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戰爭

六五戰爭

六五戰爭。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蘇對中東的爭奪加劇,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擴張,藉口埃及(當時稱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封鎖亞喀巴灣,於6月5日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面,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占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占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占敘利亞戈蘭高地。

基本信息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蘇對中東的爭奪加劇,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擴張,藉口埃及(當時稱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封鎖亞喀巴灣,於6月5日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鬆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於地面,爾後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並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占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占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10日攻占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後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占領6.5萬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領土,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表1第三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軍事實力與戰爭損失概略統計)。

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阿、以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艦艇於1967年10月使用艦艦飛彈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號,首創飛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戰略空襲。雙方還各派突擊隊偷襲對方。1970年8月停火。這兩年的戰鬥被稱為“消耗戰”。阿、以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準備。

戰爭起始過程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又一次大舉進犯,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這場戰爭是美蘇兩霸激烈爭奪中東的結果,是猶大復國主義同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矛盾進一步激化的表現。由於以色列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中遭受挫折,一直心懷不滿,決心報復。戰爭剛一結束,率軍進攻西奈的達揚將軍就叫囂:“我們準備跟阿拉伯人進行第三次、第四次、第七次、第八次戰爭。”而老謀深算的當時在以色列總理位上的本一古里安則認為,在阿拉伯人中間可能會出現一個像7世紀出現過的穆罕默德那樣的人物,這個人物“鼓舞他們的精神,改變他們的性格,並把他們變成一個善戰的民族”。

穆罕默德大約在公元570年出身於阿拉伯半島麥加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40歲時自稱是安拉的使者,是“最後的先知”,創立傳播以信仰安拉神為基礎,以祈禱、清潔、齋戒、布施、朝覲為功德的伊斯蘭教,相信《古蘭經》是安拉“啟示”的經典。因遭富商、權貴的反對,於公元622年逃至麥地那,這一年即伊斯蘭紀元之始年。公元630年他率師攻下麥加,此後又頻征四鄰,占領了阿拉伯地區的大部分,伊斯蘭教也隨之得到發展,以致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本一古里安對納賽爾日益增長著的影響十分擔心,他曾對以色列人說:“納賽爾說明穆罕默德這個人物的這種危險性,現在依然存在。”所以他們一直主張:應該消滅納賽爾,或者至少使他蒙受屈辱,使他喪失作為一個阿拉伯領袖的威望。

進入60年代以後,美蘇兩霸在中東的爭奪愈演愈烈。蘇聯趁美國陷足越南戰爭、無法大力經營中東的機會,打著阿拉伯人民“天然盟友”的幌子,進一步加緊對中東的滲透。1960年1月,赫魯雪夫與納賽爾就蘇聯參加建造亞斯文高壩第二期工程達成協定。莫斯宣揚這使西方“失去了它的高壩王牌”。1963年尼克森訪問埃及參觀高壩後,不得不懊喪地對納賽爾說:“今天我看到了美國最大的錯誤。我看到俄國國旗飄揚在高壩上面的時刻,我很痛心;如果不是杜勒斯的過錯,本來可以是美國國旗在那裡飄揚的。”

1964年蘇聯提供埃及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已達5億英鎊。1964年5月,亞斯文高壩第一期工程竣工,赫魯雪夫率一個100多人的龐大代表團赴埃及,同納賽爾一起主持落成典禮.並且達成了蘇聯為埃及第二個五年計畫提供1億英鎊貸款的協定。赫魯雪夫還授予納賽爾“列寧勳章”和“蘇聯英雄”稱號。“六五戰爭”前,蘇聯向埃及提供的軍火價值總額約達15億美元,蘇式裝備已占了埃軍武器裝備的80%左右。當時美國總統詹森驚呼:“蘇聯在這個戰略地區擴充實力,威脅著我們在歐洲的地位。”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蘇聯在埃及得手後,還加緊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游擊隊進行活動。進入60年代後,巴勒斯但人民反對猶大復國擴張的鬥爭有了很大發展。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建立。8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會議,提出建立巴勒斯但解放軍的建議,並在第二次阿拉伯首腦會議上獲得通過。巴勒斯坦解放軍的經費由阿拉伯國家通過阿拉伯聯盟提供。到1967年,巴勒斯但解放軍已發展到15000人。亞西爾·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民族解放組織,從1965年開始就開展了武裝鬥爭。開始時,蘇聯表示反對,後來又力圖對巴勒斯但游擊隊施加影響,除提供裝備外,還派教官幫助訓練。

