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道集

庚道集

《庚道集》,作者杜蒲。道教外丹術著作。九卷。卷一說「蒙軒居士書於紹興甲子(1144)中元」,今人陳國符考證是書為宋人集。書中集有《文真子金丹大藥寶訣》、《月桂長春丹》、《太上靈砂大丹》、《東坡三黃匱法》、《丹陽術》、《葛仙翁九轉靈砂丹》、《升仙大丹九轉靈砂訣》等。記錄了許多種外丹法且多取其精良者,如粉法、升粉霜法、煮粉砒九轉法、煅砂法等。又詳載其藥物配方和劑量、製作方法、所需器具,反映了我國古代化學所取得的成就。此書實為古代化學和藥物學著作的精選集,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基本信息

庚道集

《庚道集》作者不詳。道教外丹術著作。九卷。卷一說「蒙軒居士書於紹興甲子(1144)中元」,今人陳國符考證是書為人集。書中集有《文真子金丹大藥寶訣》、《月桂長春丹》、《太上靈砂大丹》、《東坡三黃匱法》、《丹陽術》、《葛仙翁九轉靈砂丹》、《升仙大丹九轉靈砂訣》等。記錄了許多種外丹法且多取其精良者,如粉法、升粉霜法、煮粉砒九轉法、煅砂法等。又詳載其藥物配方和劑量、製作方法、所需器具,反映了我國古代化學所取得的成就。此書實為古代化學和藥物學著作的精選集,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庚道集》為現存文字最長(約六萬餘字)、纂集丹法最詳的外丹黃白術著作的匯集。編纂人不詳。據今人陳國符考證,為元人或明人所纂。所載丹法多出於唐宋,尤以宋代最多。收載《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我國古煉丹術稱黃金為“庚辛”,“庚道”即煉黃金之道。全書九卷,每卷各載黃白法(少數為外丹法)十餘條,或數十條,可謂集唐宋黃白法之集大成。其中不少記載,作法具體,且可得到今天化學實驗之驗證。如卷二“抽汞法硃砂”,即“硃砂抽汞法”載:“……爐冷開取,其砂化為真汞,在水瓶內淘出,焙乾,若砂好,每一兩砂得汞七八錢上下。”從理論上計算,一兩硃砂可得真汞八錢六分,上法所得如為八錢,即與理論值甚為接近。
卷六記載製取藥銀的“丹陽術”(西漢時,煉丹家多以丹陽郡盛產之赤銅為製取“藥金”、“藥銀”的原料,久之,“丹陽”一詞遂衍化為“藥金”、“藥銀”的代稱。而制煉“藥金”、“藥銀”的方技也被稱為“丹陽術”),先是“制杖子法”,“杖子”又稱“骨頭”、“赤毛”、“茆”等,即用“開通錢”煉成“赤銅”。其次,製取“點化藥”,有“制礬法”、“制砒粉”、“造粉霜”等。最後為制“丹陽銀”之法,有“結煅粉霜丹陽換骨法”、“四白頭丹陽法”、“制砒粉丹陽法”、“升砒朱粉霜硇點化法”等。煉丹家因所制“丹陽銀”“雪白如銀”,故以之冒充“白銀”,實為“藥銀”。
黃白術中之化銅為銀法,最早使用的“點化藥”為“三黃”。即三種含砷的硫化物:雄黃(As2S3),雌黃((As2S3)),砒黃。西漢時,即出現了用此三黃點化得到的一種銅砷合金,因系黃色,被冒充作黃金,故有“漢代多偽金”之說。但“三黃”與金屬合煉時,在高溫條件下容易揮發,後在實踐中發現,經過“伏火(煅燒)”處理,即可改變其易揮發的特性,如東漢末黃白大師狐剛子即有“伏火三黃,點化五金”的論述。
唐金陵子《龍虎還丹訣》中的“點丹陽方”更詳細記載了用“砒霜(As2O3)”點化丹陽(銅),從而獲得“砷白銅”(另一種白色的銅砷合金)即“藥銀”的實驗。故唐代的煉丹文獻中,出現了不少“伏砒法”、“伏X法”。在此基礎上,宋代則進一步發展為“死砒法”、“死X法”。所謂“死”,即對“砒”煅燒處理時,不僅改變了其原有特性(即原物“死”了,分解了),並獲得了新的形質,用以制煉,更具成效。
卷六又記載有分離“單質砷”的方法。古代所稱“砒”,即今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第33號元素“砷”。已知自然界中以游離狀態存在的“砷”很少,大都是以砷的硫化物存在(如“三黃”)。關於最早從化合物中分離出單質砷,西方一致公認歸功於13世紀德國煉丹家大阿爾伯特(AlbertusMagnus),但我國化學史家趙匡華等按葛洪《抱朴子內篇·仙藥》中有關“雄黃”一段文字進行模擬試驗,證明葛洪早在四世紀初就曾分離出單質砷,這比大阿爾伯特要早九百多年。
可惜葛洪沒有明確記載“砷”的形質,而本卷“葛仙翁見寶砒”,“煅信(信石即As2O3)法”,“煅信”三法,則有“色如銀”,“……甚硬”等關於單質砷形質的確切描述。而當趙匡華等對上述三法模擬試驗時,也確實煉製出單質砷。卷七所記幾個“死砒點化法”,其發生的化學變化與上三法同,對反應生成物亦記錄為:“亦如玉銀,相似可愛”。
綜觀《庚道集》各卷丹法,都廣泛使用了植物藥,且劑量小(以兩、錢為單位),說明當時對植物類藥的藥理、藥性已有較深刻的認識。書末所載的以植物藥為主,兼及極少量的其它類藥合和而成的“治大麻癩風藥感應大風丸”,標誌了黃白術趨於衰微時,已漸次為植物類藥所代替。
諸丹法中還廣泛使用了“米醋”。考“米醋”系從米類發酵製得,質量較高。由此看出,隨著古代作坊的出現和釀造業的進步,使參與黃白術實驗的有機酸質量,也相應獲得了提高。

