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建校於1905年3月,既是海珠區最古老的一所中學,也是廣州市歷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被譽為“海珠文明的搖籃”。學校坐落於美麗的珠江南岸、千年古剎海幢寺旁,分南北兩個校區,占地共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現有60個教學班,教職工220人,在校學生3000餘人。 校園環境幽雅,古樹參天,綠樹成蔭。學校有一流的教學設施設備:千兆校園網路系統、100個電教平台、初顯“智慧型校園”雛形;歷史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的設計、裝潢、配置,領廣州學校之先;藏書15萬多冊的圖書館完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學校有一支優良的幹部教師隊伍 ,學校秉承百年校訓“堅忍、奉公、力學、愛國”,在長期的教改和科研實踐中,提煉出“育人為本,拓展潛能”的教育理念,創造了“拓潛教育”的辦學特色。

基本信息

建校歷史

廣州市南武中學位於秀麗的珠江南岸、同福中路海幢公園旁。 1901年春,在河南龍溪首約成立"群學書社",後轉遷於海幢寺園照堂,易名為"南武公學會"。

"公學會"在園照堂附殿開設課堂,招收"公學會"同仁子女共12人就讀,取校名為"南武兩等國小堂"(這也是廣州歷史上第一間男女同校學習的學堂),是南武中學的前身。

學校以"南武"命名,其理由有:①"南武城"是周代文章典制,代表古代文明;②"南武"是廣東省城最古的名稱,是廣東人親手建立的名城;③"南武"二字最能代表粵人英爽、文明、勤勞、勇敢、堅忍等優良性格。

櫛風沐雨,滄海桑田。經過歷代南武人的艱苦創業,如今的南武中學,已成為鑲嵌在珠江南岸一顆璀璨的明珠。

沿革

1905年3月3日"國小堂"開學,並向廣東省學務處呈請備案,1906年10月28日正式批准,首任校長為謝國華先生。

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正門鳥瞰 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正門鳥瞰

解放後於1952年學校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接辦,先後改辦 "廣州市財經技術學校"、"廣州市財政學校"。

1954年復辦完全中學,定名為"廣州市第十九中學"。

1960年經市政府批准,與"市33中學"、"龍溪南國小"兩校合併,定名為"廣州市實驗學校"(當時全國十間實驗學校之一)。

"文革"期間學校易名為"廣州市第58中學"。

1984年11月復名為"廣州市南武中學"。

1996年2月學校被批准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2002年12月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教學設備

校園環境幽雅,古樹參天,綠樹成蔭,學校典型建築物體現“古今文化的輝映”與“東西文化的交融”,“古榕苑”演繹著南武的古風魅力,“英語城”散發著南武的藍韻風采。國家級示範高中教育教學設施的高標準配置,為發展學生特長、拓展學生潛能提供了多彩的舞台:千兆校園網路系統、100多個電腦教學平台、600多台電腦,智慧型化用水設備、校訊通、用電控制系統、播音視頻系統,初顯“數字智慧型校園”雛形;歷史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通用技術室、生物探究室、微格教室等專用場室的設計、裝潢、配置,領廣州學校之先;藏書15萬多冊的圖書館完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獨有的學生活動中心,供學生課餘和周末學習、健身、休閒、閱讀用,活動中心有優質宿位(4-6人一間,空調、獨立沖涼房、衛生間),有舒心的閱讀室、自習室各90平米 ,有桌球室、棋藝室、書畫室、作品展覽室、形體訓練室各100平米,專業物業公司智慧型化封閉式管理;A級學生食堂,供應早晚餐。

辦學理念

特色

學校秉承百年校訓“堅忍、奉公、力學、愛國”,在長期的教改和科研實踐,提煉出了“育人為本,拓展潛能”的教育理念,創造了“拓潛教育”的辦學特色。

南武中學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革命傳統。上世紀早期發生在廣東的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留有南武學生的英名,如“省港大罷工”中的溫健公、“黃花崗起義”中的潘達微、“南京湯山狙擊戰”的李冠那、中國運動員在國際競賽中獲得第一塊金牌的是該校早期學生陳彥、校友譚天度是中國共產黨黨齡最長的黨員之一、被國家領導人譽為開創中國歷史新紀元的世紀松、校友梁焯輝是中國桌球第一代掌門人。

