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地理]

平遙古城[地理]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山西平遙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另一座為麗江古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2009年,平遙古城榮膺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再獲殊榮,平遙古城現已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概況

平遙古城 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 1 6 3 米,牆高約1 2 米,把面積約2 . 2 5 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 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歷史

平遙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特產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聲頗大,有“平遙牛肉太谷餅”的民歌歌詞。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

美麗平遙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鎮國寺、雙林寺和平遙文廟等也都被納入世界遺產的保護範圍。

“晉商”發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裡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明清時期古代縣城原型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21屆大會決定將平遙古城以古代城牆、官衙、街市、民居、寺廟作為整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宗教發展的實物標本。平遙古城是依據中國漢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築風格建立起來的。現在城牆及城內建築均保持著14 —18世紀的歷史風貌。 它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遙古城內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創立,在中國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標誌著中國近代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機體中生成。

日升昌票號誕生地
中國錢莊博物館中國錢莊博物館
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 在此種情形下,大宗的批發 運銷帶來巨額現銀的解運業務,於是一種新的解款方式-- 票號匯兌 便應運而生。 道光四年 公元1824年 ,就在平遙西大街 ,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業務的 “日升昌”票號三年之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先後設立分支機構 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 新加坡 、俄羅斯等國家 。當時,在“ 日升昌 ”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裡的票號竟多達二十二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掌故傳說

日升昌票號興起的傳說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日升昌票號,其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在清朝乾隆年間已資財雄厚。財東是平遙西達蒲村李大全,嘉慶末年的一天早晨李大全和朋友(一位著名的算命先生名失傳),在平遙城皇廟趕廟會,突然算命先生指著一位風流後生說:“李老爺你若能把這後生收下日後定大發其財”。李大全問為什麼?算命先生答:“這後生外表風流成性,揮金如土,實是懷才不遇的奇人,他人不知且難供這後生開銷,只有像李老爺你這樣的財東才能供起後生的開銷,李老爺要信得過鄙人,年後定金銀無數”。李大全聽後說:“那我就養活他一年看這後生是什麼奇才”。算命先生又說:“李老爺不過鄙人有話再先,這後生想去什麼地方、想做什麼你都要答應他”。李大全稍思後說:“只要他不犯王法”。隨後二人便把後生召喚過來,問後生叫什麼,家住哪裡,想做什麼?得知後生叫雷履泰,家住細窯村,想去京城,時過久李大全便派人把年青的雷履泰送到了西裕成顏料京城(北京)的分號。

雷履泰到達京城後無事可做,每日和富家子弟吃喝玩樂,並用二佰倆銀子買了一隻百靈鳥,大把的開銷銀倆使的西裕成顏料京城(北京)的分號收不贏支,分號告急,李大全從平遙總號撥銀給京城分號,時隔不久京城分號又告急說:“雷履泰將用二佰倆銀子買的百靈鳥送給他人,這樣的敗家子弟怎能養的起”。李大全命分號不要限制雷履泰,但要了解雷履泰在與什麼人玩,在做什麼?話說雷履泰將百靈鳥送給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清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愛新覺羅·旻寧)太子,也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雷履泰就用這隻百靈鳥打開了戒備森嚴的皇宮大門。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一日雷履泰進得宮去看見旻寧太子愁眉不展,便問其因。旻寧太子說:“由於年成不好,全國響馬四起。救災銀倆和糧草經常被搶盜,國庫空虛。父皇(嘉慶皇帝)為此大動龍彥”。雷履泰聽後說:“如太子能讓我面見皇上,在下有妙方防止現銀運送被盜搶”。旻寧太子聽後忙帶雷履泰面見嘉慶黃帝。雷履泰把“即不需要勞師動眾,又能防止現銀被盜搶的匯票”想法面奏了嘉慶黃帝。嘉慶黃帝聽後認為是個上策,但必竟先朝先祖無此例,就下口御以西裕成顏料莊名譽,向民間躊躇銀倆放貨獲利,以資國庫空虛,就這樣延生了中國笫一張匯票。在雷履泰的精明策化與經營下,清朝政府的莫許支持下,年終只是上繳皇宮的銳銀,就用騍馬馱著便排滿了京城十里長安街。
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日升昌票號成立,開創了中國銀行史上笫一家票號。總號設于山西平遙西大街,財東李大全,經理雷履泰。 雷履泰夜夢“日升昌”

道光三年(1823年),西裕成改營票號,取名“日昇昌”,意在生意興隆,如日初升,繁榮昌盛。“日昇昌”這塊金字牌匾,令每位遊客讚不絕口,但關於“日昇昌”這三個字的來源,卻有著一段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