庚道集

《 庚 道 集 》 , 作 者 不 詳 。 道 教 外 丹 術 著 作 。 九 卷 。 卷 一 說 「 蒙 軒 居 士 書 於 紹 興 甲 子 ( 1 1 4 4 ) 中 元 」 , 今 人 陳 國 符 考 證 是 書 為 宋 人 集 。 書 中 集 有 《 文 真 子 金 丹 大 藥 寶 訣 》 、 《 月 桂 長 春 丹 》 、 《 太 上 靈 砂 大 丹 》 、 《 東 坡 三 黃 匱 法 》 、 《 丹 陽 術 》 、 《 葛 仙 翁 九 轉 靈 砂 丹 》 、 《 升 仙 大 丹 九 轉 靈 砂 訣 》 等 。 記 錄 了 許 多 種 外 丹 法 且 多 取 其 精 良 者 , 如 粉 法 、 升 粉 霜 法 、 煮 粉 砒 九 轉 法 、 煅 砂 法 等 。 又 詳 載 其 藥 物 配 方 和 劑 量 、 制 作 方 法 、 所 需 器 具 , 反 映 了 我 國 古 代 化 學 所 取 得 的 成 就 。 此 書 實 為 古 代 化 學 和 藥 物 學 著 作 的 精 選 集 , 有 重 要 的 研 究 價 值 。 收 入 《 正 統 道 藏 》 洞 神 部 眾 術 類 。

參考文獻

任 繼 愈 主 編 《 宗 教 大 詞 典 》 第 2 7 0 頁 , 上 海 辭 書 出 版 社 1 9 9 8 年 版 ;
卿 希 泰 主 編 《 中 國 道 教 》 第 二 卷 第 1 7 5 ─ 1 7 7 頁 , 上 海 知 識 出 版 社 1 9 9 4 年 版 ;
胡 孚 琛 主 編 《 中 華 道 教 大 辭 典 》 第 3 6 6 頁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1 9 9 5 年 版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