蘇聯在中東的活動,嚴重威脅著美國的既得利益。美國總統詹森,早在他擔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時,在國會中就以猶太復國主義的“主要發言人”著稱。1963年11月出任總統後,就對阿拉伯國家特別是埃及施加壓力。當時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埃及進口小麥50%來自美國,詹森妄圖以停止小麥供應迫使埃及就範。1964年11月,美國駐埃及大使盧修斯·巴特爾就美國運送小麥問題對埃及貿易和供應部長卡邁勒·斯蒂諾說:“埃及對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美援沒有表示過明顯的感激,這是埃及的嚴重失禮行為。”納賽爾看到談話記錄後,在塞得港的一次演講中憤怒譴責美國。埃及政府決定除在形式上同美國保持外交關係外,不再同它發生任何其他接觸。

1966年,美國又策劃了一個“伊斯蘭協定”,企圖拉攏中東一些國家反對埃及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國家。埃美關係進一步惡化。1967年2月,美國完全停止向埃及供應小麥。埃及便轉而從蘇聯進口糧食,以彌補不足。美國為了改變自己爭奪中東的不利局面,決定利用以色列打擊埃及,以削弱蘇聯在中東的地位。早在1963年6月,美國就向以色列提供了價值2.5億美元的“隼式”對空飛彈

1967年3—5月,美國不僅給以色列運去了400輛坦克和250架新式飛機,還從美國空軍中抽調了1000名“志願人員”來加強以色列的空軍。蘇伊士戰爭後,西奈半島埃以邊界的埃及一方駐紮了聯合國緊急部隊

一般情況下,以色列不敢貿然侵犯。於是,以色列就決心要把納賽爾從螢幕後面引出來,以便一舉毀掉他作為阿拉伯世界領袖的形象。為此,他們就在埃以邊界不斷挑起衝突,並揚言要侵入敘利亞,推翻阿塔西政權。1966年11月13日,以色列對約旦的薩木村進行了血洗,燒毀房屋125間,整個村子被夷為平地。這時,在某種外國勢力的挑動下,約旦政府指責埃及空軍不肯出力幫助擊退以色列的兇猛進攻。約旦的報紙電台也不斷地對納賽爾進行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諷刺,說他躲在聯合國緊急部隊的衣裙後面,避免與敵人作戰。還說什麼納賽爾在葉門攻打阿拉伯兄弟,而在以色列進攻時,不保衛阿拉伯人的生命,等等。納賽爾真是有苦難言,只好勉強地反駁說,聯合國部隊將在適當時候奉命撤走。

但是,以色列侵略者要著重打擊的是埃及。雖然埃及與敘利亞在1961年9月28日取消了聯合,但兩國仍簽有防禦協定,其中規定對兩國中任何一國的侵略都將被認為是對另一國的侵略。以色列認為,只要對敘利亞施加壓力,就可以挑動埃及卷人衝突,以色列便可以此為藉口,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

1967年3、4月份,以色列在敘以邊境大量集結兵力,擺好了進攻的架勢,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揚言要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以自己選擇的方式對敘利亞發動進攻,必要時以色列將占領大馬士革”。4月7日,一輛以色列裝甲車拖拉機在部隊的掩護下,強行耕種敘以邊境上非軍事區內阿拉伯人的土地,敘利亞邊防部隊鳴槍警告。自從1949年敘以停戰協定規定建立非軍事區以來,由於以色列經常違反停戰協定,蠶食非軍事區,強行耕種屬於阿拉伯人的土地,敘以雙方曾經多次發生交人事件。但是這一次以色列蓄意擴大事態,它藉口敘利亞向它開火,動用了大炮和坦克襲擊敘利亞戈蘭高地上的陣地,並且首次出動海市蜃樓式飛機侵入敘利亞領空。

敘利亞空軍奮起迎擊。激戰中,敘利亞6架米格—21型飛機被擊落,以色列飛機逞凶直追至大馬士革上空。埃及在敘以空戰後,表示堅決支持敘利亞反對以色列的鬥爭。4月18日,埃及總理蘇萊曼在空軍司令陪同下到達大馬士革,同敘利亞領導人進行了會談。5月1日,納賽爾在一次演說中宣布,根據埃敘共同防禦協定,埃及已同意向敘利亞派遣空軍部隊,以應付以色列的侵略。1967年4月的敘以空戰,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以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它實際上是以色列向阿拉伯國家蓄意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信號,是“六五戰爭”的序幕。

