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起義團

平江起義團

平江起義團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支摩托化步兵部隊和第一支機械化步兵部隊。她從平江起義的硝煙戰火中走來,歷經4000多次戰鬥的洗禮,先後為共和國培育出1位元帥、183位將軍和1000多名戰鬥英雄;直羅鎮戰役中,毛主席曾親自指揮該部二連戰鬥,並題寫了“英勇勝利”四個字褒獎官兵。

前身

平江起義團平江起義團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同志領導湖南國民黨軍獨立第5師第1團、第3團第3營、師隨營學校舉行了著名的平江起義。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任黨代表。“平江起義團”前身由此光榮誕生。

1935年直羅鎮戰役中,毛主席親自指揮該團二連殲敵一個營,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戰後,毛主席欣然提筆為二連題詞:“英勇勝利”,褒獎全連官兵。

光輝歷程

平江起義團平江起義團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中有一個團隊的名字特別響亮,她就是人們稱之為“老六團”的“平江起義團”,因為從首戰平型關起的每一次這個團隊參加的戰役、戰鬥中,她所擔當的總是最艱巨的主攻和突擊任務,而且都能戰而勝之,不辱使命,成為抗日根據地人民心目中的旗幟、日偽軍最害怕的“剋星”。
解放戰爭中,這個團隊又以善打大仗、惡仗、硬仗而成為第4野戰軍的一把尖刀。歷經秀水河子殲滅戰,拉法新站自衛戰,四平攻堅戰,興隆嶺、金山堡戰鬥,遼瀋、平津、宜沙、衡寶和進軍廣西等重大戰役,一直從東北打到廣西,縱橫19個省市。“大小數十仗,仗仗有名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令敵聞風喪膽。為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中,這個團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行列,首批入朝參戰,先後參加了一至四次戰役、戰術反擊和西海岸築城抗敵兩棲登入行動。在同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軍隊的較量中,這個團隊雄風依舊,湧現出了1個“英雄營”、兩個“英雄連”。為表彰這支部隊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1962年,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團8連“朝鮮人民軍紅旗連”稱號;1983年,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又授予該團“朝鮮人民軍紅旗團”榮譽稱號。
在和平建設時期,這個團隊發揚革命戰爭年代的光榮傳統,在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繼續走在全軍部隊的前列,成為全面建設過硬的先進典型。軍委的歷任領導都非常關心這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軍團隊,多次親臨這個部隊視察、指導工作,不斷激勵著廣大官兵在新的征途上“當拳頭、作模範”。
新的歷史時期,這個團按照軍委胡錦濤主席提出的“三個確保”的總要求,躬身踐行“科學發展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始終把“發揚紅軍傳統,建設一流團隊”作為奮鬥目標,在全團叫響了“象老前輩那樣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象彭德懷那樣剛直不阿,做人做官;象何萬祥那樣敬業奉獻,愛軍習武;象李文才那樣維護團結,愛兵育兵”的口號。如今,新兵一到部隊,第一件事就是參觀團史館,第一堂課是傳統課,第一首歌是“紅軍團”團歌;每逢黨的生日、建軍節、建團日、建連日等主要紀念日,部隊都講傳統、做報告;每當集會、點名都大唱團歌、營歌、連歌,呼點英雄的名字;每當執行大的任務,都打出各單位的榮譽旗。團隊把原軍委副主席張震親筆題寫的“平江起義團”五個大字製作在團徽上,讓官兵佩帶胸前,使大家無論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是紅軍團的一員。真正做到“在團隊,愛團隊,離開團隊,想團隊”,增強了廣大官兵為紅軍團隊做貢獻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建設

