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

廣濟

廣濟縣,現湖北省武穴市。19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設立縣級武穴市。廣濟 滄浪書院也因滄浪之水而得名。廣濟縣始設於唐朝天寶元年。唐朝武則天當政, 武姓人氏由四川長江東下定居今湖北,恰巧吳王以武為昌,鄂州廢於唐元和初年,始置 黃州。清朝的《廣濟縣誌》記載陸地到 鄭公塔為止,具體航線是北江口流入 武山湖,太白湖接龍感湖, 太湖,貴湖(唐代詩歌所謂五湖)至 安慶大雷口,與南江相會合。廣濟河又叫 五丈河,水面寬約五丈。

廣濟初建

廣濟縣,現武穴市。公元1987年10月23日,撤銷廣濟縣,設立縣級武穴市。廣濟縣始設於唐朝天寶元年。廣濟縣之前是永寧縣。永寧縣之前廣濟地盤一部份是蘄春郡,一部分是九江郡。再往前查,商朝屬英。西周為鄂、英交界屬英。秦朝屬廬江郡。西漢屬江夏郡為楊州刺史部轄,西晉同西漢。漢朝的尋陽包括今天的武穴積布山以東地區和今黃梅縣的南部,也是漢朝的彭蠡湖的一部份。東晉始設江州,分設雷州。今武穴分屬兩州以古北江為界。南朝宋代開始大規模移民開發太平山,五峰山頭陀寺建立,鮑照讀書台建成。文化發達,經濟成長。南朝今廣濟縣屬江州。隋朝統一後,用郡縣制,今武穴分屬九江郡,蘄春郡。唐朝初廢蘄州設鄂州,今武穴屬鄂州轄於江南道。唐朝元和年間廢鄂州另設黃州、蘄州。蘄州領蘄春、黃梅、廣濟三縣(合稱蘄黃廣)。

地質變化

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來氣溫不斷變冷,人口不斷南遷。北方河水不斷乾涸。今武穴市版圖歸屬不斷變化。

武穴的現長江北岸從北宋開始不斷地層升高,同時,江西的彭蠡湖地層不斷降低。自北宋開始人口從江西逐步遷移到湖北。 黃河下游早在宋朝就已乾涸。現在的黃河下游是古代的濟水,又稱廣濟河。山東濟南市在濟水之南故名濟南。古代 濟州也因濟水而得名。濟水的上游有兩條:一條是 桐柏山下來的,而另一條是古稱 大別山和其南邊的 小匡山流來的。濟水與長江相連。 漢江以東的長江在唐朝叫滄浪之水而在宋代改叫大江。

南朝宋代山東人為了躲過北方魏國戰亂,紛紛從濟水逆流南下,進入大別山和小匡山。恰好在兩山之間有一條大峽谷,峽谷之中也是滄浪之水,那時的長江西起浠水(原 蘭溪) 東至 安慶不是一條小江而是茫茫滄浪之水又叫滄海。大別山與小匡山均是滄海之中的 大山。滄海之中的三座仙山是一尖山,雙峰山, 紫雲山。太平的小鎮“海子地”得名於此。 只需要在大峽谷中稍加開鑿 蘄春與 太湖交界的高坡,水運便可直入濟南市。 唐朝, 通濟渠是連線長江與濟水的交通大動脈。有必要因通濟渠而設定新縣。 廣濟縣,終於在唐天寶元年建置。

唐朝武則天當政, 武姓人氏由四川長江東下定居今湖北,恰巧吳王以武為昌,鄂州廢於唐元和初年,始置 黃州。分改原鄂州改名為武昌,遷移建業富豪定居武昌,“寧飲建業水, 不食武昌魚”是也。所以廣濟縣歸屬於 蘄州有別於黃州。 廣濟河到宋代水位不斷下降,官方疏河多次尚能通航, 水滸英雄 宋江從 江州北上 水泊梁山走的就是廣濟河相連的通濟渠。後來宋遼,宋金大體上邊界戰爭也是以通濟渠 淮河一線劃定,戰爭不斷,廣濟河廢而不用淤於平地。今天不見五丈河的影子但還保有 漕河的歷史名稱。 儘管南宋 通濟河漕河廢而不用,但是當年的 武穴以北江口為起點的北江航運依然很興旺。而且是黃金水道。

清朝的《廣濟縣誌》記載陸地到 鄭公塔為止,具體航線是北江口流入 武山湖,太白湖接龍感湖, 太湖,貴湖(唐代詩歌所謂五湖)至 安慶大雷口,與南江相會合。南江即現在的長江航線。

到了明朝,北江口住的人越來越多,尤以 武姓為多,“北江口”正式改名為“武家穴站”。所以明朝的官方水驛北江是西起武家穴站,東至大雷口站,是鄂贛皖三省交通要道。 武家穴站,簡稱為武穴。 北江也是 黃州 蘄州與 江州的界河,也成為湖北江西兩省邊界。直到清朝末年,北江不適合輪船洋商航運而停止,長江航運主走南江。兩省交界便以南江判定,劃定人為 張之洞。

同治年間, 武穴作為通商口岸向西方列強開放。及至中華民國時, 武穴港從一個小碼頭迅速擴大為30萬人口的市鎮。有“小 漢口”之稱。從武穴碼頭到南京上任的廣濟籍官員絡繹不絕,出任民國政府部長級官員數以十計。比較有名的有居正、 郭泰祺、 劉文島、 張導民等,以右派元老 居正為首的司法院簡直成了湖北省 廣濟縣同鄉會。

公元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始設武穴市。武穴市名不及“尋陽”與“廣濟”歷史悠久,期盼改設“潯陽市”或“廣濟市”。

地名來源

廣濟縣因 廣濟河得名;同樣佛教在這裡盛行,又叫廣濟佛國。廣濟河又叫 五丈河,水面寬約五丈。五丈河是當年 漕運的大通道,當時起名為漕河。唐朝的 蘄春縣衙是設在現在江邊的 蘄州。唐朝的漕河是廣濟縣、蘄春縣的界河。屬廣濟縣所轄,唐朝詩人李白詩歌中所描述的“直掛雲帆濟滄海”就是描寫廣濟縣的。廣濟 滄浪書院也因滄浪之水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