為了引誘埃及犯錯誤,以色列發出假情報說,它要在5月17日發動進攻。蘇聯地中海巡邏艇截獲了這個情報後,立即轉告了埃及和敘利亞。據此,埃及於5月15日宣布進入戒備狀態,並派軍隊進入西奈。5月18日要求聯合國部隊從西奈和加薩走廊全部撤走。5月22日宣布封鎖亞喀巴灣。一夜之間,納賽爾又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昨日的冷嘲熱諷,已被淹沒在一片歡呼之中。5月30日,納賽爾與約旦國王海珊結成了軍事同盟。這樣,納賽爾就在敵人和朋友的引誘下陷入了以色列設定的一個圈套。這不僅把他自己推到了戰爭的前台,而且為以色列發動戰爭提供了藉口。以色列向西方哀求說,它受到了軍事包圍,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說,封鎖亞喀巴灣等於是對以色列的“一次武裝進攻”,揚言要用武力打開亞喀巴灣。美國總統詹森在5月23日一項聲明中譴責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納賽爾封鎖蒂朗海峽是“不合法的”,“對和平事業有著潛在的巨大破壞作用”。同一天,美國國務卿臘斯克向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作了簡要匯報。後來他告訴詹森,“國會普遍同意不能允許阿拉伯人把以色列趕到大海里去”。事後,詹森對以色列外長埃班說:“以色列決不會孤立,除非它決心獨行其是。”埃班字斟句酌地問道:“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我是否可以告訴我們的總理,你們的立場是採取一切可能以保證蒂朗海峽和亞喀巴灣自由而不受損害地通航?”詹森總統向他保證,他的話沒有聽錯。

蒂朗海峽,寬9英里,航道離埃及海岸不到1英里,在埃及領海範圍內。對海峽實行封鎖原是埃及的主權。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前,蒂朗海峽一直由埃及實行封鎖。運河戰爭後,聯合國部隊進駐沙姆沙伊赫,海峽才向以色列開放。10多年來,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通過蒂朗海峽取得伊朗石油的。聯合國部隊全面撤走後,阿拉伯公眾輿論要求重新封鎖海峽,即使在這時,埃及遲遲沒有採取行動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蒂朗海峽。埃及第四裝甲師的先鋒部隊進駐西奈邊境聯合國部隊撤離的陣地後,納賽爾沒有立即派出部隊占領沙姆沙伊赫

以色列於5月19日下令局部動員,向西奈線增兵。至21日,以軍已在那裡集中了5個師的兵力。為了防止以色列搶先出兵占領沙姆沙伊赫,埃及軍隊於21日受命重新進駐沙姆沙伊赫。次日,埃及宣布重新封鎖亞喀巴灣,不準以色列船隻和為以色列運送戰略物資的外國船隻通過。23日晨起,封鎖亞喀巴灣的埃及軍隊進入陣地。

5月23日,埃及宣布封鎖亞喀巴灣的第二天,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跳出來指責埃及這一行動是“對以色列的侵略”,等於是“一次武裝進攻”,聲稱要對封鎖進行“堅決鬥爭”。24日,以色列的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揚言,為了“自衛”,以色列將動用軍事力量打開亞喀巴灣。美國總統詹森1周之內就中東局勢發表了3項聲明。他還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對中東局勢“給予最優先的考慮”,毫不掩飾地表示要利用由美國操縱的聯合國來干預中東局勢。美國新任駐埃及大使諾爾迪還向納賽爾口頭轉達詹森的威脅說,如果吳丹用和平措施使亞喀巴灣向以色列船隻開放的“努力”失敗,那么美國將不惜“使用武力”作為最後的手段。

然而,前蘇聯在用以色列的一份假情報把納賽爾引到戰爭邊緣以後,卻又用它的一份真情報把埃及推人了災難的深淵。5月26日凌晨3點,蘇聯大使未經約定,就跑到總統住處,把納賽爾從床上叫起來,對他說,美國告訴我們,以色列獲得情報說,你們打算今天對以色列開戰,蘇聯政府要求你們不要首先開火,“因為開第一槍的人將處於難以防守的政治地位”。並強調說,蘇聯已從美國得到保證,以色列不會發動進攻。如果以色列進攻,蘇聯“決不坐視”。由於納賽爾過分信任蘇聯,輕信美國和以色列的“保證”,就真誠地對蘇聯大使說:“埃及不會開第一槍。”蘇聯得到這個保證後,立即通報給了美國和以色列。