平江起義團平江起義團

在近30年的部隊機械化建設中,這個團先後完成了“八0二”演習,國慶三十五周年、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首都大閱兵,內蒙朱日和戰術訓練基地檢驗性和對抗性演習,首都維穩,全軍科技練兵成果演示,部隊信息化建設成果展等重大任務,形成了機械化步兵團建設的基本經驗,為全軍機械化部隊建設提供了基本指導原則。
為提高部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他們每逢周三、周五戰備日都把部隊拉出營門,採取實裝、實車、實彈的形式,隨機出情況、隨時演練;凡新裝備列裝,團長、政委總是先開第一車、打第一槍、放第一炮,做到了從團首長到普通一兵都懂主戰裝備的戰鬥技術性能,並能夠熟練駕馭操做。
團黨委“一班人”緊緊圍繞軍事訓練這箇中心任務抓工作、帶部隊,以“訓練能指揮的軍官、訓練能打仗的士兵,訓練能打贏的團隊”為目標,研究“仗怎么打、兵怎么練?”他們抓訓練不做“樣子”、不搞形式,適時選擇生疏複雜的地形環境,選擇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選擇平時訓練少的科目為重點開展系列“礪兵行動”,從難、從嚴摔打錘鍊部隊。他們利用基地化訓練、網上對抗演習等時機,著力對機關幹部指揮基本技能訓練進行要素綜合和功能拓展,組織作戰能力集訓和單兵專業技能實戰化對抗考核比武競賽。他們還大力開展政治、後裝幹部學軍事活動,調動政治、後裝幹部參與訓練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水平。目前,這個團所有分隊均能達到“隨意設定戰術背景,隨意指定演練場地,隨意抽點參考人員”的標準。
近年來,為提高部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他們還成立了“應急反恐、自身防衛、心裡攻防、衛生救護和消防”等“五支”應急反應力量。這“五支”力量無論平時或戰時都隨時待命、經常練兵,採取“現地出情況、現地處置和模擬訓練”的方法,強化“拉得出、打得羸”的思想,錘鍊應急處突硬功。
“凡考核就誓奪金牌,凡任務就勇爭第一”,在這個團越叫越響。去年4月,該團列裝某新型主戰坦克,訓練僅3個月就具備了腳踏車實戰能力,全員全裝拉到塞外大漠戈壁進行戰術演練,射手全部完成了實彈射擊並取得了優異成績,比原定訓練時間整整縮短了7個月。通過不斷強化戰備訓練,團隊23次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連續10年被集團軍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團”,在歷次比武競賽中共奪得200多項第一。
?如今,面對世界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紅軍團”的官兵著眼提高信息化條件下打贏未來局部戰爭和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團結一致、奮力拚搏,在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更大的步伐。

感言

英雄的“平江起義團”在歷史的長河中走過了輝煌的81年。把紅軍團隊的優良作風與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引領官兵端正價值追求、築牢精神支柱、純潔道德情操,以光輝的歷史榮譽、厚重的傳統積澱激勵官兵、開創未來。榮譽面前不自傲,歲月面前不褪色。今天,部隊所處的環境、面對的任務,都發生了新變化,但官兵的報國之情、使命意識,始終牢記於心。紅軍傳統在這裡不斷奏響時代強音,這種使命感和榮譽感,激勵著官兵勇立時代潮頭,不斷為“老團隊”注入“新元素”。

成就

平江起義紀念館平江起義紀念館

80年的風風雨雨仿佛瞬間晃過,80年的風雨歷程,造就出鋼鐵般的“平江起義團”這支精銳部隊。
80年來,這支英雄部隊,在黨的領導下,轉戰除新疆、西藏之外大半箇中國,縱橫20多個省市自治區,參加戰鬥4000餘次,先後殲敵117000餘人。湧現出65個連以上榮譽單位和70餘位中華英烈,1000多名戰鬥英雄。先後有1名元帥,183名將軍在團隊戰鬥生活工作過。他們有的成為開國元勛,有的成為黨和國家軍隊的重要領導人。今天的第334團是我軍第一批改裝機械化的部隊,裝備先進、實力強勁、作戰兇悍、威不可擋,鎮守京畿,是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重要的核心部隊。中央軍委首長多次親臨團隊視察,使官兵備受鼓舞和鞭策。全團官兵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持和發揚“對黨忠誠,信念堅定;頑強突擊,英勇善戰;艱苦奮鬥,戰勝困難;官兵團結,親如兄弟”的優良作風,發揚紅軍傳統,不斷提高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道路上奮勇前進。

團史陳列室

平江起義團團史陳列室平江起義團團史陳列室

平江起義團的團史陳列室,是334團人的驕傲,也是全團幹部戰士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汲取人生奮進力量,書寫新時代革命軍人風貌的不可缺失的課堂。
走進團史陳列室,人們會看到一件件飽含紅色記憶的照片、資料、錦旗和各種武器等。這些陳列品會使人們看到戰爭年代那血與火的戰鬥和今天鋼鐵部隊建設的嶄新面貌。

陳列室中有一個展櫃常使參觀者駐足觀瞻。這個展櫃裡存放的是平江起義老戰士李聚奎將軍的一套軍裝和一套多處打著補丁的舊襯衣。這看似普通的兩套衣服飽含著李將軍對老部隊的深厚情感和對新時期革命軍人發揚光大革命傳統的殷切希望。

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