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M. El Baradei),埃及臨時副總統 、埃及憲法黨主席 、“全國拯救陣線”代表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北京清華大學名譽博士 。他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42年生於埃及。

20世紀60年代,他在開羅大學獲得法律學士學位。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

1971年和1974年,他又先後獲得紐約大學國際法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64年,年僅22歲的巴拉迪進入埃及外交部,開始其外交生涯。此後,他兩次在埃及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任職。

1984年,已積累了豐富國際組織工作經驗的巴拉迪進入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處工作。

1984至1987年,他先後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駐聯合國代表、國際原子能機構法律顧問和法律部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外關係部主任等職。由於工作出色,他1993年被任命為負責對外關係的助理總幹事。

1997年12月1日,巴拉迪接替前任瑞典人布利克斯,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2001年9月獲得連任。

在此期間,他先後經歷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鮮核危機的嚴峻考驗。

2005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一致同意巴拉迪繼續擔任該機構總幹事。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

2005年9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第49屆大會以鼓掌通過的方式批准了對巴拉迪的任命。這是巴拉迪自1997年12月首次出任該機構總幹事以來連續第三次擔任這一職務,新任期從同年12月1日開始,共4年。

2009年12月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任命天野之彌為新任總幹事,以接替巴拉迪。

2013年7月6日,前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全國反對派聯盟陣線的領導人之一巴拉迪被任命為埃及臨時副總統。  

巴拉迪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已婚,有一子一女。

1998年7月和2002年1月曾來華訪問。

2013年8月14日,埃及過渡政府副總統巴拉迪宣布辭職。  

巴拉迪在辭呈中表示,他將不再為任何流血或他不贊成的決定承擔責任,他同時對當前局勢將帶來的後果表示憂慮。巴拉迪稱,他曾希望6月30日反穆爾西大遊行及穆爾西下台可以結束穆斯林兄弟會統治以來造成的國家分裂,但事態向“錯誤的方向發展”,國家分裂愈演愈烈,“暴力將招致更多暴力”。他認為,全國和解將會達成,不過是在“付出昂貴的代價之後”。  

工作業績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

一是在調查伊拉克是否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巴拉迪對美國提供的情報提出質疑。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巴拉迪曾兩次向聯合國安理會明確報告,表示核查人員未有在伊拉克境內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安理會將核查時間再延長。而在美國攻伊後,他亦公開批評美國做法錯誤。

二是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不斷指責伊朗,巴拉迪卻認為在沒有找到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應對伊核問題採取冷處理,反對對伊朗採取制裁措施。在巴拉迪的斡鏇下,2003年12月,伊朗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三是在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方面,巴拉迪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一方面敦促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一方面呼籲韓國在核試驗問題上保持透明度並及時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

四是面對中東地區唯一沒有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以色列,巴拉迪曾提出建立中東無核區的建議,試圖說服以色列改變其核政策。

五是在埃及示威者清場造成流血衝突方面,巴拉迪在埃及安全部隊對支持穆爾西的示威者清場造成流血衝突後提出辭呈,並稱他已經難以再承擔他所不贊成的決定所造成的責任,對局勢後果表示擔憂。他說,對於人員的死亡,他良心上難以忍受,尤其是事態本可以避免。  

個人生活

埃及臨時副總統穆罕默德·巴拉迪 埃及臨時副總統穆罕默德·巴拉迪

埃爾巴拉迪博士的妻子阿伊達·埃爾卡奇芙是一名幼兒教師。他們身為律師的女兒萊娜和她的丈夫投資銀行家尼爾·皮塞居住在倫敦,兒子穆斯塔法是一名信息技術經理,居住在開羅。

獲得獎項

埃爾巴拉迪博士還因其作為公務員和作為寬容、人道和自由的倡導者所做的工作獲得過其他多種獎項。這些獎項包括:

富蘭克林·羅斯福基金會“四大自由獎”;

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巴拉迪

詹姆斯·帕克·莫頓“宗教信仰交流獎”;

成就學院“金碟獎”;

喬治敦大學雷蒙德·特雷納“吉特外交傑出成就獎”;

卡爾斯魯厄先進牙科醫學研究所“張口獎”;

達特蒙德“領導人寬容獎”;

克朗·蒙大拿論壇“基金會獎”;

