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理工

帝國理工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成立於1907年。排名穩居全球前十之列,被稱為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著英國大學的最高學術水平。曾是聯邦大學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學院於2007年7月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簡稱帝國理工,也稱倫敦帝國學院,羅素大學集團成員之一。

基本信息

院校概況

校訓:Scientiaimperiidecusettutamen(科學是帝國的光彩和守護者)帝國理工學院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並成為“G5”精英大學。“G5”精英大學,代表著英國大學的最高學術水平。

作為一個專精於科學技術和醫學的大學,帝國理工和麻省理工在全世界享有同等的聲譽,研究水平被公認為是英國大學的三甲之列。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53名為皇家學會會員(FellowofRoyalSociety),57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of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同時,帝國理工過去的成員中,有13個諾貝爾獎和2個費爾茲獎得主。2004-5年度,學生總數11,152人,其中海外學生(非歐盟)約占26.5%。最近一項調查表明,帝國理工畢業生的起薪為英國之最。在英國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通常占據第三,除了理工與醫學科系外,其商學院在英國排名前列,英國金融時報評出的世界商學院百強中處在中游位置。在2010年US-NEWS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帝國理工學院排名第七。

帝國理工原為倫敦大學中的一員,但已於2007年建校100周年之際正式獨立,正式更名為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CollegeLondon)。

校園和校區

帝國理工帝國理工

帝國理工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校區組成,但大部分院系還是在南肯星頓校區,位於英國倫敦久負盛名的海德公園南邊和皇家阿爾伯特大堂旁,在倫敦的西敏寺市和皇家肯星頓和切爾西區交界處,一個學術機構密集的區域。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以及皇家地理協會都在附近。還有兩個較大的校區並不在倫敦,貝克郡的SilwoodPark校區在和在倫敦東部60英里的崴校區(WyeCampus)。
南肯星頓校區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園裡的標誌性建築。塔高287英尺(85米),是從前帝國研究院(ImperialInstitute)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它原來是一座大樓的一部分,塔內還有以前設定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國研究院拆卸,帝國學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擴建。1966至1968年,塔進行改建,成為一座獨立的建築物。塔裡面懸掛著10口大鐘,是1982年來自澳洲的禮物,以王室成員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員生日或其它王室紀念日,大鐘都會在下午打響。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學院在南肯星頓校區還有一個中心圖書館,其中包含了科學博物館的圖書館,面向登記的公眾開放。中心圖書館,24小時開放,每周五晚2300關閉進行打掃,周六上午11點重新開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贈兩千七百萬英鎊幫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學院大樓,被命名為田中商學院(TanakaBusinessSchool)。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2004年命名田中商學院的正門為帝國學院的“正門”。

學院每年花費巨額資金在不斷翻新學院的設施,最近的工程包括翻新南肯星頓區的大樓,重建學生宿舍和一個於2006年初建成的新體育中心。

學校排名

帝國理工帝國理工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7全球大學排名顯示,倫敦帝國學院世界排名第五。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8全球大學排名顯示,倫敦帝國學院世界排名第六。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9全球大學排名顯示,倫敦帝國學院世界排名第五。而在2010年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倫敦帝國學院排在第七的位置。

上海交通大學製作的ARWU排名中,帝國理工一直位居第23位,而牛津和劍橋也僅位居第13和第15位,一般認為ARWU太過於重視美國大學和理工科大學。

在理工科方面,帝國理工為歐洲第一,在全球位居第四(2005,2006)。這些著名理工科大學有帝國理工(Imperialcollegelondon),麻省理工(MIT),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加州理工(Caltech),史丹福大學(stanford),喬治亞理工學院(GaTech),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和瑞士聯邦理工(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logyZurich)。

在英國學校排名(TimesGoodUniversityGuide)中,帝國理工位居第3,在1999年、2000年、2001年曾經超過牛津成為第2。

知名人物

黃緯祿: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姚桐斌:中國“兩彈一星”元勛,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王大珩:中國“兩彈一星”元勛,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翁文波:中國地球物理學主要奠基人。
梁百先:空間物理學家。中國電離層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研究領域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
王欽敏: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
陳吉寧:環境保護部部長,現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矯勇:水利部副部長
譚鐵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秘書長
張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玉珊:中國航空教育家和結構分析專家。
涂長望: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溫詩鑄:中國科學院院士。
趙天從:著名冶金學家。
HOPKINS,SirFrederickGowland: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BranislavIvkovic:政治家。
布賴恩·梅(BrianMay):皇后樂團(Queen)成員,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
W.H.Perkin:苯胺染料的發現者。
TrevorPhillips:記者和政治家。
郭炳湘兄弟:香港著名商人
呂譚平:中國聯想Lenovo香港總經理
LeonardMandel:物理學家,量子光學創始人
楊文采: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雷頌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創作人
宣萱:香港著名電視女藝人
李治廷:香港著名歌手藝人
西蒙·辛格(SimonSingh):大眾科學作家。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Wells):科幻作家。
王雨然:中國著名童話作家,企業家

