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性問題

平坦性問題是一個與弗里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相關的觀測問題。

平坦性問題是一個與弗里德曼-勒梅特-羅伯遜-沃爾克度規相關的觀測問題。取決於宇宙的總能量密度是否大於、小於或等於臨界密度,宇宙的空間曲率可以是正的、負的或為零的。當宇宙的能量密度等於臨界密度時,宇宙空間被認為是平坦的。然而問題在於,任何一個偏離臨界密度的微小擾動都會隨著時間逐漸放大,但至今觀測到的宇宙仍然是非常平坦的 。如果假設空間曲率偏離平坦所經的時間尺度為普朗克時間即10 秒,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宇宙將會進入熱寂或大擠壓狀態,這一矛盾從而需要一個解釋。事實上,即使是在太初核合成時期,宇宙的能量密度也必須在偏離臨界密度不超過10 倍的範圍內,否則將不會形成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 。

暴脹理論對此給出的解釋為,暴脹時期空間膨脹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能夠將產生的任何微小曲率都抹平。現在普遍認為暴脹導致了現今宇宙空間的高度平坦性,並且其能量密度非常接近臨界密度值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