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角菊頭蝠

單角菊頭蝠

單角菊頭蝠,前臂長3.6-4公分,頭軀幹長3.7-4.5公分,尾長1.5-2.9公分。體淡褐色。部特化,上葉呈等邊三角形,中葉具一楔狀突起,下葉呈馬蹄形;耳殼大,末端尖,迎珠較低。僅拇指有爪。本種為台灣特有種。夜行性,以昆蟲為食。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白天棲息時,個體間常相互緊靠,呈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支。有時與其他種類蝙蝠同居一洞,但不同種類各自成群,不相混雜。普遍分布於台灣生的低海拔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單角菊頭蝠
中文目名:翼手目
中文科名:菊頭蝠科
中文屬名:菊頭蝠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Rhinolophus monoceros
英文名: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K.Andersen,1905

物種信息

前臂長3.6-4公分,頭軀幹長3.7-4.5公分,尾長1.5-2.9公分。體淡褐色。部特化,上葉呈等邊三角形,中葉具一楔狀突起,下葉呈馬蹄形;耳殼大,末端尖,迎珠較低。僅拇指有爪。本種為台灣特有種。夜行性,以昆蟲為食。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白天棲息時,個體間常相互緊靠,呈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支。有時與其他種類蝙蝠同居一洞,但不同種類各自成群,不相混雜。普遍分布於台灣生的低海拔地區。

瀕危信息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漸危。

相關

小菊頭蝠、單角菊頭蝠和角菊頭蝠在形態上甚相似,關於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的分類地位問題存有不同觀點.通過分析細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討了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的分類地位.套用MEGA2軟體計算出小菊頭蝠與單角菊頭蝠之間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僅為1.2%~1.4%,二者與角菊頭蝠之間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分別為2.5%~3.0%和2.1%~2.5%,未達到種間分歧值,因此認為小菊頭蝠、單角菊頭蝠和角菊頭蝠應為同一種,並支持Ellerman(1951)和Koopman(1993)的觀點: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是角菊頭蝠的兩個亞種.同時計算出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最早從角菊頭蝠中分化出來的時間大約在136.7萬年前.

翼手目百科(一)

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