蘇聯的這一手,對以色列是一粒定心丸,以色列可以放心大膽地為發動閃電戰進行一切準備。對埃及則是一針麻醉劑,他們以為有了兩大國的擔保,以色列不會輕舉妄動。雖然納賽爾在5月底對形勢也作過一次正確的估計,並於6月2日批准了一項行動計畫,但為時已晚。特別是由於埃軍總司令阿密爾篡改了計畫,以致埃軍處於毫無戒備的狀態。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在美蘇加緊活動之際,英國也積極插手中東問題。英國首相威爾遜就埃及封鎖亞喀巴灣一事威脅說:任何國家的船隻都有權通過亞喀已灣,英國政府“將維護所有英國般只的這一權利”。5月24日,英國外交大臣布朗在莫斯科同葛羅米柯和柯西金密談。英國國務大臣湯姆森被派到華盛頓同美國國務卿臘斯克、副國務卿羅斯托等進行緊急會談。同一天,英國政府並宣布它駐在地中海的艦隊“處於戒備狀態”。

在美國的授意和蘇聯的默許下,聯合國秘書長吳丹也於5月22日啟程赴開羅,企圖對埃及施加壓力。

23日,吳丹同納賽爾會談,一開始就提出要埃及撤銷對亞喀已灣的封鎖。納賽爾堅決拒絕了吳丹的要求,但表示埃及不會主動挑起對以色列的戰爭。吳丹建議創造一個“喘息機會”,“讓安理會研究目前危機的根本原因,從而謀求解決”;在此期間,以色列暫不派船隻開往亞喀巴灣,埃及暫下拘留通過蒂朗海峽前往埃拉特港的任何船隻。

吳丹的這個建議為埃及所接受,但遭到了以色列的拒絕,可是吳丹開羅之行不是毫無收穫的。他在5月25日回到紐約,就中東問題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一份報告,其中寫道:“納賽爾總統和外交部長里亞德向我保證、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不會首先對以色列採取進攻行動。”以色列從吳丹這一報告中更加確認埃及不會採取主動軍事行動,從而進一步加速了“閃電戰”的準備。為了在這次先發制人的戰爭中得到美國的有效支持,在獲得吳丹報告的當天,以色列政府就派它的外長阿巴·埃班趕到華盛頓同美國總統詹森、國務卿臘斯克“緊急磋商”,謀求美國提供進一步具體支持的保證。詹森向埃班保證,美國將“在軍事上充分保衛以色列這個國家,一直到由美國噴氣式飛機對以色列城市實行空中保護”,明目張胆地慫恿以色列發動侵略。游戈在地中海的美國第六艦隊進行緊急調動·艦隊司令馬丁乘坐的旗艦“小石城號”飛彈巡洋艦和3艘航空母艦,其中包括正在駛往越南途中折回的載有70架攻擊機的“勇猛號”航空母艦,另外還有1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緊急匯合,擺開一副劍拔彎張的架勢。詹森還親自向艾希科爾保證:“第六艦隊會保護以色列。”

在美國加緊軍事調動的情況下,蘇聯5月底也急忙增派十幾艘軍艦從黑海通過傅斯普魯斯海峽進入東地中海,以加強它在1964年開始派往地中海的艦隊;但是,它又害怕自己卷進去,因此想極力“平息這場危機”。當納賽爾5月25日派國防部長沙姆士·巴德朗去莫斯科時,蘇聯“加倍使勁地勸導開羅停止進一步的挑釁活動”,要求埃及克制;同時暗中又和美國進行“緊急而又秘密的接觸”。5月26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向詹森建議,兩國共同採取行動餒和中東局勢。他要求美國約束以色列,而蘇聯則承擔約束埃及的責任。詹森感到這是一個欺騙阿拉伯國家、掩護以色列發動侵略的好機會,立即表示同意。