一天傍晚,雷履泰吃過晚飯在鋪號內溜了一圈,回到房內靠著鋪蓋卷就躺下了,忽然見鋪面斜對門的木器廠內著了沖天大火,一時人們都大呼小叫著去救火,但當雷急忙趕木器廠前,原來竟是一座金碧輝煌賽似神仙住的天堂大院,推門進去,只見裡面更是珠光寶氣,碧瓦琉璃,真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洞天福地,正在雷掌柜目不暇接之時,忽見東方朝霞虹景里,兩輪紅日噴薄而出,那金輝與宅院 相映,更是璀璨壯麗,令人嘆為觀止。訇然一聲只見天上開了一座大門,天界眾仙飄然而至,向西而去,這時許多神仙都頻頻招手,約他同去,於是雷履泰就覺得自己身如飄帶,冉冉登上仙界,當他回首坐談間,卻見妻兒正向他招手,正欲帶他們同去,不料眾仙中,一位黑臉天仙跨步上前擋住去路,雷履泰猛一激凌,翻身越起,竟是一個離奇的夢。 這時雷看看時辰,已交三更,回想夢中情景猶歷歷在目,夢中意向分明是一個事業飛黃騰達的吉兆,於是他想起這幾天一直為確定總號的名稱而反覆思索,但不甚滿意。他曾想過“廣聚源”、“興隆盛”等名號,後來都一一否定了。

因為這些名稱里雖有財源廣進,永盛不衰之意,但似乎總缺少一種開創“票號”這一獨特行業的新氣派,新氣象。這時,一個嶄新的思想火花在他腦海中閃現出來,而且立刻匯聚成這樣幾個字,(二日並升光照 大地的情景)“日昇昌”這個名稱太好了,東家聽了也一定會高興的。雷履泰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當他開門來到院中,東方的天色已經曦微,又一個晴天麗日來到人間! 為了適應新開張的“日昇昌”票號業,東家李大全真的說妥買下“西裕成”斜對面木器鋪的地方,然後根據票號生意的需要設計修築這座“萬古流芳”的日昇昌大宅院

財東跪請雷掌柜

日昇昌票號成立之後,大掌柜雷履泰與二掌柜毛鴻翽關係惡化,年少的東家李箴視聽從毛的建議,讓雷回家養病,雷知道是毛從中作梗,想取而代之。回家後雷便寫信要撤回分莊。東家得知後登門送銀送酒,直到下跪雷才收回成命,並在毛辭職出號後上號工作。俗話說: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日昇昌票號業務之所以匯通天下,雷、毛二人的矛盾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父子經商各為其主

百川通廣州分號經理邢嘉賓,年輕有為,精於生意。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有一次邢嘉賓獲悉廣東巡撫向北京要十三萬兩京餉。他捷足先登,拜見巡撫大人,爭覽這這筆生意。邢嘉賓的父親邢國藩任蔚泰厚漢口分號經理,獲悉更早,早已轉告蔚泰厚廣州分號掌柜爭作這筆生意。百川通與蔚泰厚實力相當,都與巡撫大人交情不錯。為了爭到這筆生意,邢嘉賓寫信給父親陳說事由,父子二人互不相讓。爭來爭去最後還是百川通做了這筆生意。父子相爭各為其主,當時在商界傳為美談。百川通總號東掌柜聯名寫信嘉獎邢嘉賓。

明鏡高懸—斷傘
明鏡高懸明鏡高懸
康熙年間,范村人宋忠原背著一把大雨傘進平遙城看病,走到落邑村村南,從後面慌慌張張地跑來一人,宋忠原識的此人,是鄰村人毋連遲。當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眼看就要下雨了。不一會兒,果然下起了大雨。宋忠原撐起背著的大雨傘,邀毋連遲同行,毋連遲趕緊靠過來借傘避雨。

兩人風雨同舟,互濟互助,邊談笑邊行路到了高林村。宋忠原因風力大累得滿頭大汗,毋連遲於是接過宋忠原的傘打著到了南門外孔家飯店。這時已是風停雲散,雨過天晴。宋忠原向毋連遲拿傘。毋連遲不但不還宋忠原,反而誣賴傘是他的,兩人爭吵起來,圍攏來不少的觀眾。毋連遲說:”傘是我的!”宋忠原說:”傘是我的!”宋、毋扯奪雨傘,觀眾誰也斷不清這傘是誰的,看他們吵吵嚷嚷,一直鬧到平遙縣署。宋忠原擊鼓喊冤,知縣王傑急忙升堂,原告宋忠原陳述了事情的經過。被告毋連遲仍一口咬定傘是他的。兩人各抒已見,知縣王傑一時作難,不好判斷。沉默了一會,王傑猛然間把驚堂木一拍說:“刁民!屁大的事到縣衙擊鼓告狀!想試探本官的軟硬智愚……。”隨即把傘撕的粉碎,擲下堂來,喝令退堂。
原告宋忠原從堂上下來,淚涕滿面,被告毋連遲則幸災樂禍,洋洋得意。兩人走出縣衙走到照壁南街上,四個衙役趕了出來 ,傳喚二人重回縣衙.二人再次跪在大堂上,知縣王傑和顏悅色地判斷,傘是原告宋忠原的,被告毋連遲屬誣賴,重責四十大板,罰錢十貫,賠原告一把新雨傘。事後宋忠原給王知縣送了一塊匾額,上刻”明鏡高懸”四個大字。

