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州市第五中學(Guangzhou No.5 middle school)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和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截止2015年2月,廣州市第五中學分高中校區(工業大道南)和國中校區(南村路),共有72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48個,國中班24個,學生總數3529人。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67963平方米。 截止2015年2月,有專任教師266人,特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133人,在讀和已取得碩士學位的達64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1年,廣州市第五中學創辦。它是解放後廣州市人民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公立中學。

1979年,被確定為第一批區重點中學。

1994年,被評為第一批省一級學校。

2000年,被廣州市和海珠區人民政府確定為全市 24 所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學校之一。

2002年,規劃將學校東南部地塊原五中產權內的四幢舊樓改建為教學綜合樓。

2005年,被確定為“廣東省中國小校長培訓實踐基地”。

2006年11月,被命名為“廣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2007年,正式掛牌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並評為廣東省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州市第五中學是具有示範性、輻射性和先導性的重點中學。

2009年10月,被命名為“廣東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成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學校、廣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廣州市德育示範校、廣州市高中重點特色課程學校。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止2015年2月,廣州市第五中學共占地面積67963平方米,建築面積63351平方米,其中高中教學班48個、國中教學班24個,學生總計3529人,高中住宿生480人。

硬體設施

五中籃球場 五中籃球場

截止2015年2月,廣州市第五中學分教學區、體育運動區、生活區。教學區有集課室、實驗室、信息中心等多功能的大型教學綜合樓1幢,教學樓2幢,體藝綜合樓1幢,行政樓1幢,還設有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基地——廣州五中科技館、廣州五中博雅堂、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培訓基地——廣州五中翰墨館、廣州市一級圖書館、地震觀測台、生物園、地理園、樂栽苗圃等。生活區設有學校宿舍、教工宿舍、學生餐廳、教工餐廳。體育運動區占地1.7萬平方米,有400米環形跑道的標準運動場1個、標準游泳池1個、標準籃球場5個、羽毛球場5個、排球場1個。擁有1000兆主幹校園網,1000多個信息點,教室和各類專業場室都安裝了多媒體網路教學平台的數位化校園。

師資力量

截止2015年2月,在職教職工283人,其中專職教師266人。中學特級教師(何樹生) 2名,中學正高級和高級教師110人,中學一級教師133人,碩士研究生16人,在讀和已取得碩士學位的達64人。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5年,廣州五中高考128人達重點本科線,本科上線人數達592人,上線率達80%,其中文科本科上線再創新高,上線率高達87.46%。張衡特色班成績突出:重點率高達75%,本科率高達100%。

2014年,廣州五中高考122人達重點本科線,重本上線率達18%。402人達本A線,本A上線率為57.51%;584人達本科線,本科上線率達85%,比2013年上升3%。廣州五中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占海珠區重本人數的50.2%。

2013年,廣州五中86人達重本線,重點本科上線率達12%。共有622人達本科線,本科上線率達81%,其中32人高考總分在600分以上。

2012年,廣州五中重點上線96人,重點上線率13%。本科上線618人,本科上線率突破80%,達81%,比上一年增加3.85%。

·學科競賽

截止2015年2月,學校學生科技創新隊伍近三年發明創造獲300多項獲全國、省、市、區獎項,成功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3項。

2014年,航模隊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總決賽,7人參賽5人躋身全國前6名;校機器人製作小組參加第十五屆全國中國小機器人電腦製作競賽獲全國冠軍。

·素質競賽

2014年,校藝術團被評為廣州市優秀藝術團稱號。

2014年,廣州市第五中學交響樂團在“廣東省大中國小器樂比賽”中榮獲全省一等獎。

截止2015年2月校舞蹈隊連續十多年獲廣州市中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

截止2015年2月,校合唱團多次參加廣州市學校合唱比賽獲一、二等獎;學校連續三屆獲得廣州市屆經典美文誦讀比賽一等獎。

截止2015年2月,校足球隊連續多年榮獲全國足球錦標賽冠軍、代表廣州市參加廣東省中學生運動會男子足球賽獲得冠軍實現“五連冠”。

教師成績

截止2015年2月,廣州五中有教師130多人次分別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學校還有廣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3人、廣州市骨幹教師7人、海珠區撥尖人才和名教師5人 ,先後有27名班主任被評為廣州市優秀班主任,近兩年共有4人參加國培計畫、9人參加省市“百千萬”名師培養工程。80多位教師成為廣州市學科帶頭人。

參賽成果

教師研究項目研究課題獲獎情況
甘露自主教育模式研究《發展性評價促進地理‘問題式’教學模式的 構建》廣州市第五屆優秀教學成 果獎二等獎
甘露構建師生自主互動發展的學校文 化研究《“問題式”地理教學模式及其發展性評價機 制》第六屆廣東省普通教育教 學成果獎二等獎
何樹生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研究《開發中學天文科技STSE校本課程的實踐 研究》鑑定為優秀
韓雲橋“思維與數學教學”課題研究《數學教學與智力活動中的思維因素》湖北省課題研究二等獎
韓雲橋初等數學學術研究《初等數學思想淺見》第二屆初等數學學術研究 優秀論文二等獎
林敏賢廣州市第十三屆特約教研員研究《學生學習生物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的實驗 研 究》廣州市第十三屆特約教研員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
參考資料:

學校榮譽

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國家級綠色表彰學校
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全國開展足球運動先進單位
廣州市文明單位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
參考資料:

學校傳統

校徽

校徽 校徽

以廣州市市花紅棉為外型,中央連環緊扣“ 5 中”字樣,下為學校主體建築,形象生動地體現出廣州五中師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文明熱情的精神風貌。

校訓

嚴格 勤奮 求實 創新

校歌

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州市第五中學

我們的五中美麗雄壯,屹立在廣州羅斗崗上。

鮮花綠蔭,廣闊操場。

偉大的黨,培育我們。

親愛的老師,教育我們。

啊!啊!

美麗的五中啊!

親愛的五中。

我們懷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準備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截止2015年2月)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劉玉梅
校長裘志堅
副校長金 纓 甘露 王 盟
副黨委書記李玉紅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鮑德熹,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了其輝煌的電影生涯,至今已七度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攝影獎。2001年以《臥虎藏龍》,成為繼黃宗沾之後第二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的華裔攝影師。

彭新智(1991屆校友),在《外來媳婦本地郎》飾演 康祈耀而一炮走紅,曾出演過很多電視連續劇。廣州市十大傑出志願者。

嚴開明(1992屆高中校友),2009年教師節,嚴開明校友代表廣東省全國優秀教師到北京接受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周素勤(1971屆高中校友),現任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

葉敏(1974年高中校友),現任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林抗生(1955屆國中校友),原廣東美術館館長、原廣東美協駐會專職副主席。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省第一屆裝幀藝術研究會會長,嶺南美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梁明誠(1955屆國中校友),著名雕塑家梁明誠,歷任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主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院長,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優秀中青年專家、廣東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雕塑藝委會委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

陳鏡合(1957屆高中校友),國家級名中醫教授、博士導師陳鏡合,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心血管方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急症診療中心主任;是國家級,具有被學術繼承資格的名中醫。

黃志忠 (1962屆校友),曾任深圳警備區政委和深圳市委常委,湖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湖南省軍區副政委,廣東省軍區政委。1996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2002年任廣東省委常委。

劉抗成(1966屆校友),香港實業家,廣州五中校友理事會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