除此之外,蘇聯還直接和以色列進行了多次接觸。5月27日,蘇聯駐以色列大使約見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遞交了蘇聯的照會,要求以色列“克制”,並表示自己正在說服阿拉伯人。接著又送了內容相似的第二份照會。在隨後的幾天裡,蘇聯大使一再向以色列表示不必擔心,一定會找到“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蘇聯的所作所為,大大助長了以色列的氣焰。5月27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埃班帶著美國保證提供武裝力量支持的諾言回到特拉維夫,同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以及主要部長們舉行了幾乎通宵達旦的會談。5月28日上午8時,以色列內閣舉行全體成員會議,艾希科爾在會上叫嚷:“將在一定時候採取必要的步驟粉碎埃及對亞喀巴灣的封鎖。”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晚上9時,他繼續同軍界高級將領們舉行會談。軍隊要求立即開戰。推舉達揚為國防部長的浪潮“已經勢不可當”。

摩西·達揚1915年生於巴勒斯坦。曾在那路撤冷希伯萊大學和英國坎伯利參謀學院讀書。早年參加已勒斯但猶大人秘密武裝組織——“哈加納”的活動,1941年在敘利亞接受情報偵察訓練。

同年隨英軍到黎巴嫩,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失去了左眼,因之有“獨眼將軍”之稱。1948—1949年第一次阿以戰爭中,任以色列國防軍第八裝甲旅突擊隊第八十九營營長。1948年7月任那路撒冷以軍指揮官期間,代表以色列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談判。1949年作為以色列國防軍代表團成員,參加在羅得島舉行的停戰談判。1950-1951任南部軍區司令、北部軍區司令。1953年12月至1958年1月,任國防軍中將參謀長。

1956年發動侵埃戰爭時,提出在西奈空投部隊並向蘇伊士運河進攻的方案,即所謂“達揚計畫”。

1959年當選為議員,此後連續4次當選。1959年底擔任農業部長。1964年11月退出劉維·艾希科爾政府,參加本一古里安的以色列工人黨。1967年5月,第三次中東戰爭前夕,任國防部長。此人多謀善斷,富于軍事指揮才能。

中近東國家對以色列的擴張主義十分憤懣。納賽爾下令封鎖亞喀巴灣後,阿拉伯各國人民鬥爭情緒空前高漲。在開羅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首都,人們成群結隊的湧向街頭示威,支持反擊以色列挑釁的措施。年輕人踴躍參軍,準備隨時打擊侵略者。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團結進一步加強。約旦國王海珊5月30日到開羅同納賽爾會談,兩國簽訂了共同防務條約。伊拉克決定派遣大批部隊進駐約旦參加戰鬥。科威特阿爾及利亞蘇丹派出部隊到開羅準備參戰。原來同埃及有矛盾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宣布支持納賽爾。而以色列在國際上卻十分孤立。在這種大好形勢下,納賽爾由於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存有不切實的幻想,卻把大好機會喪失了。
納賽爾輕信美蘇的“保證”,對以色列侵略者的瘋狂性和冒險性估計不足,認為以色列不會發動進攻,他對埃及的一些高級軍官說:與1956年的形勢相比,以色列的處境困難得多,它不一定會採取軍事行動,即使採取也完全可能只限於侵占加薩走廊和鄰近的阿里什地區的局部行動,不會是全面的戰爭。在這種麻痹輕敵的情緒下,納賽爾拒絕採納先發制人的建議,命令軍隊採取守勢。

27日、29日和6月3日,納賽爾作了3次公開講話,鄭重表示埃及“不會開第一槍”,埃及“不會發動進攻”。他甚至解除了埃及在西奈半島軍隊的最高戒備狀態。這樣一來,嚴陣以待的埃軍前線部隊鬆懈下來,有些軍官去休假了。

納賽爾在放鬆戰備的同時,還通過各種渠道向美國表明,他需要和解,他想在亞喀巴灣問題上達成一項妥協的解決辦法,準備把爭端提交海牙國際法庭,由國際法庭判決埃及是否有權在蒂朗海峽對敵船進行封鎖。5月29日,在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舉行的有關中東局勢問題的辯論會上,兩個超級大國又作了一番表演。美國代表戈德堡要求蘇聯幫助實現亞喀巴灣的“自由通航”;蘇聯代表費德林則提出要以美國第六艦隊撤出地中海作為交換條件。經過討價還價以後,安理會在5月31日通過一項提案,不分青紅皂白地要“有關各方特別克制”,安排“一個喘息時間”,以便“立即進行國際外交活動”。安理會這個決議進一步麻痹了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而以色列卻加緊了對阿拉伯國家發動戰爭的最後準備。