平遙城隍爺金屋藏嬌

在平遙城隍廟寢宮樓東梢間裡坐一尊年輕漂亮之婦,據說,她就是城隍爺的小妾,對於這位小妾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這么一段小故事:平遙城隍神年輕氣盛,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次,平遙城隍與介休城隍神在一塊相聚弈棋,平遙城隍神戲言說,我若贏你,您那位賢慧夫人就得歸我所有,介休城隍神從心不服,一口答應下來,最後,以平遙城隍神為勝,這樣,戲言為賭而造此後果,平遙城隍神無法,只好帶回,為她營造一詩情畫意的小環境,只得金屋藏嬌。
在舊時,城隍廟趕廟會期間,介休張蘭鎮還派人到平遙城隍廟舉行一年一度的梳頭儀式,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70—80年代,活靈活現的故事,在古代更進一步使廣大勞苦大眾確信了城隍神的存在。

黃帝封鼎與平陶

平遙上古時期稱平陶,原址今平遙喬頭村(今冀壁),相傳炎、黃二帝、阪泉之戰黃帝得勝,確立了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號令天下,大封領地,一日黃帝沿汾河入惠濟河巡視至今平遙喬頭村(原“冀壁”)一帶平原,發現不遠處風景獨秀,青煙四起,上岸查看,此地所處一處(今平遙杜村)制陶規模宏大、而甚精,封此地為平陶。固有皇帝封鼎於平陶之說。平遙杜村歷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遙南神廟,廟牆有琉璃陶有落款“平遙杜村大明萬曆年制”實物。

西周時北方獫狁族興起,經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頤靜命大軍北伐。西周名將伊吉普北伐率大軍駐紮平遙(今平遙城南軍寨村)。平遙城為大軍前營並設防獫狁族不敢來犯。雙方百姓在此貿易形成集貿市場,日益繁華。北魏時平遙商業貿易已成規模,空前繁榮。以平陶城為基礎,由洪善城、京陵城(原中都)、范落城等五城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拔燾名諱,改名為“平遙”。由於平遙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和貿易集散地,被歷代帝王所重視。經歷明清,特別是清代中期平遙成為全國的金融中心。

匯業經營,不欺童叟

清末時期,平遙城內一位沿街討飯數十年的寡婦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數額為12000兩的日升昌張家口分號匯票,到日升昌總號提取銀兩。任櫃頭的一看簽發時間在同治七年(1868年),與取款時間相隔了30多年,趕緊跑到後廳詢問大掌柜,兩人問清了匯票來歷,並認真查閱了數十年的帳簿,如數兌付了現銀。原來,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張家口經商做皮貨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餘,在日升昌分號匯款12000兩白銀,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屍體運回家裡,妻子哭得死去活來。換完衣服擇日出殯後,一個好端端的家庭開始敗落。妻子十幾年熬過來,一天,這位早已淪為乞丐的老婦,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夾襖,從衣角摸到一張日升昌匯票,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兌取現銀。這件事之後,日升昌名聲大振,匯兌、存放款業務一天比一天紅火。

王朝相棄儒經商

王朝相為著名商號長盛蔚(現為天吉祥博物館)大財東兼大掌柜。王朝相本出身於比較貧困的書香人家。早年曾勤學求仕,雖未成大氣候,但也官至教渝,他父親十分盼望自己的兒子能在仁途上超過自己,可是王朝相這個長子並不爭氣,幾次鄉試均名落孫山,於是索性棄儒經商。他經商善用心計,審時度勢,哪筆買賣該做,哪筆生意不可做,估量得比較準確。對物價的漲落判斷的不差分毫。所以他經商40餘年,很少虧損。
王朝相經商不僅有術,而且十分重義,與人交往,信用為先,講究貨真價實,公平交易,從不坑人。所以許多人都樂於和他做買賣。他把我國儒家的義利觀套用到自己的商業活動中,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孫:經商與入仕,雖然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但為人之道是一樣的。善於經商的人,身處金錢和貨利之場所,同樣可修高明的德性;求商業利潤要取之有道,不可見利忘義,投機取巧,善於從政的人,奉先五之教,不求貨利,不貪贓枉法,公正廉潔,才能揚名顯身,功所名就。
王朝相一直堅信自己的信條,說到做到,他的經商理念樹立了一面鏡子,很值得後人深思!

清虛觀光緒皇帝問“道”測字

清虛觀始建於唐朝,鼎盛於元明清,直至今日,香火不斷,遊人絡繹不絕,據縣誌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潤八月,曾有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西巡途中,路宿平遙,皇帝親臨清虛觀問“道”測字的記載。留下了永垂史冊,留芳百世的典故. 光緒皇帝進到觀中,行至純陽宮的月台,道長問道:施主可否問道,光緒曰:吾只測一字,“山”,你看甚意?道長看到是“山”字,上下打量了一番施主道:“山不見水,無根基,想必施主問得是江山如何?”光緒佩服地點頭說:“好。”道長接著說:“你問我,我問誰,滿朝文武都是賊,若要江山保平安,除非日後賊殺賊。潤八月天年不佳,國有大難,民有大禍,不過劫難將過,來年看好。” 光緒皇帝聽後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希望日後有所轉機。 至此,清虛道觀問“道”美名,揚及全國,經久不衰,吸引著許多中外遊人前來問“道”測字。

