四條建議:“慎重監視教育局。提高人民的覺悟,喚起他們的責任心。廢去私塾,實行強迫教育。提倡職業教育。”
1926年,張光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張光傑先後被推舉為武昌學生各校代表大會“寒假遊藝會”籌備委員、“施鶴留省學會”主要成員、武昌學聯童子團負責人之一,擔任武漢地區童子軍團和漢口學聯執委為主席兼總務部主任。組織成立了武昌和漢口成童子團區聯隊。
1927年8月下旬,鄂西區與江陵區合組成鄂西特委。張光傑任特委委員兼共青團特委書記。在宜昌、松滋、荊沙一帶發動農民參加暴動。1928年古歷三月間,張光傑同志到松滋街河口市,改組特別支部,成立了松滋縣委(黃杰任縣委書記)。同年9月19日,張參加由中共鄂西區特委領導的江陵秋收暴動。
1928年5月,鄂西特委在沙市特委機關以打麻將作掩護秘密開會,不幸被“清鄉”司令部稽查大隊偵悉,張光傑及張計儲、魏亮生等8名同志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張光傑經受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始終不肯屈服。最後被就地處決。在刑場上,張光傑等6人昂首挺胸,面不改色,高呼“打倒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之後,敵人殘忍地將6位同志的頭顱割下來掛到江陵城樓上示眾。張光傑殉難時年僅21歲,
1990年,原全國政協委員、紡織工業部顧問、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徐向前同志夫人黃杰同志為建始文史資料撰文《人民不會忘記——紀念張光傑烈士》紀念張光傑。

製片人張光傑

姓名:張光傑
性別:男
身高:179厘米
年齡:70後
職務:製片、副導演
電影作品:
<<卡拉是條狗>> 導演:路學長
<<日日夜夜>>導演:王超
<<沒有音樂照樣跳舞>>導演:李紀賢
<<楊德財徵婚>>導演:馮海濤
<<雞犬不寧>>導演:陳大明
<<紅色康拜因>>導演:蔡尚君
<<業主奏鳴曲>>導演:劉江
<<美麗的錯誤>>導演:呂惠洲
<<人山人海>>導演:蔡尚君
<<租妻>>導演:路學長
<<別惹小孩>>導演:馮海濤
<<搏擊手>>導演:馮海濤
<<房子>>導演:魏大航
<<盛世花開>>導演:馮海濤
<<警察的承諾>>導演:馮海濤
<<開幕啦>>導演:鮑振江
<<手槍>>導演:呂惠洲
<<鬥雞人>>導演:金瑞
《媽媽們的青春往事》導演:張建成
《危機公關》導演:潘鏡丞
《幸福59厘米之我叫小馬》導演:羅永浩
《青春指南》導演:張帆
電視劇作品:
<<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導演:潘長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