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城院或城市學院,是廣東省獨立學院中擁有省級精品課程和獲得教學成果獎的學校。坐落於中國最具魅力、最具經濟活力的“世界工廠”、全國文明城市的東莞,涵蓋了工、理、文、法、經、商、藝等學科門類,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鴻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按新機制運作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 學院位於東莞市寮步鎮松山湖大道旁,校園規劃用地1228畝,完成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設有10個教學系(部),3個二級學院 ,28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是2004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獨立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是廣東東莞的第一所普通二類本科院校,是省市共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東莞理工學院所屬獨立學院。

學院投資方廣東鴻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 資本為紐帶、實業為基礎的現代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良好的社會口碑。

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辦學條件的不斷完善,學院辦學主體於2012年遷入新校區。新校區建設依託和保留原有的自然風貌和環境條件,巧妙構思,精巧設計,達到人與自然、建築與自然的和諧交融。規劃在校學生為2萬人,校園規劃占地1228畝,總規劃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已完成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0億元。教學樓、學生宿舍、游泳池、體育館、學術報告廳、田徑場、行政樓、飯堂一應俱全,布局新穎,建築風格獨特,設施完善,是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學生公寓配有空調、書桌、電腦台、衣櫃等設施,晚上熱水供應,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條件越來越優越。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學校建立了以管、工為重點,管、工、經、文、法、藝、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12個教學系部,28個本科專業。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近2萬人。根據教學需要圍繞珠三角地區轉型升級,學院建立了99個專業實驗室,149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20多個研究中心,與20個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了“產學研”關係。擁有兩門省級精品課程和200多門院級精品課程。對符合學士學位條件的畢業生,頒發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學士學位證書。

辦學特色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學院已經建立了一支人員相對穩定、專業學緣結構比較合理、滿足教學需要的自有師資隊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教師總數的31%,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68%,符合崗位資格的主講教師比例為93%。學院還聘請了全國知名院校的教授、專家學者和政府高官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常年聘請外籍教師擔任英語教學工作。

學院在設立各種常規獎學金的同時,還設立了鴻發獎學金、優秀新生獎學金等獎項,最高的可一次性獲得獎學金2萬元。

如今,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機構健全、功能齊備、結構比較合理、特色鮮明的新型本科院校,正朝著省內一流本科獨立學院的奮鬥目標邁進。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標識主要由中文校名、英文校名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英文的六個英文字母 CCDGUT及“ ”字直接演化而成,形體上一氣呵成,既秉承了東莞理工學院象徵現代大學的三大職能: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又表明了這是一所採用了新體制、新機制的嶄新學府,是一所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的學院。花圃的形狀與翠綠的顏色相互呼應,吸取知識,揮灑智慧,寓意著學校不斷地成長和完善,努力為東莞的城市升級及社會轉型培養更多一流的套用創新型人才。

校訓

校訓為“ 學而知不足”。式樣採用諾貝爾獎獲得者、學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博士於1993年在我院的題詞。“學而知不足”語出《 禮記學記》,蘊含 學無止境的進取精神、虛懷若谷的學習態度、教學相長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生學習、實踐、鑽研、成才的過程,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研究的過程,廣義上都是“學”的範疇。學而後知不足,知不足而後自省,而後自強、創新、追求卓越。

校歌

《城院之歌》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虎門早潮澎湃在心田 黃旗山風吹拂著校園 學子匯聚莞邑大地 海納百川 敢為天下先 啊 城市學院 你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崇尚科學開拓創新 追求卓越闊步向前 學而知不足 攀而求高遠 為了民族的振興 天天踏上新起點 新起點 魅力東莞同學正少年 奔騰東江我們向明天 立志修身博學報國 厚德務實 開創新紀元 啊 城市學院 你是我們成長的搖籃 崇尚科學開拓創新 追求卓越闊步向前 學而知不足 攀而求高遠 為了祖國的富強 天天踏上新起點 新起點

就業狀況

東莞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全市現有民營企業51.8萬戶,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縱觀東莞各大人才市場,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量有增無減,每年約錄用10萬畢業生。我院堅持面向東莞市場辦學,注重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因而學生專業基礎紮實,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就業空間廣闊,近三年每年的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8%。

師資力量

我院學科種類較多,師資隊伍精幹,教學管理規範。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教師總數的32%,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58%,部分教師是出國留學、進修人員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授、博士。

院系設定

城環系

城市與環境科學系成立於2006年9月,是城市學院綜合性工科系,開設五個本科專業:環境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安全工程和土木工程。