1967年6月1日,以色列內閣改組,好戰分子達揚被正式任命力國防部長。上台伊始,達揚就提出了侵占西奈的作戰方案。6月3日他發表講話,公開叫囂要“打敗阿拉伯人”。6月4日,以色列內閣緊急會議,擇定發動突然襲擊的具體時機。現在箭已在弦上,一場“閃電戰”就要開始了。

戰爭過程

一、空中偷襲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這是一個星期一早晨埃及,當開羅時鐘的指針指向8點45分的時候(以色列時間7點45分),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上空雲霧剛剛消失。埃及空軍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樣,軍官們正在上班途中,許多雷達值班室正在進行交接班。突然,空中響聲四起,以軍飛機閃電般襲來,打得埃及空軍措手不及,大批飛機還未起飛,就被摧毀在地面。

這一天,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甚至連教練機也投入了戰鬥,對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從早晨到下午18時,以色列空軍對阿拉伯各國進行了四波突襲,第一波襲擊了埃及10個機場。第二波主要襲擊埃及的轟炸機基地和混合機種的8個機場。第三波攻擊了約旦、敘利以色列亞和伊拉克的空軍基地。最後,在完成了對阿拉伯空軍25個基地的攻擊之後,17時15分到18時,開羅國際機場和另一個空軍基地也遭到了嚴重破壞。就這樣,在開戰後60個小時,以色列共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其中埃及就損失飛機336架,敘利亞損失60架,約旦損失29架,伊拉克損失25架,黎巴嫩損失1架。埃及作戰飛機損失了95%,整個埃及空軍陷於癱瘓,而以色列只損失了26架飛機。

為實施這次空襲,以色列進行了長時間的偵察、準備。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國軍隊的情況,尤其對空軍的情況十分清楚,如空軍基地的位置,跑道狀況,雷達設施等,甚至連埃及軍官的活動規律也了如指掌。

以色列飛機從特拉維夫和以色列中部機場起飛以後,保持四機編隊,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飛行員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擋,躲過了約旦雷達網的搜尋。隨後,飛機在離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飛行,進入陸地後,升至20米,又奪過了埃及雷達的探測。他們沒有直飛所要攻擊的目標,而是尼羅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轉向南,從埃及後方發起進攻,攻擊高度只有100—150米。攻擊中,以軍飛行員都遵循“先打跑道,後打飛機”的原則。

在這次空襲中,以軍選擇在星期一早上7點45分(開羅時間8點45分),也是煞費苦心。

以往戰爭中幾次成功的偷襲,多選擇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卻打破常規,選擇在星期一。埃及軍隊總以為以色列在拂曉發動進攻,因此,在進行戰爭動員以來,每天拂曉,埃及空軍都派出兩架飛機進行巡邏。每天5點,有5分鐘警報時間,這時雷達全部打開,到7點半左右解除警報。按埃軍慣例,開羅時間9點正式上班,8點45分,正是交接班的時間,也是巡邏機著陸的時間,大多數軍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約有15分鐘的間隙可以利用。從氣象情況看,開羅時間8點45分正是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霧氣消散的時刻,能見度好,便於對地面實施攻擊。

二、西奈半島的戰鬥

1967年6月5日,在以色列實施空襲後的半小時,其地面部隊5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奧格拉大舉進攻。當時,埃軍在西奈半島有5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共約12萬人,分別據守在各個戰略要點上。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以軍在反覆攻擊後,占領了加薩走廊,進入了西奈半島的阿里什、阿布奧格拉等地。接著,以軍兵分三路,向蘇伊士運河地區進犯:北路攻打坎塔臘,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亞,南路對準陶菲克港和蘇伊士城。

為了挽回敗局,埃軍頑強抵抗,反動了兩次反攻,終因沒有空軍支援而失敗。7日,北路以軍攻抵坎塔臘附近;中路以軍越過比爾吉夫賈法;南路以軍進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軍退路。於是,埃軍不得不封鎖蘇伊士運河。到6月8日,以軍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5個師,一直進犯到蘇伊士運河東岸。僅僅三天時間,西奈半島就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三、進攻約旦