早年的教育部部長黃炎培曾稱譽當時的南武“體育固馳名於南國,文化亦推重於中原”,並將廣州的南武和天津的南開並稱謂“北有南開,南有南武”。

改革實驗

上世紀六十年代,學校進行了“十年一貫制”的學制改革試驗;七十年代,學校進行了以“撥亂反正,規範辦學行為”為主題的教改試驗;八十年代進行了以“注重雙基,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的教改試題;九十年代初期,學校進行了“國中整體改革試驗研究” ;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探索“拓潛教育”模式的專題研究,十年的研究積累,已形成了“一個目的,二個支柱、三個階段、四個操作要素”完備、科學的“拓潛教育”理論體系。一個“人人搞科研、層層有課題、年年有成果”的科研格局在學校已基本形成。

學校還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成功地創辦了國有民辦學校——南武實驗學校,為海珠區教育局進行辦學體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學校有 78人承擔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教育科研重點課題。

校園文化

校風

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校園 廣州市南武中學北校區校園

嚴、勤、實、活

嚴 紀律嚴明 作風嚴謹 管理嚴密

勤 勤奮學習 勤懇忠誠 勤勞勇敢

實 踏實虛心 樸實認真 實事求是

活 活潑健康 活學活用 靈活創新

教風

敬業、愛生、求實、開拓

敬業 為人師表 教書育人

愛生 兢兢業業 甘為人梯

求實 嚴謹治學 一絲不苟

開拓 鍥而不捨 勇於創新

學風

尊師、好學、活潑、創新

尊師 敬師愛校 誠實謙虛

好學 興趣廣泛 勤于思考

活潑 輕鬆愉快 開朗樂觀

創新 勇於探索 立志成材

師資隊伍

學校有一支精良的幹部教師隊伍: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現任校長陳祥春為兼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家書院兼職研究員、華南師範大學客席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廣州市首批優秀中國小校長培養對象、廣州市教育系統首批創新學術團隊負責人、海珠區首批名校長;吳仉蓉是中學物理特級教師、第二批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在197名專任教師中,中高級教師共有155人,占78.7%,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33%,有研究生學歷的33人。有39位(49人次)教師分別被吸納到市、區不同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學會中,成為學科或教育科研的帶頭人。其中,有10人(14人次)分別擔任副組長、副會長以上職務。三年來,我校教科研取得多項成果,我校科研室被授予廣州市“學習型教研組”的稱號,教師共有471人次的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比武獲得區以上獎勵;有254人次獲市級獎;有34人次獲省級獎;有83人次獲國家級獎。

辦學成果

學科成績

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育質量高。高中畢業班8次評為廣州市一等獎;國中中考成績連續多年穩居全市前茅,多次獲國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高中升大率為99%,重點大學升學率超過30%。學生黃曉明、張遠超曾獲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2006年高考中梁兆豪同學以900分成績奪得省地理狀元。高考超800分就有郭仲傑等13人次之多。趙之能、黃佳敏、張衛華、梁穎琦、陸偉斌、李翠瑩、譚麗娜、譚天慧、吳宇罡、余茗、何錦璋、曾浩、李彪等同學高考單科成績進入全省前70名,其中陸偉斌同學化學單科成績名列全省第17名。每年都有學生參加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獲得獎勵。2011年高中畢業班綜合評比海珠區排名前茅,本科上線率54%;2012年高考本科上線率72.3%,增幅達18%,增幅位居全市示範性高中之首,黃從聃同學以634分的成績獲海珠區理科狀元;2012學年上學期全區期末聯考,高一、高二總分均居海珠區前茅。高一級3人進入全區總分前10名,聯考9個學科有5學科的第一名被我校6位同學獲得(其中2人化學並列第一都是我校學生),葉聖桃同學以九科總分970分的成績獲海珠區總分第一名;國中畢業班連續七年獲海珠區國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學生總分平均穩居海珠區公立學校前2名,2012年中考7科總平均分海珠區第2位,莫子文同學以總分768分的成績獲得2012年度海珠區中考狀元,有3名同學進入海珠總分前十名。三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突出:學生有474人次獲區級獎;學生有560人次獲市級獎;學生有73人次獲省級獎;學生有109人次獲國家級獎。

