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懷英

康懷英(?-921),原名康懷貞,山東兗州人。五代時後梁開國大將。

基本信息

簡介

 最早,競爭力於淄青節度使朱瑾帳下,任列校。乾寧四年,朱全忠占領鄆州,命令大將葛從周乘勝急攻兗州,當時朱瑾正在豐、沛二地搜尋糧餉,留康懷英守其城。葛從周大軍突至,康懷英出降。朱全忠久聞康懷英的勇武之名,因此得之甚喜,署為軍校。光化元年,隨大將氏叔琮進攻襄、漢,頗有功勞。
光化三年,康懷英隨朱全忠征伐河朔,與大將張存敬擊敗燕軍於易水之上。天復元年,朱全忠率軍迎接唐昭宗於鳳翔。李茂貞遣大將符道昭領兵萬餘屯武功以拒之,康懷英大破之,俘甲士六千餘人、馬二千匹。光化二年四月,符道昭復領大軍屯於虢縣之漢谷,前臨巨澗,後倚峻阜,地形險要,康懷英率騎兵數千人擊之,而符道昭見康懷英兵少,有輕視之意,於是率甲士萬人挑戰。康懷英先以千餘騎兵迎擊,接著發伏兵以擊之,又大敗符道昭。八月,鄜坊節度使李周彝屯軍於三原,聲援李茂貞,其勢甚盛,朱全忠命康懷英討之,李周彝拔軍而遁,康懷英追擊至梨園,攻下翟州。稍後,李茂貞又出軍屯奉天,康懷英攻之,再敗之,朱全忠以康懷英為權知宿州刺史。天祐三年,康懷英與大將劉知俊大破李茂貞五萬大軍於美原,以功授陝州節度使。
開平元年,朱全忠建立後梁,命康懷英率大軍攻潞州,期以必取,於是康懷英機巧百變,築壘環城,浚鑿池塹,然而屢為晉將周德威所破,康懷英不敢再戰,朱全忠命大將李思安代之,改任其為右衛上將軍,後又命其為侍衛諸軍都指揮使,為陝州節度使兼西路行營副招討使。
劉知俊叛變投奔李茂貞後,引岐軍以圖靈武,朱全忠命康懷英率兵救之,師次長城嶺,敗歸,還至昇平,劉知俊又伏兵掩擊,康懷英大敗。開平四年,康懷英改任華州節度使,乾化二年,任河中行營都招討使,奉命與晉軍戰於白徑嶺,敗歸。後梁末帝嗣位後,命康懷英為永平軍節度使,貞明年間,康懷英死於任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