火燒城隍廟

每年農曆五月二十七至六月二十七是城隍廟廟會期,在清鹹豐九年(1859年)廟會期間,在集市上出現了一位賣餅子的老翁,這位老翁在集市一直叫喊著:“賣火燒啦,火燒。”(平遙人稱餅子為火燒),可是由於他的餅子太小了,叫了一天居然沒人去買。一位年輕人看了看,誠心地告訴老翁說:“大爺,你的火燒太小了,人們都愛吃大的。”老翁告訴這位年輕人說:“今天是小火燒,明天就是大火燒。”當天夜裡,果然廟內失火,除了後院寢宮窯之外的殿堂全部被燒為灰燼。後來,經過這位年輕人細心地回憶,才想起肯定是火神顯靈了,從此,這段小故事便流傳開來。

睡姑姑和藥婆

雙林寺東北隅有一座小祠堂“貞義祠”,祠中有兩塑像,一尊是躺在床上雙目緊閉的少女,人稱“睡姑姑”;一尊是旁邊坐著骨瘦如柴的老婦叫“藥婆婆”。她們是世間的凡人,怎會進入寺廟祠堂享受人間的侍奉呢?相傳很久以前,橋頭村有一戶人家家境很好,萬貫家產供老夫妻和膝下小女享用,一家人過著和睦安康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女十六歲那年,父母得重病相繼去世。這對於一個在父母懷抱里生活了十六年小女孩來說是多么不公平,她無法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天天到父母墳前看看,希望還能見到自己的爹娘,向她們哭訴自己的衷腸,但人死不能復生,女孩終究不能如願以償。話說,從她們家到墳地剛好路過村裡的大廟。她父母在時,常常帶她去寺院燒香上供,祈求菩薩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如今二老雖已過世,小女卻不忘常進寺院供奉菩薩。第二年,寺院主持派僧侶四處化緣,準備整修一些年久失修的殿宇。女孩知道後,把家中所有的財產變賣了,一分不留地捐給了寺院。後來在她得病臥床之際,對佛的虔誠感動了神靈。有一不曾相識的老婦,來到身邊,每天給她做飯、煎藥,不辭勞苦地侍奉她,病好後兩人相依為命,一直到小女孩去世,這一老婦也陪她坐化了。

人們為了紀念樂善好施的少女和不知來歷的老婦,在寺院的東北隅修了一座單間小祠堂,裡面塑了她們的塑像,民間稱“睡姑姑”、“藥婆婆”。善男信女們每進寺院膜拜,都少不了到這個小殿來瞻仰。

歷史人物

梁天翔、葉伯巨、任良弼、劉三元、溫毓桂、閻泰和、徐繼、劉基、徐潤、王綬、王正清、李箴視、侯王賓、劉慶和、張興邦宋聚奎、李宏齡、邱泰基、毛鴻歲羽

民俗風情

民間社火

旱船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用竹條、木條、彩綢編紮成彩舫,四周用綢緞圍合,面用木條、綢緞搭篷。表演時以吹鼓樂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帶繫船駕於肩上,假腳盤坐"船"中 ,似乘船狀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槳在前劃引 。內容多為古代戲劇中與船有關的故事、有《打漁殺家》《許仙遊湖》、《秋江》等。船上裝有花燈 ,點燃蠟燭,在夜晚表演尤佳。

背棍

挑選俊秀男女孩童 ,年齡6歲左右,經精心化妝打扮後,綁在鐵棍上端,下端綁在強壯男子背上。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據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戲劇故事及人物,配合鑼鼓點 ,邁出各種舞蹈步伐 ,使孩童不由自主地相應搖擺表演。形式有單人背棍、雙人背棍、三人背棍。
推車

用木條製成獨輪車架,左右兩側用布圍合,畫出車輪 。表演時由一人扮演女子乘坐車上 ,用彩帶把車駕起 ,假腿盤坐車上 。車後有一推車者,在吹鼓樂伴奏下,進行表演。車旁有一丑角逗趣,烘托氣氛。內容有《送閨女》、《走娘家》、《送公糧》、《支前小車》、《送貨小車》等。
高蹺

用兩根木棍製成蹺腿,一般在6尺上下 ,高者達1丈2尺。木棍上端處橫裝踏板,表演時演員的小腿綁在木棍上端,腳踏踩板,按各種舞步走動表演。技藝高超者,可跳躍板凳、桌子等障礙物或跌八叉、"金雞獨立"、下軟腰。傳統內容有《白蛇傳》、《慶頂珠》、《狐狸冤》、《唐僧取經》。新中國成立後,又加入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送子參軍》、《計畫生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本縣北城村、乾坑村高蹺表演出名.
抬閣

將鐵桿固定在抬桿上端,抬桿周圍用蓮花、彩雲等各種道具裝飾起來,再將三四個扮演各種戲劇人物和神話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鐵桿上,由成年男子抬著,在行進中表演。內容有50餘種,其中包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貴圖》、《火焰駒》、《斷橋》、《虹霓關》、《起解》、《百花亭》、《盜靈芝》、《下河東》《揀柴》、《蘇護送女》、《雙弔孝》、《黃河陣》、《祥麟鏡》、《反棠邑》、《狐狸緣》、《鳳儀亭》、《血手印》等

