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球果蝠

布氏球果蝠

布氏球果蝠,翼手目拉丁目名 CHIROPTERA中文科名狐蝠科拉丁科名 Pteropodidae中文亞科名拉丁亞科名中文屬名球果蝠屬拉丁屬名 Sphaerias中文名布氏球果蝠拉丁種名 blanfordi拉丁亞種名命名人(Thomas,1891)。體型較小的一種果蝠,體長64-80mm,前臂長50-52mm。體毛長而密,鼻前部呈管狀。耳殼薄,大部分裸露。翼膜寬大,下緣連全踵部,股間膜極窄。無外尾。上體褐藍色,頭頂、兩頰、前臂基部、腰兩側及足背暗褐色,但翼膜面略現銀灰色,具光澤。耳前緣下半部有白邊,下體毛色與上體近似。

基本信息

物種特徵:

【識別特徵】體型較小的一種果蝠,體長64-80mm,前臂長50-52mm。體毛長而密,鼻前部呈管狀。耳殼薄,大部分裸露。翼膜寬大,下緣連全部,間膜極窄。無外
布氏球果蝠布氏球果蝠
尾。上體褐藍色,頭頂、兩頰、前臂基部、腰兩側及足背暗褐色,但翼膜面略現銀灰色,具光澤。耳前緣下半部有白邊,下體毛色與上體近似。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亞一帶,國內僅報導分布在西藏南部的墨脫。 生境與習性 生活于海拔800-2700m的山地熱帶季雨林帶。活動於竹、芭蕉棕櫚林中以及闊葉林間小塊空地附近,食果實和昆蟲。 種群現狀和致危因素 已知標本很少,從分布區來說,西藏南部當是其邊緣,可以認為本種是屬於易危的物種,應受到保護。

現有保護措施

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建立了墨脫自然保護區,面積約60萬公頃,在自然保護區內禁止捕殺。

建議保護措施

對這個種的現狀和分布進行調查,保護已知的棲息地,禁止噴灑農藥。在有本種分布的地區,可考慮根據地方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將本種列入地方保護動物名錄。

翼手目百科(一)

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