諾獎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7年THOMSON,SirGeorgePaget
1948年BLACKETT,LordPatrickMaynardStuart
1971年GABOR,Dennis
1979年SALAM,Abdus
諾貝爾化學獎
1937年HAWORTH,SirWalterNorman
1956年HINSHELWOOD,SirCyrilNorman
1967年PORTER,SirGeorge
1969年BARTON,SirDerek
1973年WILKINSON,SirGeoffrey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年HOPKINS,SirFrederickGowland
1945年FLEMING,SirAlexander(青黴素的發現者之一)
1945年CHAIN,SirErnstBoris
1963年HUXLEY,SirAndrewFielding
1972年PORTER,RodneyRobert
菲爾茲獎得主
1958年ROTH,Klaus
1986年西蒙·唐納森(現任教員)

歷史

帝國理工帝國理工

帝國理工於1907年由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1845建立的皇家科學院(RoyalCollegeofScience),大英帝國研究院(TheImperialInstitute),皇家礦業學院(Royalschoolofmines)和倫敦基蒂戈蒂學院(CityandGuildsofLondonInstitute)合併組成,儘管這三所學院仍然在憲制上保留著自己的實體,帝國學院在1907年七月獲得了皇家特許狀,成為一個實際上統一的實體。1960年代,隨著兼併前帝國學會(ImperialInstitute),現在的南肯星頓校區基本成形。

隨後,聖瑪麗醫院醫學院(1988),國家心臟和肺學會(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學校(CharingCrossandWestminsterschools,1997)先後併入帝國理工,組成醫學院,作為帝國學院的第四個憲制學院。1997年,帝國理工醫學院兼併了皇家研究生醫學院,皇家婦產科學會,2000年又兼併了甘迺迪風濕病學學會。

同樣是2000年,帝國理工又兼併了並不是十分知名崴學院(WyeCollege)作為它的一個分校區,主要研究環境科學。人們認為帝國學院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崴學院所擁有的大量土地,帝國學院於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區吸引了10億英鎊的投資,將被建成一個世界級能容納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維持了幾十年的憲制學院系統被廢除,而採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2年英國《泰晤士報》的全英排名榜中排行在第三位;此校曾在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研究評估中,NationalHeart、LungInstitute、純數學、電腦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礦業工程、Metallurgy和Materials等均取得5星,而Pre-ClinicalStudies、生物化學、生物科學、化學、物理、套用數學、統計及運算研究、工程、電機及電子工程、歷史等均獲得5分。(分數由5星至1星,最高為5星)

2005年底,學院宣布將合併物理科學院(FacultyofPhysicalSciences)和生命科學院(FacultyofLifeSciences)組成新的自然科學院(FacultyofNatural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學院宣布計畫退出聯邦制的倫敦大學,並正式開始與倫敦大學磋商相關事宜。2007年,學院成立100周年之際,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

與中國密切的關係

帝國理工帝國理工

帝國理工學院有著濃厚的皇家背景和強烈的經費氣勢奪人,令其躋身世界名院之一。今天,在帝國理工的校園裡,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學生的身影,中國大陸背景的教授已經有3名。郭毅可教授在帝國讀書和任教已經18年了。據他回憶,改革開放後走出國門的第一批中國留學生是在1979年7月抵達英國的,全部是國家公派的大一學生,那是這所學校歷史上第一次一次性接收這么多中國學生。

郝爽先生是第一批留學生之一,如今已經是英國一家投資銀行的高級經理人。回憶當年,他說:“我是1978年參加聯考的,在北京大學上了幾個月課後,就被選中去英國學習。”從那時開始,郝爽先生等50名被選拔出來的大一學生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英語集訓。為了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學員們集中住在北京師範大學的一個宿舍樓里,一天24小時,每個人都只準講英文。郝爽先生描述說:“那時,我們每人胸前都貼著一個紙條:‘ICANONLYSPEAKENGLISH!’”3個月後,50名學員中的38人穿著統一定做的3個兜的灰色西裝,飛往英國。

