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寺

巴巴寺

巴巴寺位於四川閬中市城區東郊蟠龍山南麓。“巴巴”是阿拉伯語“祖先”或“祖師”的意思。閬中巴巴寺原名“久照亭”,占地1.3萬平方米,富有濃重的伊斯蘭色彩。從巴巴寺街西頭踏石級上行百餘步,便可見一道山門。山門上“久照亭”,“真一還真”兩道匾額,赫然入目。寺中有林,林中有園,園中有亭榭。巴巴寺不僅是伊斯蘭教聖地,而且是伊斯蘭教建築藝術及其特色磚雕的一顆明珠 。

簡介

巴巴寺巴巴寺

巴巴寺,位於四川省閬中市蟠龍山南麓,為伊斯蘭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來我國傳教的祖師華哲·阿卜董拉希(又稱“西來上人”)的墓地。

巴巴寺的建設規模當時稱為伊斯蘭寺院建築之首。據寺內墓碑記載:阿卜董拉希是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隨川北鎮台左都督馬子云來閬中傳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於閬中。閬中巴巴寺自此成為陝西、甘肅、寧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聖地。 “巴巴”,即為阿拉伯語“祖先”、“祖師”的意思。

巴巴寺,寺中有林,林中有園,園中有亭榭。巴巴寺不僅是伊斯蘭教聖地,而且是伊斯蘭教建築藝術及其特色磚雕的一顆明珠 。

閬中縣

歷史沿革閬中縣名,始於公元前314年(即周赧(nǎn)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6年(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jū,蜀王弟苴侯,封地葭萌,今昭化),苴侯奔巴(巴國遷都閬中),巴為苴侯求救於秦。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蜀滅後,張儀貪巴、苴之富,順手牽羊,滅了巴國,於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置巴郡和閬中縣。以後,除隋初因避文帝之父楊忠諱,有35年改閬中縣為閬內縣外,閬中縣名至今二千三百多年不變。

何謂閬中?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閬”字說:“閬,門高也。”意思說:“閬”是高門的意思。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解釋“閬中”說:“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意思說:閬中周圍山形似高門,城在其中,所以稱閬中。這是說,閬中因山得名。

《舊唐書·地理志》解釋閬中得名時說:“閬水迂曲,經郡三面,故曰閬中。”嘉陵江流經閬中一段,古稱“閬水”。意思說:嘉陵江繞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稱“閬中”。這是說,閬中因水得名。

兩種說法看似不一,實際並不矛盾。閬中四面山形如高門,因名閬山;嘉陵江流經閬山下,因名閬水;城在閬山閬水之中,故名閬中。

閬中是根據縣城的天然地形命名的。閬中別名閬苑(yuàn)。《辭海》解釋“閬苑”一詞說:閬苑,唐代苑名,故址在今四川閬中市保寧鎮。據《輿地紀勝·利東路閬州》記載:“唐初魯王靈夔(kuí)、滕王元嬰,以衙宇卑陋,乃修飾宏大之,擬於宮苑,由是謂之隆苑;後避明皇諱,改為閬苑”。閬苑,本是傳說中的神仙(西王母)居住處。因滕王建此宮苑,千百年來,閬苑便成為閬中古城的別名。

閬中商屬巴方,周屬巴子國。

戰國中期,巴子屢為楚子侵逼,約在公元前330年遷都閬中,公元前325年後稱巴王。秦滅巴後,置閬中縣(前314年),疆域大致包括今閬中、蒼溪、南部、儀隴、蓬安、西充、南充等縣及巴中市恩陽,岳池縣西部、北部,劍閣縣東南部。

公元201年(東漢獻帝建安六年)至公元347年(成漢嘉寧二年),閬中為巴西郡治,轄閬中、安漢、墊江、宕渠、宣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

公元347年(東晉永和三年)至公元508年(南朝梁天監七年),閬中為北巴西郡治,轄閬中、蒼溪、安漢、南國、

中天樓

西國、平周等縣。

公元509年(天監八年)至公元553年(承聖二年)閬中為南梁北巴州治及北巴西郡治,轄北巴西、白馬義陽、南部、木蘭、金遷、掌天等郡。

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至公元535年(大統元年),為魏所據。

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元年)至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閬中為隆州及盤龍郡治,轄盤龍、新安、南宕渠、金遷、白馬、隆城6郡,盤龍郡轄閬中、漢昌、胡原3縣。

隋改閬中為閬內,公元583年(開皇三年)至公元607年(大業三年),為隆州治,轄閬內、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大業三年,改隆州為巴西郡,轄區未變。

唐仍名閬中,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至公元712年(先天元年)為隆州治。公元713年(開元元年)改隆州為閬州,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新井、晉安、新政、奉國、歧坪9縣。

五代及北宋南宋,閬中均為閬州治。其中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至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曾改為閬中郡。公元929年(五代唐天成四年)於閬州置保寧軍,北宋時置安德軍。公元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至1912年,閬中一直為保寧府治。其間,清順治時,四川臨時省會設在閬中10餘年。

1912年在閬中設川北宣慰使署,1913年改為川北觀察使署,1914年改為川北道署,不久改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閣、通江、南江、巴中、儀隴、營山、蓬安、鄰水、岳池、廣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鹽亭、遂寧、蓬溪、安岳、樂至、潼南26縣。

抗日戰爭時期,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巴山警備司令部設於閬中。1933——1935年紅四方面軍曾在閬中相繼建立閬南縣、蒼溪縣、閬中縣、忠發市4個縣級蘇維埃政府。

1949年12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閬中,1950年1月8日成立閬中縣人民政府。1991年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閬中縣,設立閬中市。1986年因閬中悠久而豐富的歷史文化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 1992年被闢為對外開放城市,