龍燈

用竹、木、布等材料製作精製的龍頭,再以竹圈製成若干節龍身 ,用布圍起連線成長達20米以上的龍身 、龍尾,上畫龍麟、龍爪圖案。表演時一人用木桿舉龍頭,十數人用木桿分節舉龍身、龍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戲龍引路。在吹打樂伴奏下,舞動龍頭,龍身隨龍頭走向翻滾起伏,蜿蜒擺動 。表演形式有《二龍戲珠》 、《調四角》、《八調調》、《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龍首龍身內置有蠟燭,晝夜兼可表演。夜間表演時,龍體內燈火通明,氣勢頗為壯觀。
竹馬

用竹皮或竹篾紮成,外面以綾紗裱糊,再經彩繪而成。竹馬分為前後兩截,固定在十二三歲男童的前胸、後腰。身系若干小銅鈴。竹馬隊一般由14名兒童扮演,12匹馬表現十二生肖,前面一個引導的叫馬頭,用戲劇表演中的佛塵指揮,後面一個是馬尾。其餘表演者手持馬鞭,象騎著馬奔跑一般,伴之連連作響的鈴當聲聲,猶如萬馬奔騰。夜間,竹馬身上置放燈燭,表演起來尤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雙八調》《單八調》、《剪子股》、《八調調》、《對竹馬》、《沒頭頭》、《三環套耳》等。
節節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實際表演難度更大。表演者多為7歲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妝打扮成各種戲劇人物 ,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雙肩上面,無須任何綁系,全憑孩童雙腿膝部靠在成人後腦部,用勁站立,類似雜技表演。成年人隨著音樂節奏,在行進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應舞出各種動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劇目以《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居多,深受民眾喜愛。

地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樂器有腰鼓兩面,鈸、釵各一付,鑼兩面,口刮四面,有條件時樂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應增多。一位手搖撥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 ,以平遙方言即興演唱吉祥而風趣的 “四六句子”。句段間,各種樂器驟然齊擊,緊鑼密鼓的間奏,鏗鏘悅耳。腰鼓手是樂隊的核心 ,拉開演奏架勢 ,手舞足蹈,在隊伍中走來走去,十分活躍。其他樂手既敲擊,又表演 ,形態自如 。地秧歌流傳較廣的傳統曲目有《觀五京》、《十盞燈》 、《王祥孝母》等。

民間工藝

手工布 “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足”。手工布鞋最顯著特點是透氣、吸汗性強,並增強足部對周圍環境的伸展性和適應性,進而實現對人體從足部到身體的保養。貓頭鞋又名虎頭鞋,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的女紅水平。鞋體模貓狀虎,憨態可掬,寓意避邪消災、吉祥富貴。柔軟的胎體對小兒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養作用。
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致、閃光發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誠為漆器中之精品。據記載,平遙製作推光漆器始於唐代開元年間,具有悠久的歷史。現有品種多為高檔屏風、掛屏等 。底漆多以墨黑、霞紅 、杏黃、綠紫為主,上面繪以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平遙推光漆器的生產,分木胎、灰胎、漆工、畫工和鑲嵌等五道工序。現在,平遙推光漆器遠銷世界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平遙推光漆器,先後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和金杯獎。世界博覽會優質產品,遠銷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市場的暢銷產品。

明信片

平遙古城郵票
國家郵政局為紀念這一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於2 0 0 0 年8 月1 8 日向全國發行題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特種郵資明信片,一套1 0 枚,均為6 0 分面值,發行量5 0 萬套。圖案分別為:古城牆、鎮國寺、文廟大成殿、雙林寺、市樓、清虛觀、日升昌票號、明清民居、平遙社火、古城鳥瞰。 ?這是我國第一次嘗試發行主圖與郵資圖不同的特種郵資明信片;同時尊重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意願,僅發行國內明信片資例6 0 分一種。每張明信片以大小兩幅圖,畫龍點睛般反映了漢民族明時期城市建築的傑出範例和特徵;1 0 張明信片組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幅漢民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文化遺產價值

平遙古城是保存完整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古城池總面積2.25平方千米,至今還居住著4.2萬城市居民,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的歷史風貌。

歷史地史

平遙是中國古代商業中著名的“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後,“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後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這裡的票號竟多達22家,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文化價值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國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一直是作為“縣治”的所在地,延續至今。這是中國最基層的一級城市。現在保存的古城牆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時的原狀,城內現存六大寺廟建築群和縣衙署、市樓等歷代古建築均是原來的實物。城內有大小街巷100多條,還是原來的歷史形態,街道兩旁的商業店鋪基本上是17—19世紀的建築。城內有3797處傳統民居,其中400多處保存價值較高,地方風貌獨特。

文化遺存

平遙古城自有築城活動以來,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保留的文化遺存數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時間長,是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寶庫”的山西省範圍內的一個“文物大縣”。平遙古城眾多的文化遺存,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標準,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進步和美學成就。文化遺存獨特而豐富。

文化特色

平遙古城是按照漢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具有漢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

古代民居群落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獻及實物可以查證。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金融城市

平遙古城在19世紀的中後期,是金融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是當代最有影響的票號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所在地和金融業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時期。曾經操縱和控制了中國的近代金融業。平遙古城在票號興盛的100多年時間中,對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古城構成詳述

