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漢字]

庚[漢字]
庚[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庚,讀作gēng,從乾從廾,本意為“脫谷的農具”,後篆體寫成“人兩手把乾立”。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萬物皆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剛也,堅強貌也。 1,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順序第七的代稱。 2,年齡:同~。年~。生~(人出生的年月)。~帖(tiě)。~齒(年齡)。 3,姓。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庚,geng,從乾從廾,原為“脫谷的農具”,後篆體寫成“人兩手把乾立”。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萬物皆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剛也,堅強貌也。

庚
王羲之書法 王羲之書法

筆順編號:41351134 四角號碼:0028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E9A

漢字釋義

〈名〉

1. 天干的第七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ven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庚,位西方 。——《說文》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易·巽》

太歲在庚日上章,月在庚曰窒。——《爾雅》

其日庚辛。——《淮南子》

秋,日庚、辛。——《史記》

2. 又以配五行

庚辛申酉,金也。——《淮南子·天文》

3. 年齡 [age]。如:貴庚;年庚(庚甲。年齡)

4. “伏天”的代稱 [dog days]。舊曆雜節三伏,以夏至後第三庚日為始,名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故有庚伏之稱。“庚伏”也簡稱“庚”。如:庚暑(三優暑天)

5. 姓

〈動〉

1. 賠償,償還 [compensate]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請庚之”。——《禮記·檀弓下》

2. 又如:庚償(抵償)

3. 變更;更換。通“更” [change]

丙枕或思前夜席,庚郵寧肯後鋒東。——宋· 鄒登龍《送表兄趙奏院赴南外知宗》

4. 又如:庚郵(更換遞送的驛郵)

〈副〉

1. 通“更”( gèng)。愈加 [further;even move]

五年之後,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顏而笑。——《列子·黃帝篇》

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夫子始一引吾並席而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廣字部】庚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賡。《集韻》庚,十乾名也。《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又》月在庚曰窒。《釋名》庚,剛也,堅強貌也。
又《玉篇》庚猶更也。《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又長庚,星名。《詩·小雅》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傳》日出,明星為啟明。日旣入,謂明星為長庚。庚,續也。《詩緝》夾漈鄭氏曰:啟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注》長庚,卽太白星。
又《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注》軍中不得出糧,故為隱私。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
又年齒亦曰庚。《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為同庚會,各賦詩一首。
又《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又《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注》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又《集韻》道也。《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注》吳晉往來之要道。
又《廣韻》償也。《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又《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又姓。《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
又庚桑,複姓。《莊子·庚桑楚注》楚名。庚桑,姓也。
又六庚,天獸名。《太公·隂謀》六庚為白獸,在上為客星,在下為害氣。
又倉庚,鳥名。《爾雅·釋鳥》倉庚,商庚。《注》卽鵹鳥也。《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又盜庚,草名。《爾雅·釋草》蕧,盜庚。《注》旋蕧似菊。《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

常用詞語

1. 庚齒 gēngchǐ

[age] 年紀;年齡

成材不必問庚齒,自古英雄出少年

2. 庚帖 gēngtiě

[written marriage proposal on which are stated the year,month,day and hour of one's birth] 舊時訂婚,男女雙方互換的八字帖。帖上寫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等

合婚問卜若都好,有鈔;只怕假做庚帖被人告,吃拷。——元· 高明《琵琶記·丞相教女》

3. 庚信gēngxìn

[the menses] 月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