在對埃及進攻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約旦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南北兩個主要地段設定了防禦陣地,北部防區以納布盧斯、圖姆卡爾姆和傑寧等約旦河城為主要依託,南部防區沿丘陵的山脊從臘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倫一線布置。約軍在以上陣地部署了8個步兵旅和2個裝甲旅。以軍向約旦河西岸發動進攻的部隊有9個旅兵力,其中有3個裝甲旅。進攻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占領傑寧地區,解除約旦炮火對以色列馬特戴維居民點和空軍基地的威脅,攻占拉特倫到臘馬拉的公路,第二階段目標是占領包括耶路撒冷舊城在內的整個約旦河西岸。

以色列中部軍區司令員烏齊.納爾斯基少將負責指揮進攻耶路撒冷及周圍地區。他派米.阿里的第10機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斷該城與臘馬拉之間的公路,古爾上校指揮的傘兵旅負責占領舊城。5日夜,以軍開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晨,古爾傘兵旅越過曼德爾鮑姆門和警察學校之間的地區。6日上午,以軍奪取了耶路撒冷舊城至以色列占領的斯科普斯山之間的地區,古爾傘兵旅在山下占領陣地,並與山上取得了聯繫。7日,古爾傘兵旅開始向耶路撒冷城內進攻,很快占領該城。

在北部的納布盧斯和傑寧方向,5日,以軍在空軍的配合下,首先進攻傑寧以西約軍炮兵陣地。接著,巴爾.庫奇瓦指揮的以軍裝甲旅卡巴蒂亞,切斷了傑寧與納布盧斯和約旦河西岸其他大部分地區的聯繫。約軍裝甲部隊進行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坦克戰。庫奇瓦部隊突破約軍防線後與一個步兵旅匯合,然後分兩路進擊傑寧,並占領該地。6日,以軍向東西兩翼進攻納布盧斯,並於當晚占領該城。7日,以軍占領了耶路撒冷東區和約旦河西岸約旦管轄的全部地區。當日20時,約旦和以色列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

四、以色列占領敘利亞戈蘭高地

安理會通過了“立即實現停火”和“限期停火”的決議,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開始向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進攻方向指向戈蘭高地。敘利亞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內一條狹長山地,海拔600—1000米。從北部的謝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長60公里,中部最寬處約20多公里,面積1.15萬平方公里,這裡有公路通往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居高臨下,對以色列威脅甚大。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原駐有三個步兵旅,到戰爭爆發前,敘利亞為防禦以色列進攻,又增派了4個旅,其中有兩個步兵步兵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炮兵旅。巴爾.科奇瓦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以軍進攻戈蘭高地的部隊有6個旅,其中3個旅從北進攻,2個旅從南進攻,1個旅機動作戰。

9日11時30分,以軍從南北兩面向戈蘭高地進攻。北路由北部軍區的艾伯特.曼得勒裝甲旅、約納.埃夫拉指揮的“戈蘭尼”步兵旅和巴爾.科奇瓦的裝甲旅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蘭尼”旅則分兵兩路,一路向巴尼亞斯出擊,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並於當晚占領了該高地,接著“戈蘭尼”旅又向這裡的山上推進,於午夜占領了山上的敘軍陣地。

10日,以軍科奇瓦旅協同“戈蘭尼”旅一部進攻巴尼亞斯,並向艾因菲特和馮馬達推進。曼得勒旅此時從卡拉德東進擊庫奈特拉,未經戰鬥就占領了庫奈特拉。

從南部進攻戈蘭高地的以軍由古爾傘兵旅和阿夫農步兵旅組成,他們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發起進攻,在奪取塔瓦菲克後,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爾,並沿太巴拉湖東岸開進。到6月10日晚為止,以軍奪取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馬士革的幾條主要公路,奪取了橫跨阿拉伯地區通往黎巴嫩的輸油管

6月11日,敘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定。至此六.五戰爭宣告結束。

在六天的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個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占領了加薩走廊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戰爭中有100萬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背景

六五戰爭六五戰爭
此次戰爭之後,美蘇在中東的對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蘇聯則大力資助阿拉伯國家。蘇聯向埃及、敘利亞等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以色列也從美國得到先進的武器裝備。1958年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又取消聯合),使以色列感到了來自南北夾擊的威脅。1964年,阿拉伯國家出現了團結合作的局面,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利用約旦河的問題上達成協定,並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方計畫改變約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動空軍對約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進行轟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計畫。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後,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把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五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

所以,削弱阿拉伯聯盟的力量,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為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重要原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