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系列爆炸

巴格達系列爆炸,是指發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系列恐怖攻擊事件,事件製造者將炸彈裝在卡車上,然後在巴格達市中心附近引爆,造成大面積建築損傷與人員傷亡。最近的爆炸事件是2009年8月19日與2009年10月25日的兩起,在10月25日的爆炸事件中,中國有兩名廚師受傷。國際社會對巴格達系列爆炸予以了嚴厲譴責,目前尚無組織聲稱對爆炸事件負責。

事件一

簡介

爆炸引起的滾滾濃煙爆炸引起的滾滾濃煙

2009年8月1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當天發生的兩起爆炸襲擊事件已造成658人死傷。伊內政部官員表示:我們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午的爆炸已造成95人死亡、563人受傷。爆炸發生在巴格達當地時間19日上午11時(台北時間16時)許。伊內政部訊息人士說,當時一輛載有超過一噸炸藥的卡車在底格里斯河東岸伊財政部附近一座大橋下被引爆。爆炸造成約50米長的橋段坍塌,財政部大樓嚴重受損,周圍多輛汽車被炸毀。約2分鐘後,另一輛載有約2噸爆炸物的卡車在巴格達“綠區”旁伊外交部附近停車場邊被引爆,外交部建築物門窗及部分牆體被毀壞,附近議會大樓部分窗戶被震碎。

官方回應

巴格達安全部隊發言人卡西姆·穆薩維通過伊拉克國家電視台說,事態的嚴重程度反映了安全部隊的失職,“伊拉克安全部隊必須承擔大部分責任”。當天的爆炸襲擊發生在巴格達市中心戒備森嚴的政府機構駐地附近,是自駐伊美軍作戰部隊6月底撤出伊城鎮以來,當地發生的傷亡最為慘重的爆炸襲擊事件。傷者中有多名政府工作人員,絕大部分傷者是被建築物碎片和汽車玻璃震碎後四散的玻璃片所傷。爆炸後地上留下了一個深3米、直徑為10米的大坑。沒有任何組織聲稱對這一恐怖攻擊事件負責。

事件二

簡介

受傷的中國廚師之一受傷的中國廚師之一

2009年10月25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生兩起自殺式汽車炸彈爆炸事件,已經造成至少147人喪生,721人受傷。是該國兩年多以來最嚴重的襲擊事件。由於爆炸威力強大,附近的中國使館門窗幾乎全部被毀,天花板脫落,兩名酒店中國廚師受傷。爆炸針對巴格達省政府大樓和伊法務部大樓,現場距離設於曼蘇爾酒店內的中國駐伊大使館及新華社僅50米,由於爆炸威力強大,使館門窗幾乎全部被毀,天花板脫落,兩名酒店中國廚師受傷,使館和新華社無人傷亡。爆炸發生於當地時間25日上午10時30分,兩宗襲擊相隔僅數十秒。爆炸地點分別是巴格達省政府大樓門外,以及同一條街上的伊拉克法務部大樓對開。伊拉克法務部大樓內有35名職員死亡,省政府大樓內則最少有25名職員死亡。有10多輛汽車被炸毀,兩幢大樓損毀嚴重,現場火光熊熊。街上到處都是燒焦屍體,人體殘肢四散,倖存者驚慌逃跑。多條水管被炸斷,大量污水涌到滿是血跡的街道上。

中國大使館及新華社巴格達分社所在的曼蘇爾酒店,距離遇襲的省政府大樓只有50米。使館門窗被摧毀外,通道被濃煙籠罩。兩名於酒店中餐廳工作的中國廚師受傷,已在使館接受緊急治理。伊拉克安全部隊和救護車隨即趕往現場,將傷者送院,消防車則架起雲梯升上政府大樓高層,調查是否有人受傷被困。由於部分焦屍太熱,救護人員只能暫時以黑布覆蓋。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增加。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距爆炸現場約100米,兩名美國保全人員亦受傷。有政府大樓職員表示,爆炸後辦公室漆黑一片,醒來已發覺身處醫院。

官方回應

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趕到現場視察,政府發言人稱,襲擊可能是針對明年1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並指施襲手法與恐怖組織“基地”類似。亦有報導指,施襲者亦可能是一直企圖推翻伊拉克什葉派政府的遜尼派叛軍。此次是伊拉克年內最多人命傷亡的襲擊之一。

國際譴責

消防人員清理8月19日爆炸現場消防人員清理8月19日爆炸現場

阿拉伯國家聯盟歐洲聯盟等國際組織均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襲擊事件。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所有伊拉克人團結起來,保護伊拉克的政治進步,為在2010年1月16日舉行全國選舉創造有利條件;並重申,聯合國將在伊拉克應對這些挑戰方面提供支持與援助。

美國總統歐巴馬當天發表聲明,嚴厲譴責巴格達發生的連環汽車攻擊暴行,並稱暴力分子只是在展現其憎恨與破壞的行徑,否定伊拉克人民應得的未來。歐巴馬打電話給伊拉克總統和總理,表達慰問之意,並重申美國支持伊拉克的承諾。

政府言論

一名受傷男子從8月19的爆炸現場離開一名受傷男子從8月19的爆炸現場離開

還沒有組織或個人聲稱對這起事件負責。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指責前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殘餘勢力和“基地”恐怖組織為幕後黑手。

巴格達市長薩拉赫·阿卜杜勒·拉扎克稱,現場錄像顯示,這兩起爆炸“只能是失職或合謀”的結果。從錄像上看出,一輛裝有兩噸炸藥的白色“雷諾”卡車駛向法務部大樓,卡車上還有巴格達西部城市費盧傑當地水資源部的標誌。按照規定,卡車在白天禁止駛入巴格達市內,尤其是發生襲擊事件的這一中心地帶。它怎么能從費盧傑開到這裡來?

伊拉克國防部發言人穆罕默德·阿斯卡里對表示,製造炸藥用的材料表明襲擊者與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和“基地”組織有關聯。

國內分析

8月19日爆炸引發的滾滾濃煙8月19日爆炸引發的滾滾濃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偉分析認為,從這次連環爆炸的巨大破壞性來看,實施者進行了周密的策劃和充分的準備。另外,爆炸發生在巴格達“綠區”,也顯示出恐怖組織協同作戰的威脅性在增強。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安全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高祖貴分析認為,這次連環爆炸案的發生有複雜的背景因素。一個背景就是伊拉克2010年1月要迎來新的國會選舉,從以往的慣例來看,在每一次選舉前都會發生一系列的爆炸案件。也就是說,襲擊者可能想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影響人們在選舉中的選擇。第二個更為重要的就是,襲擊者可能有一些目的,就是再次提醒人們,在隨著美國撤出之後,他們的力量是在上升的。如果果真是“基地”組織所為,那么他們的意圖就是牽制美國正在向巴基斯坦阿富汗大規模增加軍隊,對美國整個反恐力量部署會造成一些牽制。

中國很多專家認為,伊拉克發生連環爆炸背後有複雜的原因,將給伊拉克現任政府帶來巨大的考驗,伊拉克局勢也將受此衝擊,重建進程可能會受到影響。專家進一步指出,恐怖分子的目的是2010年1月的選舉,因此恐怖事件還會增加。如果馬利基沒能採取有效手段,人們就會質疑政府的能力。從長遠看,美國的撤軍速度可能會放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