平遙城牆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 。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 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烏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聖潔。它凝示著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 明清兩代先後有 25 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平遙城牆建有重門瓮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極,上東門太和,下東門親翰,上西門永定,下西門鳳儀,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六座重門瓮城外原設有吊橋。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寬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

瓮城

建在城門外小城 ,又叫月城 ,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城樓

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 10.04 米。造型古樸、典雅 ,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角樓

建於城牆四角上的樓櫓 , 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 霞 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

點將台

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台。相傳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明代中葉,人們為紀念尹吉甫功績,在尹曾點將閱兵的地方修築了高真廟。明清維修城牆時一併將“高真廟”連成一體,是城頂寬闊的高台,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詩曰:“層台百尺縣城連,吉甫勛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戰壘,龍旗怯意出車年”。

護城河

即圍繞在城下的濠溝。遠古人類為了防禦外敵侵擾,在聚落四周掘塹挖濠,隨之形成的帶狀高地,使人們受到修築牆垣的啟示。城濠的產生則可視為最初夯築城垣時,就地取土的結果。濠內積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惟城圍民,惟池圍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護城河”稱。吊橋是橫跨在護城濠上的木板橋,橋面向外的一端結有繩索,通過滑輪、絞盤可隨時將橋面吊起,以斷來路。

角台與角樓

角台是突出於城牆四角、與牆身聯為一體的墩台。每個角台上建樓櫓一座,名角樓。角樓之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 。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角台與角樓以其非同尋常的戰略位置,在平遙城牆的歷代維修工程中 ,每被列為重要項目。清道光 、鹹豐間持續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殘破的“四隅敵樓”(即角樓)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磚木結構二層樓閣。樓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門,內有磚階可通往二層,二層四面開圓形瞭望窗,樓身為磚砌,置木樓板,樓頂歇山式,五脊六獸。傳統的建築藝術融進了軍事堡壘之中。

馬面與敵樓

“ 馬面 ”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據舊志稱,明代初年重修平遙城牆時,僅建“敵台窩鋪四十座,隆慶三年(1569)增至94座,萬曆三年(1575),在全城以磚石包城的同時,重修成磚木結構的敵樓72座,後經歷代修葺,遺存至今 。”敵樓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雙層,四壁磚砌,硬山頂,筒板瓦覆蓋(太和門瓮城左右的兩敵樓頂有脊飾),底層面向城內的一面辟拱券門,樓內設木樓梯,上層置樓板,樓上四面各開拱券窗兩孔。仰望那一座座敵樓,如同林立的崗哨,莫不令人敬畏。樓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數的敵樓,尚且正對著城內的某條街巷,從中進行監控。可見不論在平時和戰時,敵樓又具有治安防範的功能。

周城3000個垛口,72座敵樓,以數理與孔子“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賢人”的歷史典故相吻合。此番獨特的建築物表明,儒學思想貫串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各個領域,孔子的政教主張滲透到龐大的軍事防衛設施中,希望喚起人們的良知,使其厭惡戰爭,鼓舞仁德之師,通過正義的戰爭去爭得和平。

牆體與關城

平遙城牆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東15°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說,便是出自科學的建築構思:除了圓形之外,最短的周邊能圍合成最大面積的只有方形。城之朝向,固然面南為尊,但縣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東15°偏向,正好順應著常年的主導風向,每日沐浴著充裕的陽光。城池前有中都河水,遠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機盎然。平遙城牆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其中東牆1478.48米,南牆1713.80米( 東西兩牆南端的直線間距也不過1500米),西牆1494.35米,北牆1476.05米,東 、西、北三面俱直,唯南牆隨中都河蜿蜒而頓縮逶移如龜狀。中國古代禮制規定:天子的城方九里,公爵的城方七里,侯爵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伯爵的城方五里,子爵的城方三里。平遙城三華里見方 ,顯然是古代最低一級(即縣城)中最大的城了。史傳明洪武三年之前的平遙舊城為九里十八步 。從城內一戶冀姓市民的先祖遺言中得知,元朝至正九年(1349)時 ,今城內沙巷街以西尚屬城外,那裡"桑園成林,百鳥爭鳴"。明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災 ,衝垮西城牆,留滯了紅色泥砂,次年擴建城池時,城牆西遷,遂有今日沙巷街。再者,今城內窯場街的街名來自明洪武年間燒造城磚的窯場,既是窯場,理當位居舊城之外,那么當年的北城牆必不遠於窯場街一帶。照此判斷,舊城的周長與"九里十八步"的說法是十分相符的。明洪武三年的擴建重築,奠定了現存城牆的基本形制,牆高"三丈二尺",底寬8 米-12米,頂寬3米-6米。早期的牆體用素土夯築,夯土牆基用自然土夯填。明代遺留的夯土層中有直徑6 厘米-7厘米的木栓,由地面以上起,每二米為一層,木栓平面分布的間距為2米-3米。夯土內的夯窩直徑為15 厘米,深2厘米-3厘米,夯層12厘米-15厘米。牆體收分15%-20%。夯土牆外側有條石作基, 以特製的青磚(34厘米*17厘米*7.7厘米)包砌擋土牆。擋土牆內側每隔5米-6米築有58厘米*80厘米的磚砌內垛,與夯土牆聯接。擋土牆厚度由底至頂分別為87厘米、70厘米、53厘米 ,各層高度約占牆體總高度的三分之一 ,牆體收分為9 %。牆身的斷面形成一個梯形。外檐牆根,順大牆走向築散水台階,俗稱小城牆,台階高1米,寬3米-5米,台面以半磚側鋪。外檐牆頭,磚砌垛口牆,高2米,厚53厘米,每垛長1.39米,上施檐磚3層,中有高25厘米、寬17.7厘米的瞭望孔。垛堞間留有垛口,寬 53 厘米,好供射擊。每段垛口牆下,辟一與垛口同樣大的矩形“銃眼”,用以容納炮身,跪姿發射。具有3000個垛口的垛口牆在平遙城頭虛實相間,從造型上消除了高牆厚垣的刻板,在易學上滿足了陰陽平衡的追求,戰時的守城兵馬則足以遮擋矢石,因而,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內檐牆頭,磚築護衛安全的矮牆。城牆頂以青磚海墁,散水於女兒牆下的水口,通過磚砌水槽,排往城馬道。