體育的傳統項目有游泳、籃球、桌球、射擊、羽毛球等,有多位同學分別獲得國際國家省市區的獎項。蘇健翔、黃兆林、黎振軍、周智勇在國際航海模型競賽中先後奪得世界冠軍;梁艷華在1991年榮獲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女子南拳冠軍;張潔雯在2004年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勇奪羽毛球雙打金牌,謝杏芳也在多次國際羽毛球比賽中榮獲冠軍。

獲得榮譽

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使南武積澱起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又賦予她蓬勃的現代活力。21世紀以來先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示範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廣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廣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廣東省中學生先進業餘團校、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廣東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廣州市教育工會優秀教工之家、廣州市三八紅旗集體、廣州市大中學校先進學生會、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廣州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廣州市衛生模範單位、廣州市健康促進銅牌學校、廣州市軍訓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海珠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海珠區“十·五”科研先進單位、海珠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單位、海珠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歷年分數線

提前批

年份錄取類別招生區域最低分數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末位考生志願末位考生分數末位考生分數同分序號外區最低分數外區最低分數同分序號
2011 公費 七區 634 333 2 634 37 635 150
2011 擇校 七區 643 268 2 643 268 643 66
2012 公費 全市 635 310 2 638 166 637 283
2012 擇校 全市 625 337 3 685 147 628 157

備註:

⒈“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是指向該院校投檔考生最低分數的同分最大排位序號;

⒉“最低分數末位同分序號”是指向該院校投檔考生最低分數的同分最大排位序號;

學校名人

南武時期

江譽鏐:稱江譽球,別字江楓,藝名南海十三郎(1909年—1984年),在1923年,因得罪校長親戚,被校長趕出南武,在香港大學習醫,他是三十年代響著港澳粵的偉大青年編劇家和愛國者。他所創的粵劇歌曲,名動全國。他對人才更是珍惜與愛護。由於他的思想是為國為民,所以他的作品都是激勵人向上,帶有很強的正義性。但是在抗日戰爭後,中國的眾多民眾喜歡上奢侈腐敗的西方生活,對他的那些作品有了嚴重抵抗。由於他的性格倔強,自傲,不肯融入渾濁的社會。寧願行乞街頭,在1984年香港街頭凍死。

潘達微:曾參加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冒著生命危險,將七十二具烈士遺骸禮葬於黃花崗,這一義舉一直為後人讚頌。1929年他病逝後也葬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旁。

陳復: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長,於1932年8月10日被反動派逮捕,當晚慷慨就義,年僅25歲。

溫文淦:1922年至26年在南武就讀畢業,1925年為南武學生會會長,他參加過支援省港罷工和反帝示威遊行,後來參加中國共產黨,1938年12月26日為組織民眾防空疏散而犧牲在日寇敵機的炸彈下,年僅30歲。留有《南武畢業生紀念冊》等珍貴遺物,1990年南武建校85周年時,由其遺孀革命前輩宋維靜親自獻給母校,後由南武母校送給革命博物館保存。

譚天度:革命老人,1922年入黨,在廣州參加黨的宣傳、統戰、工運、農運、學運等許多重大的開創工作,解放後,曾任廣東省省委統戰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1983年離休。譚老是南武校友聯合會名譽會長,多次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1999年5月31日病逝,終年106歲。

陳彥:1913年在菲律賓舉行的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中國在國際體育比賽中的第一面金牌--男子跳遠冠軍。

丘紀祥: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男子220碼跑第三名。

許民輝: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男子440碼跑第三名。許民輝與陳謹、何琳等六位南武學生入選的中國男子排球隊,連續獲得1915年在上海和1917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二、三屆遠東運動會的兩次男排冠軍。

梁卓輝:中國桌球第一代掌門人,廣州體育學院教授。

劉思慕:全國著名歷史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

梁釗韜:著名人類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何君俠:解放後廣州市河南區首任區長。

張瑞權:廣州教育界知名人士,曾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廣州市副市長。

吳秀峰:原文革中央常委、1915年南武國小讀書。

陳信始:原廣東省人大常委,南武復名後首任校友會會長。

鄧鐵濤: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

曾昭璇:著名地理學家、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黃明慧: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