當時英國不承認中國的聯考成績,因此他們被分到3個英國院校,與英國學生一起讀大學預科。令英國老師們大吃一驚的是,這群來自陌生國度、衣著古怪、口音很重的年輕人,畢業時竟然有一半達到了3門全部優秀的成績。而英國本地的學生,只要有兩科得到“良好”就可以被相當不錯的大學錄取了。“那是背水一戰啊,”郝爽先生說,“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戴上眼鏡的,真是徹夜苦讀,我們是當時那個預科學校最出色的一屆畢業生。”

這些第一代留學生和駐外使館的關係非常密切。“當時我們的食宿由使館報銷,每人的零花錢是一個月3英鎊8便士,”郝爽先生說,“因為沒有理財的概念,我常常超支,使館就派一個老同志幫我管賬。對我們來講,那時的使館同志就像我們的家長。”因為成績優異,每位同學幾乎都按照自己的專業申請到了滿意的學校,其中11個同學在1980年進入了帝國理工本科學習,這批學生中的很多人都選擇了繼續深造。1985年起,選拔對象從本科生變成了博士生

從1985年起,我國公派留學生的政策發生一些變動:選拔學生的主要對象從本科生變成了博士生。殺進帝國理工的中國留學生,在中國接受了完整的大學或研究生教育,甚至在專業領域已經有所建樹。今天帝國理工的郭毅可教授就是其中一員。

“獲得國家的中歐聯合培養博士的獎學金後,我跑到電報大樓,給帝國理工計算機系的一位教授打了個電報,請求被錄取為博士。這個電報花了我300多元,在當時可是一個大數目。帝國理工這位教授接到電報後十分好奇,立即就答應錄取我。”在此之前,英國還沒有人知道,中國人研究計算機到了什麼程度。這位教授更不知道的是,這位從未謀面的中國學生後來成了他的同事,十來年後,又成了他的老闆。 

博士生們的生活是包乾制的,一個月只有220英鎊。以倫敦的物價,大家只能幾個人分一間宿舍,必須自己動手做飯。為了豐富餐桌,他們的生活逸事不少:博士生們在後院養了一群雞等雞蛋吃,但因為有公雞打鳴,博士們被鄰居告了。原來,這在英國是不合法的。警察要求博士們殺雞,但他們不會,只好請求警察的幫助。還有一次,他們跑很遠買了一個大豬頭,直接放在火車的行李架上帶回來,結果嚇跑了一車廂的英國人……說實話,當年的國家公派獎學金與倫敦學生的平均生活費存在相當差距。不過,在談到這段歷史時,郭教授並沒有關於困苦的回憶,他總是說,“我們很愉快,我們在做事業,沒有人擔心錢的問題”。

中國公派留學生個個努力學習,很少有人打工賺錢。帝國理工的博士生通常要讀3到5年,而且淘汰率很高,而中國公派的這些留學生不僅每個人都得到了博士學位,而且絕大多數隻用了3年時間。大家都認為,中國學生非常出色。郭教授並不覺得這是因為中國人比外國人聰明,他說:“我們有明確的理想,我們是來求真才實學,是為了祖國而讀書的。目標明確,專心致志,這非常重要。”

1992年起,迎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自費生

1992年以後,帝國理工迎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自費生。與公派生相比,自費生的來源相對複雜,但能夠被帝國理工錄取也很不容易。不少人表現出色,但在學習期間被淘汰下來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筆者認識的幾個正在帝國理工學習的學生都非常低調,也許因為學習費用高,他們的壓力都很大,經常會說,“雖然是個好學校,但學校說明不了什麼,能畢業,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算數”。對此,郭教授的看法是,“現在的中國學生的整體優勢並不明顯,有些同學甚至從入校開始就到處打聽畢業時怎樣找工作,狀態比較浮躁”。郭教授認為,進入優秀的學校,學生和他的家庭都付出了很大代價,學習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成為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不僅僅是混個飯碗。成為優秀的人才,則需要很審慎地思考和腳踏實地地不懈努力。

教育

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五個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自然科學院,生命科學院和商學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文系,提供選修的政治,經濟,歷史,藝術和語言課程。通常被認為是英國最嚴格的大學,它授予一等學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矚目,儘管它是英國入學標準最高的大學之一。

教學和研究職員將近3000人,其中53名皇家協會會員,57名皇家工程研究院會員。過去的成員中還有20名諾貝爾獎得主,2名費爾茲獎得主。

帝國理工一貫在英國各種大學排名中名列三甲。綜合近來各種大學排名數據,儘管帝國理工是專攻科學的大學,它仍然能夠占據綜合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時排在許多工程和醫學院排名的榜首。