城市與環境科學系現有教職工51人,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工程師組成的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多數專任講師均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同時還有兼職講師多人。本系下設城市規劃與管理教研室、安全工程教研室、東莞市資源環境評價與諮詢中心、系辦公室及學生工作室。建立了測量實驗室、環境實驗室以及安全工程實驗室;環境實驗室下設普通化學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環境化學實驗室、儀器分析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現與東莞市環保局、城市規劃局、城市規劃設計院、東莞市安監局、東莞鍋爐廠、虎門電廠以及市污水處理廠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密切聯繫,通過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社會實踐以及經驗交流等多種渠道開展學生培養和就業指導工作。

城市與環境科學系堅持“教學與科研並舉,和諧與競爭共存”的辦系指導思想,倡導“安全、環保、低碳” 理念,秉著“面向東莞、服務東莞”的原則,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專業人才為己任,爭取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金貿系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金融與貿易系於2007年7月正式從財經系分離出來獨立成系。全系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2個本科專業和國際商務、金融管理與實務、國際貿易實務、保險實務、電子商務等5個專科專業,其中,保險專業為學院重點發展的特色專業。系內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和金融保險教研室,以及珠三角保險研究所、東莞產業集群升級及融資研究中心(籌)和中國人身保險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東莞考試中心等3個科研與考試機構。本系師資雄厚,已初步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學術梯隊和研究團隊,其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博士4名、碩士12名。另外,我系還聘請了一批業內和學術界知名人士為本系的特聘教師。同時,本系堅持教師教學與學生實踐兩條腿走路的辦學理念,分別與 中國銀行 東莞分行東莞證券中國人壽 東莞分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 東莞分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專業教學實訓基地的協定。2008年,金融與貿易系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繼續保持95%以上(居全院之首),各專業畢業人才有供不應求的態勢。

“放飛夢想,從‘金’開始”!本著“創特色,上水平”的原則,金融與貿易系堅持“做優金貿、做強保險、最佳化專業、突出能力、校企結合”的方針,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作為重要目標,堅定質量第一的信念,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以教學、科研為主導,竭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積極提高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努力創建專業品牌和特色,全系師生正在為創辦省內一流的獨立學院金貿系和建設一個生機勃勃、富有活力的團隊而奮鬥!

教研室介紹

1.國際貿易教研室 本教研室是該系的專業教研室之一,主要負責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專業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主要承擔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合作、報關實務、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外貿英語等課程和國際貿易實務綜合訓練、外貿函電綜合訓練、報關綜合訓練等獨立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本教研室教師主編、參編教材7本,主持校級課題5項,在國際貿易理論、經濟學等領域發表論文50餘篇。 因成績突出,國際貿易教研室2008年被評為學院優秀教研室。

2.金融保險教研室 本教研室是該系的專業教研室之一,主要負責保險、保險實務、金融理論與實務專業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主要承擔金融學、保險學、貨幣銀行學、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保險核賠理賠、保險法規、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信託與租賃等課程和保險、銀行實務綜合訓練、保險展業訓練等獨立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 本教研室教師主編、參編教材6本,主持省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在金融、保險、經濟學等領域發表論文40餘篇。教研室主持的《保險學》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保險會計》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計信系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自建系以來,計算機系以教育為核心,實行對學生的教育和修養並重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學院“一切為了學生成才”的辦學理念。在學院的統一領導下,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該系正逐步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系部。

該系現有計算機基礎、軟體、數學,電子信息等四個教研室。在完成本系專業的授課任務以外,還承擔了全院的數學和計算機公共課程。我系是全院教師最多的系部。我系專任教師中,擁有教授及副教授高級職稱8人,高級工程師1人,博士1人,講師和碩士18人,現已初步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學術梯隊和研究團隊,為學院的發展提供著堅實的人才儲備。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五個 本科專業。2005年,有近1000名來自祖國各地學生在該系就讀。在這裡,他們將被培養成為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強的套用。

機電系

機電工程系成立於2005年7月,是我院綜合性的工科系,已建立了層次完備、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我系在學院的統一領導下,本著“創特色、上水平、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原則,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作為我系人才培養目標。堅持“質量第一、學生為本”的信念,努力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品牌。

我系現開設了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印刷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個本科專業。我系開設的所有專業都是面向珠三角地區,特別是面向東莞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套用型專業,學生畢業就業前景良好。

我系現有教職工30餘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5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1人;兼職教師10餘人。

機電工程系下設機械設計與製造教研室、印刷工程教研室、機電技術實驗實踐教研室以及系辦公室、學生工作室,建立了材料力學實驗室、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液壓氣動實驗室、機械製造自動化實驗室、金相精密測量實驗室、機械原理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印刷技術實驗室等10多個專業實驗室;另建有東莞大同機械有限公司、東莞電機廠、奕東電子廠、華夏印刷廠、金杯印刷廠等近20個校外實習基地,積極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為我系學生畢業就業搭建良好的平台。

機電工程系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將科學的專業知識與活躍的學術活動及校園文化相結合,培養既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又具有較強的人文活動能力複合型人才,在校學習期間完成工程師的素質培養與訓練,為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機電工程系——未來工程師的搖籃!