李天慶:原澳門大學校長。

李炳熙:原暨南大學副校長。

黃伯俊:暨南大學醫學院教授。

謝楠柱:廣州醫學院教授。全國人大代表。

梁叔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黎沃能:原廣州市房管局副局長。

胡漢輝:香港著名金融家,曾任香港總商會會長。

胡經昌:原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

馮國強:原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教授。

劉世華:全國著名田徑教練,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全國勞動模範。

周寶芬:原廣州市政協副主席。

周樹堅:畫家書法家,現任海珠區副區長。

一職、廣財時期

何炳桓:原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南武校友聯合會名譽會長。

梁之良:原廣州市物價局局長,原市信託投資公司黨委書記。

陳啟熊:原廣州市房管局局長。

劉材煒:原海珠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盧鴻炳:原中國大酒店副總經理。

湯照連: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中山大學教授。

蘇金泉:原廣州市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

馬惠國:原廣州市旅遊局局長。

黎詠林:原廣州市統計局局長。

黃啟桓:原廣州市農場局局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黎赤:原廣州市建築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潘國柱:原南方大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陳蔭發:原萬寶電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黃思明:原廣州市冶金總公司副總經理。

林榮照:原廣州鋼鐵廠副廠長。

陸尚棉:原廣州市二輕局黨委副書記。

羅偉豪:原中山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教授。

鄭佩玉:原中山大學經濟系副主任、教授。

肖德明: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雷祖華:原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副行長。

黎振德:運動健將,曾獲全國男子跳水冠軍。

李煥華:解放初市一職軍代表,原暨南大學黨委統戰部長。

黃鎮威:哈爾濱市路橋重點工程建設總指揮部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實驗學校時期

李克東:原華師電化教育系主任、教授,現任廣東省高教電教中心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

崔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省優秀共產黨員,市總工會電子超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陳紀萱:廣州市政協副主席

邱洪發:口琴專家,發明邱氏萬能自動口琴。

羅文運:原該校校長,1960年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先進代表。

王真:原該校校長,原廣州教育學院副院長。

謝月嫻:現任廣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徐福蔭: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院長、教授。

施祖蔭:原廣州四航局高級工程師。

蘇耀濤:廣州遠洋運輸公司高級工程師

肖啟明:原廣州市打撈局副局長、副總工程師。

梁碩英:中國交通書畫協會理事、中華民族藝術家協會理事、廣州詩書畫協會秘書長

鄭偉標:現任省委宣傳部巡視員(副廳級)

梁浩泉:原廣東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廣東電視台台長。

區念中:現任南方電視台台長。

胡國亮: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任、教授。1996年榮獲衛生部先進個人;2004年榮獲南粵優秀教師。

霍瑞蓮:原陽江市婦聯主任、陽江市工會主席。

陳潔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鄒景林:現任廣州市航道局局長。

歐陽鐵:原廣州氮肥廠高級工程師。

羅日佳:廣州航道局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黎紹基:現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林森權: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譚永灼:原省委黨校教授。

馮舶:現任海珠區區委副書記。

鄧秀釧:市教育局巡視員(副局級)。

張經偉:廣州市教學研究室主任。

後南武時期

徐文楓:原該校校長,原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廣州市旅遊局局長。

陳明德:現廣州市副市長。

蘇健翔:1983年在保加利亞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榮獲世界冠軍(也是新中國前100位世界冠軍之一)。並打破世界紀錄。

張淑勤:全國女子跳傘比獲第一名,1980年參加中國、美國和加拿大三國跳傘表演中,表演“仙女散花”獲得好評。

黎振軍:1989年在第六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榮獲世界青年組冠軍,並打破該項世界紀錄。

黃兆林:1993年在德國舉行的第八屆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獲得世界冠軍,並打破該項世界紀錄。在國內比賽中也兩次打破世界紀錄。

周智勇:1993年、2002年兩次獲世界航海模型錦標賽冠軍,並打破一項世界紀錄。

劉超英:1978屆學生,畢業時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參加廣州赴西藏建設突擊隊。