從世界上來說,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的2007全球大學排名表顯示,帝國理工世界總體排名第五,在工程和信息技術世界排名第六位(歐洲第二),醫學世界排名第七,科學世界排名第十三,商學院也排名全歐洲前列。

專業設定

航空工程、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及管理、生物、生物及管理、微生物、生物醫藥工程、生物科技、化學工程、化學、化學及管理、藥物化學、土木工程、土木及環境工程、電腦、人工智慧、電腦管理、軟體工程、地球資源、地質學、電子及電機工程、環境及地球資源工程、地質科學、地質學、資訊系統工程、物質科學及工程、數學、數學及電腦科學、純數學、數學及管理、數學及統計學、機械工程、醫藥、微生物學、礦物及環境工程、石油地質學、物理、植物科學、動物學等。

優勢專業介紹

此校在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研究評估中,NationalHeart、LungInstitute、純數學、電腦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礦業工程、Metallurgy和Materials等均取得5星,而Pre-ClinicalStudies、生物化學、生物科學、化學、物理、套用數學、統計及運算研究、工程、電機及電子工程、歷史等均獲得5分。(分數由5星至1,最高為5星)

研究

帝國理工是英國研究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學之一,在2002-2003年度,研究收入達到一億六千七百萬英鎊。這些收入包括政府,慈善機構和商業機構的資助。2001年12月的研究評估中,75%的教員達到5*級,是英國最高的。學院評分為6.68(7分滿分),排名第二。

學院在生命和自然科學方面的高級研究有著世界級的聲譽,通常被認為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相當,甚至在這個特定的領域超過了它們。

入學要求:

本科課程:A-LEVEL或IB成績(具體要求視申請專業要求而定),或預科畢業,成績優秀(具體要求視申請專業要求而定)國內高中畢業學生不能直接進入本科學習!
碩士課程:國內重點大學本科畢業,有學位,專業課成績不低於85分。
語言要求:IELTS7.0或以上;TOEFL630或以上;有的專業可能會有更高的語言要求;有的研究生專業要求申請人提供GRE或GMAT成績。

學費情況:

本科生:10,900英磅,其中臨床醫學院18,400英磅;研究生:碩士生課程學費10,400英磅,研究費用9,550英磅。
生活費:一學年學生至少需要6,700英磅,12個月至少需要8,250英磅。

英國大學盤點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是各莘莘學子嚮往的校園。本任務盤英國的各大學校園。
牛津大學
東英吉利大學
斯旺西大學
倫敦大學學院
巴斯大學
謝菲爾德大學
南安普頓大學
諾丁漢大學
劍橋大學
鄧迪大學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諾森比亞大學
考文垂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
格拉斯哥大學
利茲大學
阿斯頓大學
薩里大學
布里斯托大學
華威大學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約克大學
愛丁堡大學
聖安德魯斯大學
北安普頓大學
威斯敏斯特大學
德比大學
白金漢大學
國王學院
班戈大學
利物浦大學
阿爾斯特大學
薩塞克斯大學
普利茅斯大學
赫特福德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
蘭卡斯特大學
洛翰普頓大學
阿伯丁大學
金斯頓大學
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
肯特大學
萊斯特大學
赫爾大學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羅伯特戈登大學
伯明罕大學
格洛斯特大學
龍比亞大學
優維克大學
西英格蘭大學
布萊頓大學
哈德斯菲爾德大學
普茨茅斯大學
桑德蘭大學
伯明罕城市大學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布魯內爾大學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
索爾福德大學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格拉摩根大學
曼徹斯特城市大學
皇家霍洛威學院
利茲城市大學
赫瑞瓦特大學
阿伯泰鄧迪大學
格林威治大學
密德薩斯大學
德蒙福特大學
泰晤士河谷大學
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
創意藝術大學
東倫敦大學
伯恩茅斯大學
博爾頓大學
拉夫堡大學
杜倫大學
伍斯特大學
紐卡斯爾大學
雷丁大學
布萊福德大學
愛丁堡瑪格麗特女王大學
帝國理工
梯賽德大學
中央蘭開夏大學
卡地夫大學
格林多大學
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
愛克塞特大學
紐波特大學
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
奇切斯特大學
溫切斯特大學
艾吉希爾大學
貝德福德大學
斯塔福夏大學
坎布里亞大學
城市大學
巴斯斯巴大學
約克聖約翰大學
阿伯雷斯威斯大學
切斯特大學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亞大學
南安普頓索倫特大學
聖大衛三一大學
愛塞克斯大學
倫敦南岸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