文傳系

文學與傳媒系成立於2008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於2005年7月的文學與藝術系。本系開設了三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新聞傳播方向、高級文秘方向)、英語(商務英語方向)以及數字媒體藝術;開設了三個專科專業:文秘、商務英語、平面設計。同時,文學與傳媒系還負責全院各專業大學語文和大學英語的教學,承擔著全院上萬名學生人文教育和提高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是城市學院向多學科、綜合性獨立學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院努力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重要載體。本系下設三個教研室:中文教研室、英語教研室和藝術設計教研室。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2人,在讀博士1人,講師45人,碩士學歷57人,歸國留學人員5人,外籍教師4人。已初步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學術梯隊和研究團隊,為我系的教學研究和學院的發展提供著堅實的人才儲備。

藝術系

藝術系創建於2005年,東莞地方經濟的繁榮,有力地推動了藝術教育的發展,短短几年,藝術系已具備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優越的教學環境。
藝術系現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影視表演三個本科專業及音樂表演、服裝設計兩個專科專業。並擁有豐厚的校內外教學資源,建有設施齊備的教學實訓基地:鋼琴房、數碼鋼琴室、合唱排練廳、舞蹈訓練廳、影視劇場、多媒體數字設計錄製廳、音樂廳、大型綜藝劇場、服裝設計實驗室、藝術設計作品陳列室等。校內建有藝術實訓機構:合唱團、舞蹈隊、管樂隊、劇社、藝術製作設計室等。還配備了各種演出所需的道具和服裝。同時藝術系建有校外企事業文化機構和學校實習基地8個,另外還和二十多個企事業單位建有長期合作關係。
藝術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5名,客座教授3名,副教授3名,講師10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60%。此外還聘請北京師範大學、西安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戰友歌舞團等著名專家教授來校擔任客座教授,我系還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碩士研究生的實習基地。
為了加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我系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類演出比賽活動。迄今共獲省市比賽各項獎項40項,為東莞和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我系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

體育部

體育部是學院直屬領導的教學單位,承擔全院的體育課教學及體育競賽、群體活動的工作。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體育教學部無論是在教學、科研、運動訓練、還是在課外活動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現開設有足球、籃球,軟式排球、羽毛球、桌球、網球、手球、健美操、形體、健美、武術等課程,在學院體育場館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還將陸陸續續開設新的項目,不斷完善體育課程設定。

財經系

東莞理工學院財經系成立於2005年7月,除日常教學、行政辦事機構、學生管理機構外,教學單位有會計教研室、經濟學基礎教研室、財務管理教研室和實踐教學辦公室,同時成立了東莞民營企業財務研究中心和莞台合作研究中心。
財經系2006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會計學專業本科生(含國際會計方向),2010年開設會計學(財務管理方向)並招生。目前有會計學、會計學(國際會計方向)、財務管理三個本科專業,一個會計專科專業,在校學生3002人。會計學本科專業於2011年11月通過了廣東省學士學位授權評審。201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開設財務管理本科專業。
專業緊扣學院人才培養和發展定位,堅持“立足東莞,服務於東莞”,為地方經濟社會培養了大批財會專業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除了課堂理論教學外,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培養,通過在校內實驗室開設會計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軟體實訓等課程讓學生掌握會計手工做賬的業務流程、熟練操作用友財務軟體、掌握電子申報納稅等技能。同時建立了13家校外實習基地,開展認知實習、學年論文、東莞經濟熱點問題調研、畢業實習等多樣性的校外實踐活動。自2007年開始,共舉辦了六屆會計知識文化月活動,活動持續時間長,影響廣泛。鼓勵在校生考取會計專業相關技能證(如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等),開展卓有成效的就業指導工作,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
財經系黨總支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連續7年獲得城市學院的“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並在2012年度獲得“廣東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財經系2010年獲得東莞市社科工作先進單位和東莞市“巾幗文明崗”稱號;2009、2010、2011、2012連續四年在學院績效考核中獲優秀。
財經系堅持以人為本,發揚“團結、敬業、進步”的精神,以抓教學質量為主線,突出套用型人才培養,立足東莞,服務於珠三角,為培養更多優秀的財經學子而不懈努力。

