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敦·仁欽珠

布敦·仁欽珠(bu-ston-fin-chen-grub,1290—1364)元朝後期藏傳佛教高僧、著名學者。“布”(bu)是藏語兒子、弟子之意,“敦”是“敦巴”(ston-pa)的簡稱,是藏語導師之意,因他年輕時學識淵博、辯論無敵,學者們稱頌他說:“父親是敦巴,兒子也是敦巴”,因而得到“布敦”的稱號。

基本信息

詳細

布敦·仁欽珠至元二十七年(藏曆第五饒迥鐵虎年,1290)出生在後藏薩迦北面的官乃地方,父名扎敦堅贊貝桑,是一個修習舊密咒的瑜伽師,母名索南本。從6歲起跟母親學習讀寫,又從溫·嘉哇僧格學習算學及文字學等,從母親的叔父喇嘛楚臣貝桑學習密咒及灌頂等。18歲時在綽浦寺以羊孜哇·仁欽僧格等人為師受沙彌戒出家。21歲時到前後藏各大寺院巡迴辯經,名聲大著。皇慶元年(1312)23歲時在綽浦寺以扎巴宣努等人為師受比丘戒,隨後仍在綽浦寺以塔爾巴譯師尼瑪堅贊為師,學習梵文聲明學的經典《旃陀羅波字經》和《聲明集分論》,此外還學習詩詞聲韻藻詞等,成為名重當時的精通語言文字學和梵藏翻譯的大學者。還跟從塔爾巴譯師和溫波多吉堅贊系統地學習了佛教密宗的時輪教法,對時輪教義和時輪歷在西藏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