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紅巷13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倡議創辦並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所在地。這裡原是1904年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國小堂,1927年改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占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110平方米,由四棟磚木結構房屋組成。第三棟為二層,其餘為一層。二、三棟之間有大操場,是武漢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學宮式建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湖北省
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V-494

簡介

..
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紅巷(舊稱黌巷)13號。武漢農民運動進習所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合作創辦的培養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由鄧演達毛澤東陳克文擔任常務委員組成學校最高領導機構,毛澤東實際主持工作。1927年3月開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800餘人,同年6月畢業,大多數被委任為農協特派員,到農村領導農民運動。舊址原為北路學堂,大革命失敗後一度為軍隊駐地,後一直為學校。舊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2850平方米。有房屋四棟,為晚清磚木結構學宮式建築。1958年籌建舊址紀念館,1963年正式開放。
..

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位於武昌紅巷13號,原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舉辦的北路學堂,後改為湖北省甲種商業學校、湖北省高等商業學校。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國民政府於1927年從廣州遷到武漢,毛澤東積極倡導並在此主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1958年對舊址進行了修繕整理,按當年原貌作復原陳列,籌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位於武昌紅巷13號,原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舉辦的北路學堂,後改為湖北省甲種商業學校、湖北省高等商業學校。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國民政府於1927年從廣州遷到武漢,毛澤東積極倡導並在此主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

1958年對舊址進行了修繕整理,按當年原貌作復原陳列,籌建紀念館,由周恩來親筆題寫“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匾額,懸掛於大門上。1963年正式開放。武漢市博物館現設在此內。

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於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並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校舍建於1904年,由四棟磚木結構的房屋組成,中間有一個大操場。農講所舊址是武漢市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學宮式建築,占地面積12850平方米。當初為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國小堂。1927年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校址。

..

農講所1926年底開始籌備。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課,4月4日舉行開學典禮,學生來自全國17個省,共800餘人。
武昌農講所以訓練能領導農村革命人材為培養目標,領導機構是常務委員會。毛澤東實際主持工作,許多著名的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惲代英、彭湃、方誌敏、陳蔭林、於樹德、李漢俊、何翼人、李達等在農講所任教。
1927年6月18日,農講所舉行畢業典禮。大多數學生被委任為農民協會特派員,深入開展農民運動,猶如星星之火,燎原於神州大地。大革命失敗後,他們積極投身於各地的工農武裝起義,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暴動、黃麻起義以及參與創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基本陳列

《農講所舊址陳列》復原陳列武昌農講所常委辦公室,武昌農講所教務處,武昌農講所大教室,武昌農講所大操場。
..

《武昌毛澤東舊居陳列》 復原陳列毛澤東、楊開慧夫婦的臥室,毛澤東嶽母和毛岸英、毛岸青的臥室,毛澤民、蔡和森住過的房間,彭湃、毛澤潭住過的房間,夏明翰住過的房間。
《中共五大會址陳列》 復原陳列中共五大開幕式會場,陳潭秋夫婦臥室,陳潭秋任教、伍修權上課的教室。
《起義門陳列》 復原陳列起義門城樓。

珍貴藏品

農講所舊址 農講所證章、農講所師生在農講所學習和在日後革命鬥爭用過的物品。
武昌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用過的鐵箱、夏明翰用過的蚊帳、木箱等。
中共五大會址陳列 李維漢用過的木箱、羅亦農為母親製作的拐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