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鄉

常平鄉

常平鄉是一個地名,位於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脈,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民眾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是河南省重點扶貧鄉鎮,有8036口人,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00畝。

基本信息

常平鄉簡介

沁陽市常平鄉地處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脈,北靠山西煤海,南臨華北平原,東部丹河水環山而下,是河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全鄉共12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8036口人,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00畝。
常平鄉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民眾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是河南省重點扶貧鄉鎮。近年來,常平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揚“團結實幹、越位前進”的常平精神,緊緊圍繞“依託山區優勢,改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艱苦奮鬥,使全鄉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山區面貌日新月異。2001年,全鄉財政收入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50元。
一、基礎設施全面改善
近年來,常平鄉幹部民眾齊心協力,多方籌資,以解決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為突破口,改善生存和發展環境。一是投資160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14.6公里、寬8米的沁丹公路,徹底解決了丹河沿線三個行政村的行路難問題。為丹河峽谷風景區的開發創造了條件;二是修通連線山西草底鋪的西草公路,開闢了一條晉煤外運的新通道。今年,又投資255萬元對該公路進行了路基拓寬和油麵鋪設;三是投資20萬元,建設尚富路(九渡各自然村通往山外的道路);四是投資400多萬元,建成了楊莊河、簸箕掌、後河灣、九渡、窯頭、前和灣、老馬嶺、山路平、常平等9所中國小的教學樓,徹底改善了辦學條件,為山區教育帶來了希望與生機;五是投資500萬元,完成窯頭、簸箕掌、常平、張老灣、煤窯莊5眼350米以上的深水井及配套工程,新建屋頂接水工程30處,小水池40個;今年又投資100多萬元開始鑽探前後和灣、九渡和四渡3眼深水井,完成後將基本解決全鄉民眾的人畜吃水問題;六是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四座應急工程和提灌站,解決了部分農田灌溉問題;投資48.6萬元建成小型水保工程61座,使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七是建成九渡紅十字醫療中心,解決了山區民眾就醫難問題;八是和電信局廣電局結合,先後完成12個行政村的光纜電話架設工程,又在六個電視盲區村安裝了衛星電視接收站,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家家有電視的願望;和移動公司聯通公司結合,在常平和丹河景區架設通訊機站,解決了手機通訊盲區問題。
二、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農業望天收一直是困擾常平鄉人民的難題,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動員民眾轉變觀念,因地制宜,發揮山區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全面實施退耕還林,並推行林藥間作,提高土地效益。目前全鄉已發展乾果林4000畝、水果林1000畝,並套種柴胡700畝;同時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目前全鄉牛存欄2000頭、羊2800隻、土雞麻雞三黃雞等5萬隻。
三、鄉鎮企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一是加強內部管理,挖潛增效,節能降耗;二是進行技術改造,迅速實現扭虧增盈;三是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制經營、零資產轉讓等改制手段,促進原有企業高效運轉。通過以上措施,使鄉辦企業得到穩步發展。同時,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和清華大學熱能系合作,研製出宏普牌汽車無盲區後視鏡。
  
四、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

提供優質服務,落實優惠政策,使個體私營經濟迅速壯大,形成了以煤炭運輸為支柱,修配、加油、飲食、開礦等多業並舉的經濟格局。目前,全鄉共有運輸車輛近500部。
五、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

以休閒、娛樂、度假為主題的丹河峽谷風景區已被批准為焦作市級風景區,水上娛樂項目發展到10多個,民俗接待水平迅速提高,接待規模不斷擴大,自開放以來共接待遊客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40萬元,成為該鄉新的經濟成長點。1996-2001年,常平鄉連續6年被沁陽市委授予“六好鄉鎮黨委”,2000年被焦作市授予“六好鄉鎮黨委”,99年、2000年,連續2年榮獲焦作市“信訪十佳鄉鎮”,2000年-2001年被焦作市授予“扶貧工作先進鄉鎮”,2001年被沁陽市委政府授予“招商引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