穆斯林公共事務委員會“人類安全獎”;

義大利巴里和佛羅倫斯及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市鑰獎”,並被玻利維亞拉巴斯市和厄瓜多基多市授予“貴賓獎”;

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

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哲學學會“榮譽贊助人獎”;

阿爾及利亞最高國家傑出人士“埃爾阿蒂爾獎”;

義大利總統“和平金鴿獎”;

莫斯塔爾和平和多族裔合作中心“莫斯塔爾 2007 國際和平獎”;

東西問題研究所 2008 年“建設和平獎”;

塞維亞“諾渡國際和平、安全和跨文明對話獎”;

2008 年“英迪拉·甘地和平、裁軍與發展獎”;

喬治亞大學和達美航空公司 2009 年“達美環球諒解獎”。

埃爾巴拉迪博士獲得過紐約大學、馬里蘭大學、開羅美國大學、巴里自由地中海大學、日本創價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和布加勒斯特技術大學、馬德里理工大學、首爾建國大學、佛羅倫斯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阿根廷庫約國立大學、阿默斯學院和開羅大學的各種榮譽學位。他還獲得過許多勳章,包括埃及國民最高勳章“尼羅河大金領勳章”。

遭到指控

當地時間2013年8月20日,開羅納賽爾城輕罪法庭宣布,此前辭職的埃及前臨時政府副總統穆罕默德·巴拉迪被控“背叛國家信任罪”,將於9月19日受審。

控告檔案稱,巴拉迪並非經民選上台,作為“全國拯救陣線”和革命力量的代表,他的個人辭職決定是對公眾的“背叛”,並且會給國際社會造成埃及政府過度使用武力的錯誤印象。由於此次對巴拉迪的指控只涉及輕罪,案件將直接進入審判程式,法官會在首次聆訊後決定是否繼續審理。一旦罪名成立,巴拉迪將被處以1430美元的罰款。  

歷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名單

阿諾爾德松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
列翁·茹奧
克貝斯蒂安·路易斯·蘭格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
萬加麗·馬阿薩伊
希林·艾巴迪
美國教友會
英國教友會
醫生無國界組織
禁止地雷全球運動
埃米利·鮑爾奇
西門內斯·貝洛
羅特巴拉特
佩雷斯
萊昂·布爾熱瓦
莫恩奈斯托·蒂奧多羅·莫內塔
阿里亞斯·桑切斯因
韋塞爾因
世界衛生反對核戰爭組織
圖圖因
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
南森國際難民辦公室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
特里薩
埃利·迪科門
貝爾塔·弗賴茹勞·馮·蘇特納
佩蒂·威廉斯
國際法研究所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
肖恩·麥克布賴德
阿賽爾
珍妮·亞當斯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
國際和平局
諾爾曼·布勞克
弗蘭克·B·凱洛格
勒內·卡森
路德維希·克魏德
費迪南·愛德華·比松
萊納斯·C·波林
達格·哈烏舍爾德
伯持·約翰·盧圖利
菲利普·約翰·諾爾·貝克
保羅·德康斯炭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
瓊·亨利·杜南
查理土·格茨·道成斯
約翰·瑞利·馬特
亨利·拉方丹
阿瑟·亭德森
諾曼·安吉爾
黎德壽
喬治·亨利·皮爾
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
弗雷德里克·帕西
安南
梅里德·科里根
路易·勒諾
E·A·羅伯持·塞西爾
納特漢·瑟德爾布羅姆
伊萊休·魯特
阿爾貝·施韋澤
拉爾夫·詹森·本奇
約翰·博伊德·奧爾
弗雷德里克·貝耶
德克勒克
奧斯丁·張伯倫
阿爾娃·米達爾
梅納赫姆·貝京
菜斯特·波爾茲·皮爾遜
卡爾·馮·奧西茨基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穆罕默德·巴拉迪
弗里特約夫·南森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威廉·蘭德爾·克里默
安德烈·薩哈羅夫
科德爾·赫爾
威廉士
戈爾
維利·勃蘭特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穆罕默德·尤納斯
金大中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安瓦爾·薩達特
佐藤榮作
亨利·基辛格
國際勞工組織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西奧多·羅斯福
歐巴馬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馬丁·路德·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