陳田:連續三次獲得全國航海模型比賽冠軍。

丘世春:1979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無線電測報比賽第一名。

古廣明:原中國足球隊優秀前鋒,曾被評選為全國最佳足球運動員之一。

王艷桃:1988年獲得全國城市運動會女子射擊冠軍。

梁艷華:1990年獲得第十一屆亞運會女子南拳亞冠,1991年榮獲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女子南拳金牌。

劉智明:被廣州軍區某集團軍授予“南國青年之星”、“優秀基層幹部”等榮譽稱號。

陳思民:廣州市海珠區檢察院檢察長、反貪局局長,2002年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衛士”稱號,以及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衛士”等榮譽稱號。

陶天權:澳門企業家、廣州市政協委員。

張穎珊:1997年獲亞洲青少年武術邀請賽太極拳冠軍。

譚莉:1997年獲世界青年蹼泳錦標賽銀牌,並曾多次獲全國賽的冠亞軍。

甄穗強:在2000年舉行的全國首屆體育大賽上獲得蹼泳冠軍,並曾多次獲全國賽的冠軍。

張潔雯:1999年曾榮獲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1999年以來多次獲得世界羽毛球大獎賽女子雙打冠軍,2004年與隊友楊維勇奪第28屆奧運羽毛球女子雙打金牌。並獲“廣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謝杏芳:1998年曾榮獲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2000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2004年在多個國家舉行的世界羽毛球大獎賽上榮獲女子單打冠軍。

相關信息

南武歷史的第一

⒈第一個清華學子是62屆高中畢業生施祖蔭同學。自此,該校常有優秀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等全國名校。

⒉第一個廣東省理科狀元是黃曉明。該校學生首次登上全省全市高考理科類第一、第二的是1979屆高中畢業生黃曉明和張遠超同學,他們當年參加全國高考,分別取得省市理科類應屆生總分成績第一名和第二名,雙雙為中國科技大學優先錄取,原副省長王屏山當時曾稱讚市五十八中“飛出兩隻金鳳凰”。

⒊第一位國際體育冠軍也是中國在國際體育田徑賽首次金牌獲得者:陳彥。陳彥、丘紀祥、許民輝“南武三傑”在老南武時期名揚國內外。

⒋該校第一位世界冠軍:蘇健翔。繼蘇健翔後黃兆林、黎振軍、周智勇、梁艷華、張潔雯、謝杏芳共有7人8次榮獲世界冠軍。

⒌校友梁焯輝為中國桌球第一掌門人(任總教練)。

⒍破世界紀錄第一位的是蘇健翔,而破世界紀錄最多的是黃兆林,他在國內外航海模型比賽中先後三次破世界紀錄。

⒎第一位奧運冠軍:張潔雯。

該校第一次被評為高中畢業班一等獎是1992屆。當年,在高中畢業班工作表彰會上,市委、市政府領導特與該校校級幹部和全體畢業班教師合影留念。

歷任校長之最

⒈南武首任校長是謝英伯先生,他也是南武創辦人之一。

⒉出任南武校長次數最多的是何劍吳先生,他先後六次出任該校校長。

⒊解放後南武改為公辦學校的首任校長是陳國勛校長。

⒋獲得榮譽最高的是羅文運校長、陳忠恕副校長,1960年他們兩人都被評選為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先進代表。

⒌擔任南武校長時間最長的是林輝煌校長,從1978年6月至1995年11月近18年之長,同時,也是受到各種獎勵和榮譽最多,從參加工作以來至今計約有28次。

⒍從開始參加工作直到退休都在南武工作的校級幹部是林柏民校長,從1964年大學畢業分配到該校任教,直到2001年退休,共37年。

歷任教師之最

⒈在南武中學任職最長的教師是陳尚正老師,從18歲分配到南武中學任教,直至60歲退休,在南武中學服務42年。

⒉獲得最高榮譽稱號的是甘亦趣老師。1996年,甘亦趣被評為國家教委、全國婦聯等授予"園丁獎"。

⒊培養最多世界冠軍的是鄧國堅老師。黃兆林、周智勇、黎振軍都是他的子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