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通寶

弘治通寶

弘治通寶為明朝弘治皇帝十六年(公元1503年)鑄造,版式為小平錢,光背。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較少見,傳世品有一枚當十大錢,可能是試鑄樣錢。

基本信息

簡介

弘治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六年,兩京及各省錢局開鑄“弘治通寶”錢,定製每文重一錢二分,並規定了每年的鑄額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戶部調查各地鑄造“弘治通寶”的情況,各地所鑄僅為計畫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鑄。前後鑄期不足四年。版式為小平錢,光背。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較少見,傳世品有一枚當十大錢,可能是試鑄樣錢。弘治通寶存世量較其他明代錢幣為少,製作不精,文字粗拙。從“治”字的三點水旁不同寫法,可分為“連水治”和“分水治”兩大版別,其中“分水治”較少見,價格較普通明朝錢幣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