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於1980年。有“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和“天然真菌庫”之稱。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喜馬拉雅山東南麓,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中,地處北緯29°附近熱帶最北緣。面積9000公頃。

墨脫自然保護區

正文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於1980年。有“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和“天然真菌庫”之稱。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喜馬拉雅山東南麓,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中,地處北緯29°附近熱帶最北緣。面積9000公頃。區內保存有熱帶到寒帶的所有氣候和植被類型,是世界著名垂直氣候帶。 從雅魯藏布江邊的背崩村(海拔約700米)到南迦巴瓦峰頂(海拔7756米)相距僅45公里,高差7000米。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受高山的屏障作用,致使墨脫地區年均溫在20℃以上,年降水量達2358毫米。山地垂直地帶性分布明顯。從下而上依次為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山草甸及高山稀疏植被帶,集中了西藏地區大部分植物種類。(見彩圖)

墨脫自然保護區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墨脫自然保護區
墨脫自然保護區保持著許多原始狀態的常綠闊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暗針葉林樹幹挺直高大,蓄積量很高,主要樹種有各種雲杉、冷杉、鐵杉、千果欖仁樹、阿丁楓、西南紫薇、天料木、猴歡喜、藤黃、羅漢松、穗花杉及樟、楠、桂、栲等屬。林寨周圍附近有野生的香蕉、檸檬與柑橘等。此外有葫蘆科的藤本油爪、大風子科的喬木白蛋果、破布子、油葫蘆等油料植物及榼藤子、五眼果、三台花、鉤藤、石槲、砂仁、蟲草、貝母、大黃、黨參等藥用植物。保護區內共有珍稀植物10多種,珍奇動物40多種。珍貴的動物主要有羚牛、長尾葉猴、雲豹、金錢豹、孟加拉虎、小熊貓、毛冠鹿、黃腹角雉、灰腹角雉、紅腹角雉、犀鳥等。

墨脫自然保護區墨脫自然保護區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