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位於廣州市沙河頂水蔭路,由三部分組成,藝術綜合樓、住宅樓、藝術廣場,將為市民、遊客提供文化休閒和文化消費的綜合性場所。沙河頂藝術中心是紅砂岩色的外立面,讓這片文化“窪地”多了一個帶有鮮明嶺南地域特徵的地標。中心將突出現有的廣州雜技團小劇場、廣州歌舞團小劇場、廣州話劇團13號劇院的主體功能,以劇場為體,通過巧妙的道路設計,保持劇場與劇場之間的暢通,拓展和創造足夠的空間,將3個劇場置於同一個廣場空間體系,輔之以園林綠化,遊人可以在劇場之間往返觀光。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廣州市水蔭路舉行奠基儀式。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位於廣州市沙河頂水蔭路,由三部分組成,藝術綜合樓、住宅樓、藝術廣場,將為市民、遊客提供文化休閒和文化消費的綜合性場所。沙河頂藝術中心是紅砂岩色的外立面,讓這片文化“窪地”多了一個帶有鮮明嶺南地域特徵的地標。中心將突出現有的廣州雜技團小劇場、廣州歌舞團小劇場、廣州話劇團13號劇院的主體功能,以劇場為體,通過巧妙的道路設計,保持劇場與劇場之間的暢通,拓展和創造足夠的空間,將3個劇場置於同一個廣場空間體系,輔之以園林綠化,遊人可以在劇場之間往返觀光。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廣州市水蔭路舉行奠基儀式。

基本簡介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廣州沙河頂藝術苑位於沙河頂水蔭路,建設資金5100萬元。通過整合廣州雜技團、廣州話劇團、廣州歌舞團現有團址的小劇場等藝術資源,拆除10棟廢舊建築物,新建一棟綜合樓和住戶回遷樓,並解決水蔭路新一街市政道路問題。藝術苑占地面積28300平方米,以3個劇場為中心,每個劇場約有200個座位,能夠供不同的劇目演出。藝術苑通過重新規劃,使生活和藝術生產區域相對分隔

中心將突出現有的廣州雜技團小劇場、廣州歌舞團小劇場、廣州話劇團13號劇院的主體功能,以劇場為體,通過巧妙的道路設計,保持劇場與劇場之間的暢通,拓展和創造足夠的空間,將3個劇場置於同一個廣場空間體系,輔之以園林綠化,遊人可以在劇場之間往返觀光。

廣州沙河頂藝術苑建設內容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建設藝術綜合樓;二是建設住宅樓,三是拆除10棟建築物,建設藝術廣場。藝術綜合樓位於整個藝術苑廣場的西側,總用地面積約為5018平方米,擬建建築面積為13300平方米,建成後由廣州雜技團和廣州話劇團共同使用,主要功能是供兩團的行政辦公、排練、教學、倉庫、演員公寓等,計畫投資3300萬元;藝術苑住宅樓的建設規模為6300平方米,該項目計畫投資為1200萬元;藝術廣場建設面積約為9990平方米,計畫投資為600萬元。

作為廣州市第一個藝術苑區的廣州沙河頂藝術苑,為廣州文化體制改革提供硬體設施配套,它將大大改善廣州雜技團、廣州話劇團的生產、行政辦公條件等,並將更好完善廣州雜技團的教學和訓練條件,為廣州話劇團提供道具製作場地。該藝術苑為廣州的雜技、話劇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平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與氛圍。

廣州沙河頂藝術苑的小劇場將全面向市民開放,將安排雜技話劇、其他小型歌舞劇在此演出。廣州沙河頂藝術苑將成為一個集藝術創作生產、演出、辦公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苑區,具有藝術生產基地、藝術演出樂園、藝術生活家園的有特色的綜合性藝術園,為市民、遊客提供文化休閒和文化消費的場所,它將提升廣州的城市文化品位,也將為廣州的文化、旅遊事業增添精彩的一筆。

建築布局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沙河頂藝術中心是紅砂岩色的外立面,讓這片文化“窪地”多了一個帶有鮮明嶺南地域特徵的地標。

設計建築共13層,主要朝向為南北方向。建築主要由棗紅色的磚牆面、白色外露的磚和柱、通明通透的玻璃等3種元素組成。利用屋頂退台和架空空間,形成4處屋頂花園。廣州沙河頂藝術苑建設內容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建設藝術綜合樓;二是建設住宅樓,三是拆除10棟建築物,建設藝術廣場。藝術綜合樓位於整個藝術苑廣場的西側,

建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大面積的紅色。廣州類似這樣“通體紅色”的文化建築只有兩座,而且都是經典:南越王博物館在國際建協(UIA)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上被評為“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藝術博物院則以將古典園林、建築、嶺南藝術元素和現代審美結合得天衣無縫而著稱。而沙河頂藝術苑的這座核心建築,也在極富現代感的造型中,巧妙地融入廣州本土紅砂岩的棗紅色調,凸現出地域性文化特點。

工程建設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
廣州沙河頂藝術中心綜合樓2005年動工,2006年建成。沙河頂藝術苑綜合樓的設計方案已經確定,紅砂岩色的外立面,讓這片文化“窪地”多了一個帶有鮮明嶺南地域特徵的地標。

綜合樓設計方案從10個候選方案中選出,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綜合樓總用地面積5018.302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3萬平方米,由廣州市雜技團廣州話劇團兩家單位共同使用。綜合樓將主要具有排練、辦公以及開放旅遊參觀的功能。

中心特點

3團3個小劇場連為一體
為滿足文藝事業發展的需要,廣州市建設和改造一批藝術場館,主要包括廣州文學藝術創作中心、廣州沙河頂藝術苑、海珠大戲院、蓓蕾劇院、東山劇院共5個藝術場館。

廣州沙河頂藝術苑位於沙河頂水蔭路,計畫投入改造建設資金5100萬元。該項目將拆除目前“三團一院”中部分與整體環境不相協調的圍牆和10棟廢舊建築物,新建一棟綜合樓和住戶回遷樓。突出現有的廣州雜技團小劇場、廣州歌舞團小劇場、廣州話劇團13號劇院的主體功能,整合3團現有團址的小劇場等藝術資源。

小劇場全面向市民開放
廣州市文化局張潤華副局長介紹,廣州沙河頂藝術苑計畫明年建成,是廣州市第一個藝術苑區,將大大改善廣州雜技團、廣州話劇團的生產、行政辦公條件等,並將更好完善廣州雜技團的教學和訓練條件,為廣州話劇團提供道具製作場地。

廣州沙河頂藝術苑將成為一個集藝術創作生產、演出、辦公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苑區,具有藝術生產基地、藝術演出樂園、藝術生活家園的有特色的綜合性藝術園,為市民、遊客提供文化休閒和文化消費的場所。

旅遊小貼士

公交線路:
112路 11路 127短線 127路 16路 192路 199路 201路 219路 220路 236路 246路 271路 27路 290路 535路 547路 637路 65路 6路 706路(原523A路) 72路 74路 78路 833路 84A 84路 85路 862A 862B 883路 大學城4線 高峰快線12 高峰快線8 夜14路 夜46路 夜5路

賓館飯店:
九連山招待所 豪景酒店 豪景酒店(水蔭四橫路)沙河賓館(廣州) 梅州人民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招待所 廣東省交通招待所 龍門招待所 豪源酒店沙河大飯店

餐飲服務:
張記清浦羊肉城 譚魚頭--從“頭”演義 紅棉食家 左岸咖啡 香江酒家 台灣東城茶藝館 客家亭 稻香飄 聚志軒食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