城門與城樓

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龜城”之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城南高北低,四方開門,民間以朝向和地勢相區別,將六道城門分別叫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下西門。其實,原本各有其名。據明萬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o建置卷》載:隆慶三年知縣岳維於六門外各修吊橋,各立磚門,皆立臥石 ,上刊二字,以壯偉觀。東門二:一曰械口,一曰口順,今存。西門二:一曰刺口,一曰威敵。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城以磚,按察使梁明翰為之記。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瓮圈拆廢,南門曰焚口,北門曰洗戎。至清代 ,城牆在道光三十年後的一次大修中,知縣劉敘將六門重新命名,並親收匾額,分別為:迎薰 、拱極、太和、永定、親翰 、鳳儀。城池既面南而偏東,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是為“迎熏門”;古人以北極星作為北方的標誌,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門”稱“拱極門”,取四方歸向,眾人共尊之意;上東門地處朝氣方位,取生機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門”;上西門命名“永定門”,期冀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下東門自古為本邑戰略要衝,門匾書" 親翰"二字,意在告誡人們“戎事乘翰”,務以衛國保家為己任 ;下西門之取名" 鳳儀門",似乎受到早年關於西門外有鳳凰來朝的神話影響,"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鳳凰來而有容儀,是吉祥的瑞應,令人進而想到德政惠民,國運隆昌。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辟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里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謂之“翁城”。戰時,瓮城為守城將士提供了同敵人迂迴的絕好條件,風水家則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現實的是瓮城足以遮避來自郊外的風塵。中國翁城之制起於漢,本邑何時始有瓮城,查無考證,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修了下東門瓮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筑北門瓮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更新了城樓,萬曆二十二年(1594),“修築東西瓮城者三,皆以磚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補修南門瓮城,四十年(1701),補修上東門瓮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巡路經平遙,於是六座城樓了為之修繕一新。四十四年(1705),又補修了上東門大門樓門洞。道光三十年(1850)至鹹豐六年(1856),進行了一次全方位 、大規模的城牆維修工程,曾"興工東西北五門,悉仍舊基補築,惟南門高加數尺,造就了現存的規制。在六道古城門中,東西四道 ,兩兩相對,上東門、上西門、下西門的重門均向南而開,面對遠方的山河,使之"納氣";下東門的重門中軸線則與里門中軸線平行 ,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對朝廷的尊敬。南門的重門雖與里門相錯,但因勢利導,仍然面南。北門的重門與里門呈90°而向東開,沐浴著東方的曙光。

城樓

指城牆上的門樓,是"城"的標誌,其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平遙的城樓,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南、北二門的城樓為三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東西四門的城樓為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在古代或近代的戰爭中,磚木結構的城樓是瞭望所,是守城將領的指揮部,又是極其重要的射擊據點。到了現代的守衛戰中,其功能不足以為然了。

城內概況

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南大街

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東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滋街”。

西大街

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 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東大街

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

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

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誌,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廟

位於城東南的的城隍廟街,由城隍廟、財神廟、灶君廟三組建築群構成。城隍神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城隍廟的宣傳詞“皇帝有難上天壇,縣官有難到此來”不知出自於何處,但在歷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職確實高於縣令,明太祖詔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廟,與縣衙署對稱設定,“陰陽各司其職”,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清虛觀

位於東大街東段,創建於唐,鼎盛於元,現存主體建築是明代遺物,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

平遙三寶

一寶古城牆

即平遙縣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城城牆。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為方形,牆高

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詐外又築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據說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聖人。城牆歷經了600餘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雄風猶存。
平遙古城內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著傳統的布局與風貌。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鋪面沿街而建。鋪面結實高大,檐下繪有彩畫,房樑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鋪面後的居民宅全是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整座古城呈現出一派古樸的風貌。

二寶鎮國寺

出古城北門,它是古城的第二寶。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10世紀)時期,目前是中國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結構建築,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殿內的五代時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三寶雙林寺

位於古城西南。該寺修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內10餘座大殿內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紀)的彩塑造像2000餘尊,被人們譽為“彩塑藝術的寶庫”。