管理系

管理系成立於2005年,其前身是成立於2003年的經管科學部。本系開設3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開設1個專科專業:人力資源管理。現有教師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其餘均有講師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現已初步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的學術梯隊和研究團隊,為我系的發展提供著堅實的人才儲備。我系自2003年開始招生,在校人數為1940人,至今畢業生已達3000多人。管理系的畢業生已經遍布東莞各個鎮街和各大公司企業。

管理系自開辦以來,始終致力於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培養,2006年起每年舉辦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科技文化藝術節特色活動——工商模擬市場,通過模擬實際工商市場運作,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業實踐中。2008年9月,成立創業管理班,以已完成兩年學習的本科學生作為選拔對象,採取自願與擇優的原則選拔,單獨開班,實行2+2教學管理模式,通過專門的創業教育培養,傳授必備的創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企業家的素質。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個本科專業於2011年11月通過了廣東省學士學位授權評審,已與南方物流、虎門港、東莞市中心人才市場等十餘個單位簽訂了實習實踐基地。系內設定的科研機構有東莞市企業管理研究中心、東莞市物流技術與套用研究所。

管理系經過十年的發展歷程,如今正以激昂的態勢闊步向前,管理系也始終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主線,努力為社會培養“會思考、肯幹事、真務實、知創新”的套用型人才。現與財經系合併為商學院。

商學院

政法系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政法系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社會科學系,2008年更名為政法系。政法系除日常教學、行政辦事機構、學生管理機構外,教學單位有法學教研室、社會工作教研室、公共管理教研室和實踐教學辦公室,科研機構有東莞市社情研究中心、東莞市企業責任研究中心。

政法系有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三個本科專業和法律事務、社區管理與服務、行政管理三個專科專業,2012年開設了行政管理公共關係方向。法學、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於2011年11月通過了廣東省學士學位授權評審。現有在校學生1408人。學院建有標準的法律實訓中心、社會工作實訓中心和行政管理實訓中心。

政法系各專業緊扣學院人才培養和發展定位,堅持學生成長成才和教學質量為中心,開創了東莞社會工作高等教育之先河,樹立了在校學生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學院品牌,為地方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社會工作機構和國家機關培養了一大批“務實、肯乾、好用”的高素質套用型法律、社工、行政管理人才,也為國家“985”、“211”大學和國外知名高校輸送了一些高素質理論型人才。

政法系現有在編教職工56人(含校本部)。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24人、講席專家2人;博士7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43人、;有兼職律師執業證者6人、有助理社會工作師與社會工作師資格者6人。堅持“以教學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學”,努力做到“教學立系”、“科研興系”。2012年,全系教師在CSSC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省部級刊物公開發表教研科研論文49餘篇,承擔民政部、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廣東省教育廳重點課題和其他各類課題40餘項。

面對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樹立現代辦學理念,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立足東莞、面向廣東,堅持學生成長成才和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為重點,以專業教學團隊、教學質量監控建設為保證,以培養學生的法律套用能力、行政事務組織及實務問題的解決能力、社會工作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以學生服務基層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或自主創業就業為導向,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為努力、全面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技術型、套用型法律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社會工作人才而奮鬥。

現任領導

院長:王衛平 教授 博士

主持學院行政、黨委全面工作,負責政策法規、學院發展規劃、高教研究與評估工作;分管高等教育研究與評價中心(督導辦);聯繫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創意設計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黨委書記:章德勝 副教授

負責宣傳、學生管理、招生就業、共青團工作、關工委、工會、教代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管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團委、工會、國際交流中心、招生就業處;聯繫體育教學部、藝術系。

副院長:高香林 教授

負責教學、學科建設、科研、學報、資產管理、圖書、網路信息工作;分管教務處(協同創新發展中心)、學報編輯部、實驗中心、圖書信息中心;聯繫財經系、管理系。

副院長:黃兢

負責組織(統戰)、紀檢、監察、審計、信訪、黨校、對外發展與聯絡、校友工作;協助負責政策法規、發展規劃、行政等工作;分管學院(黨委)辦公室、組織(統戰)部、發展與聯絡辦公室;聯繫機電系、政法系

副院長:周慶

負責財務、採購、基建、後勤、安全保衛、衛生、計畫生育工作;分管財務處、總務處;聯繫文學與傳媒系、金融與貿易系。

副院長:劉玉俠

負責人事、教師發展工作;分管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聯繫城市與環境科學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