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1924年7月3日正式開學,舊址坐落在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原址為明代建造的番禺學宮,又叫做孔廟。番禺學宮始建於1370年。這座宏偉的古建築從南到北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崇聖殿和兩側東西廊廡等組成。舊址紀念館於1953年建立,並由周恩來同志題寫了“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牌匾,故人們常稱這裡為“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或“農講所”。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坐落在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原址為明代建造的番禺學宮,又叫做孔廟。番禺學宮始建於1370年。這座宏偉的古建築從南到北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崇聖殿和兩側東西廊廡等組成。舊址紀念館於1953年建立,並由周恩來同志題寫了“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牌匾,故人們常稱這裡為“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或“農講所”。1961年3月4日這裡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毛澤東同志在大革命時期,曾三次到廣州從事革命活動。第一次是1923年6月,來出席中央“三大”,並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秘書。第二次是1924年1月,來穗參與中國共產黨幫助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並出席國民黨“一大”,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第三次是1925年9月來穗,10月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持國民黨政治委員會機關刊物《政治周報》。第二年5月至9月,主持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並親任所長,為黨培養了大批的農民運動的骨幹,並在後來的革命鬥爭中實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口號,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強的新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農民運動講習所最初創辦於1924年7月,是在共產黨彭湃等人倡議下,經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而開辦的培訓農運幹部的學校。從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舉辦了6期,培養農運幹部800多名。其中,毛澤東同志舉辦的是第6期,即最後的一期。毛澤東任所長,肖楚女彭湃周恩來惲代英李立三阮嘯仙等著名的共產黨人擔任教員。這一期培訓全國各地農民運動的骨幹300餘人。當時這裡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學宮大成門左右兩側分別用杉木板隔成教務部、值星室、庶務部,東耳房是毛澤東的辦公室兼臥室,西耳房是圖書室,大成殿是課堂,崇聖殿正間為膳堂,東面為軍事訓練部,前院兩廡和後院兩廊均是學員宿舍。

1957年8月1日,經整修後的農講所舊址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全館面積包括現廣州圖書館館址,約為2萬平方米。修復了當年的課室、膳堂、學員宿舍、教務部、值星室等。館內陳列著一至六屆農講所史料以及農講所證章、學員筆記、《農民問題叢刊》等珍貴文物。

農講所是為適應蓬勃發展的農民運動形勢而創辦的。首期由彭湃任主任,一、二期在越秀南路原“惠州會館”舉辦。三至五期在中山三路東皋大道1號(今中山三路永興街6號)舉辦。六期人數最多,故移至現址開辦。

原址

番禺學宮與德慶學宮揭陽學宮一道,是廣東省著名的三大學宮。

番禺學宮在清代以前為番禺縣縣學和祭祀孔子文廟,該學宮當時是在北京路之東的承宣街,屬番禺縣管轄。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縣毛忠、訓導李昕牽頭興建新的番禺學宮。現在的學宮格局則形成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道光十五年學宮又重建。原學宮闊三路、深五進。現在左路除尚存明倫堂、光霽堂外,大部分建築已毀壞。明倫、光霽二堂均為硬山頂的青磚石腳木構建築,光霧堂後牆上今還嵌有《番禺縣新生印章章程碑記》等6塊碑刻。右路現僅存頭門和部分石路。大門直入的是中路。中路是整個番禺學宮的中軸線,呈南北走向。現存中路建築,沿著石砌甬道由南至北主要有照壁、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和尊經閣。欞星門是一座六柱三門石牌坊式的建築,雕有雲飾紋,門翼為紅砂岩石砌的高牆。泮池拱橋為單孔石拱橋,泮池為半圓形水池,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重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橋長10米,形態秀麗。大成門以孔子集古代文化之大成的寓義取名,為草檐硬山頂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七架梁分心用三柱。檐下施單翹雙下昂踩斗拱,屋頂用黃色琉璃瓦,正脊灰塑之上為石灣文如壁造的二龍戲珠琉璃脊。 大成殿建在1.55米高的石台階上,四周均砌以石欄,殿前月台寬闊,殿面闊五間24.7米,進深三間闊14.22米,高12.62米。琉璃脊飾以二龍戲珠,灰脊有福、壽、花鳥紋樣和“光緒戊申”等字樣。檐下為單翹雙下昂七斗拱,額枋彩繪雲龍圖樣。崇聖殿原名啟聖殿,雍正元年(1723)年改為現名,主祭孔子五代先祖。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建於地平台上。前有月台,十九架用三柱並後牆承重,歇山頂,夔紋雙鰲魚火珠脊,蓋黃色琉璃瓦。整座大殿顯得富麗堂皇、金碧輝煌。

觀光

交通線路

乘1、11、22、40、54、76、80、102、107、108、184、211、221、222、236、243、517、546、864路公共汽車在大東門站下車,或乘捷運1號線在農講所站下車。

門票價格

門票:免費。觀眾可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在服務台排隊領票參觀,一人一票,當天有效。團體參觀,請提前24小時預約。該館每天接待人數限額為3000人,觀眾須按工作人員導引有序參觀。如遇緊急情況、重大活動或重要接待任務及觀眾超出場館接待能力,觀眾需依次等候進館參觀。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觀眾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每日上午10:00、11:00;下午2:00、3:00,安排4場免費講解。

鄰近景點

國民黨“一大”舊址廣州動物園流花湖公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廣州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六榕寺光孝寺五仙觀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廣東省博物館蘭圃魯迅紀念館石室聖心大教堂三元宮 西漢南越國水閘遺址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城隍廟廣州海洋館廣州文化公園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