最新動態

平遙門票漲價,擠乾接待成本再說

2010年7月19日,平遙古城將召開由各方組成的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初步了解,將上調25元。

平遙古城平遙古城

每當一個地方景區漲價,公眾都會高喊:公布一下經營成本,看看門票收入花費到哪裡去了,但沒有一家敢於亮亮家底,曬曬各類花費。但平遙古城卻不,人家就敢於“曬家底”。誰都知道“公務接待”之“潛規則”,但其水有多深、漩渦有多少,卻少有直觀例子佐證。這不,平遙就捅破了“公務接待”這層窗戶紙,亮出“家底”:該縣一年“公務接待”近10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少收入1200多萬元。公務接待的吃住及禮品開銷,更是不好統計的“天文數字”。與此同時,平遙因缺乏保護資金導致城牆坍塌。而為古城開發所需的新城開發及古城搬遷,至少還存在2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
私下揣測,平遙縣之所以“哭窮”,向媒體披露繁重的公務接待“壓垮”了平遙古城牆,原來“醉翁之意”之一,是為景區漲價“埋伏筆”。
中國各地的景區漲價理由五花八門,未曾想,接待任務重,也能成為光明正大的理由。
平遙古城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贊同者肯定占多,而反對者寥寥,最終還是遵循“逢聽必漲“的老套路。只是,這樣的漲價,很難服眾,而且又為價格聽證會這項制度的虛假,再添一筆敗筆。

平遙古城人口超載近一倍
古城保護問題卻日益突出。如何讓城內居民外遷,平遙縣這些年傷透了腦筋。
劉建昌介紹,平遙古城總面積僅2.25平方公里。在申遺前,逼仄的古城內卻居住著5萬人口,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要高出十幾倍。經過專家評估,平遙古城合理人口的上限為2萬人。為此,平遙縣1997年宣稱,為了保護古城,到2005年,古城內所有企事業單位將搬遷出城,城內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
是年,平遙縣委、縣政府率先遷出古城,至今,先後有10餘所學校,10餘家醫療單位、10多個企業、30多個黨政機關在內的近100個單位從古城內遷往新城區。然而,13年過去了,至今仍有3.5萬人,超出2萬人的人口上限近1倍。也就是說,13年間僅遷出1.5萬人。
人口過載對古城意味著什麼,劉建昌很清楚。他表示,第一,是給文物保護帶來的巨大壓力。“古城內的房子很多是木建築,一旦發生火災,那就是火燒連營。”第二,就是給古城旅遊管理帶來壓力。“很多村民為了賺錢,在家門口就擺個攤,或者把自己小屋辦成一個小超市,賣點油鹽醬醋之類的,完全沒有章法,跟古城的風貌不搭調。”第三,城內人口數量過多,破壞古城旅遊形象。給人很擁擠的感覺,腳踏車、小汽車、電瓶車,機車都在古城裡穿梭,與古城幽靜的形象很不相符。
該局另外一位副局長侯世俊也介紹說,平遙古城最佳接待量是1.5萬人/日,最多是2.5萬人/日。申遺後,城內人口超負荷的矛盾日益凸顯。
持續了13年的“移民”運動拉鋸戰為何收效甚微?侯世俊說,主要因為資金缺口大。平遙新城建設、古城搬遷和改造的費用需要20多億元,在2003年前,該縣財政收入還不到2億元,到去年也僅7.3億元。單憑一個縣的財力,不可能一下子把這么多人都搬出去。
居民外遷成一盤死棋
那么,錢都到哪裡去了呢?平遙縣古城管理委員會訴苦稱,去年古城的門票收入有8800多萬元,去掉給各個景點30%的分紅,門票收入對縣財政的貢獻每年也就幾千萬元。除去公務接待花銷,加上平遙國際攝影節等開支,平遙縣的門票收入還抵不上開支,純屬“賠錢賺吆喝”。
在侯世俊看來,居民外遷不止是錢的問題,外遷進度還直接取決於古城內居民的購房能力和新城區建設進度。外遷1.5萬人,光建居民住宅區,按人均面積20平方米算,也需要30萬平方米。而平遙的商品房開發項目也是最近3年才起步,根本達不到這個供應水平。另一方面,即便城外有房,城裡的老百姓也不一定買得起。“誰都知道住在城裡其實很不方便,城內城外已是兩個天地。”記者走訪了平遙兩處較大的樓盤,價格分別達到3000元/平方米和3200元/平方米。
而城內居民遲遲難遷出,還有深層次原因。“很多人覺得平遙搞旅遊開發,城裡房子會增值,所以賴著不走。”侯世俊指出。據他介紹,居民外遷並非一點補貼也沒有,一般是補貼1/3的費用。有些人想把古城內的房子留著等補貼,因此不願搬出去。而由於縣財政財力有限,誰也不敢為居民作出建安置房的承諾。
對此,城內居民並不避諱。“古城成了世界遺產,我們得點好處過分嗎?”居住在上門西街的李先生憤憤地說。
上述因素糾纏在一起,讓居民外遷成了一盤“死棋”,也給這座有2700年歷史的古城保護蒙上了一層陰影。平遙縣旅遊局局長李宏正也坦承:“居民外遷沒有時間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