1997年,閬中市面積1887.8平方千米,人口85.5萬,轄23鎮36鄉,市政府駐保寧鎮(現已遷至七里開發區)。2003年8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86號)批覆同意閬中市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閬中市區內東街7號遷至市區巴都大道66號。

閬中天主堂

自2007年以來,歷經拆鄉並鎮、機構體制改革,到目前(2012年)閬中市轄4個街道(保寧、七里、江南、沙溪)、21個鎮(中心鎮9個,分別為:柏埡、思依、洪山、河溪、水觀、文成、二龍、老觀、千佛;一般鎮12個:裕華、彭城、雙龍、飛鳳、寶馬、石龍、妙高、金埡、玉台、石灘、龍泉、望埡)、25個鄉(埡口、治平、天林、天宮、北門、木蘭、棗碧、河樓、橋樓、朱鎮、金城、五馬、寶台、福星、博樹回族自治鄉、清泉、東興、涼水、解元、方山、西山、金子、峰占、三廟、鶴峰)。

歷史沿革

歷代阿訇部分陵墓歷代阿訇部分陵墓
側門側門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孫華哲·阿卜董拉希,從甘肅、陝西來到閬中傳教,閬中川北鎮總兵馬子云待為師長,讓他定居在鐵塔寺(古城東門北側)。這位"西來上人"神形古健,狀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書而不以文名,藝精百家之奇而不以技稱",言語詼諧,善於騎射,尤工詩歌。他同馬子云常游蟠龍山,見南麓處居蟠龍山龍脈之首,便卜陰宅(墳地)於水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靜一與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處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將其安葬於內,並命名為"久照亭",俗稱巴巴寺,占地20畝,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

影壁影壁
外牆磚雕外牆磚雕

經教民規定,由河州、漢中等地派阿訇輪流守護,已歷300餘年。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常有川、陝、甘、青、寧等地的穆斯林前來朝拜。

建築結構

巴巴寺巴巴寺

巴巴寺山門為木石結構,上書“久照亭”,還有“真一還真”的鎦金門額。入門西側,有乾隆年間水磨青磚砌成的大照壁,長約10米,高8米。照壁正面鏤空雕刻寫意山水,背面為古鬆勁竹,配以花卉,作品取樣於唐代張藻和明代唐寅,刀筆雋美,富有立體感。照壁為須彌座,五脊頂,飛椽鏤空,工藝精美。久照亭大殿,為三重檐盔式四脊頂建築,外體為四方形,室內藻井為八方形,即所謂“明四暗八”。廊檐門窗,頂楣落地,上刻國內少見的金邊雙層窗花,鎦金鍍彩,加上四周的龍牆磚壁相映襯,莊嚴肅穆。

巴巴寺巴巴寺

大殿分內外二室,外室錦簾垂掩,匾額高懸,水磨地面鋪設絲毯跪墊,供人朝拜。

巴巴寺巴巴寺

內室即西來上人墓室,頂若蒼穹,懸金匾兩通,其一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羅貝勒親王手書“清修”二字,上飾龍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寶鼎形鏤空活動香爐,高二尺余,雕刻精細,是一件藝術珍品。

大殿為雙檐多角攢尖式的“明四暗八”結構,是阿卜董拉希的墓。據寺內的墓碑記載:華哲陳卜董拉希是阿拉伯麥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隨川北鎮台左都督馬子云來閬中傳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於閬中。閬中巴巴寺便成為陝西、甘肅、寧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聖地。每年3月25日,各地穆斯林都要到此參加祭奠。大殿分內、外二室。外室錦簾垂掩,匾額高懸,內室即墓室,頂若蒼穹,上懸金匾兩道:其一為宗人府右宗正多羅貝勒親王手書“清修”二字,上飾龍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寶鼎形鏤空活動香爐,高2尺多,石質細膩,雕刻精細,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大殿前面是一座結構複雜,雕刻精妙,氣派巍然的木牌坊。牌坊正面一匾,大書“仰止”二字,為道光甲辰年立。大殿前面有一座結構複雜、雕刻精妙的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坊,檐牙高啄,斗拱層層重疊,交錯繁複,相縫合轍,無一榫楔,為木構之精品。牌坊正面一匾,書“仰止”二字,為清道光甲辰年立。 牌坊前與照壁之間,為磚仿木結構垂花大門,吊柱掛羅,欄密花牙,雕刻十分精美。

巴巴寺巴巴寺

久照亭後院,有碑廊、潛花廳、拜主室,旁連外來朝聖者住室。廳內懸有乾隆時武狀元哈攀龍書“清真流光”掛匾,並有明代呂紀、藍瑛的山水

、清代鄭板橋的墨竹等名家書畫。後園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龍九井之一。

鎮寺之寶

巴巴寺巴巴寺

懸掛在山門上的“久照亭”匾額系清朝川北道總督馬鎮國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題寫,已在巴巴寺懸掛了240多年。該匾額寬55厘米、高135厘米、字徑30厘米,為鏤空雕刻,工藝考究精緻,匾中雕有幾條金龍盤繞,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被譽為“鎮寺之寶”,屬國家二級文物。不幸於2008年7月22日凌晨是被盜,所幸被盜20天的金匾,在當地民警不辭辛苦之下終於完璧歸趙,使得國家文物得於完好保存,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相關景點

巴巴寺巴巴寺

滕王閣:滕王閣在閬中城北 7里的玉台山,同南昌滕王閣一樣,是唐高祖李淵第22子滕王元嬰建造。滕王於公元679年由壽州調隆州(閬中),嫌“衙役卑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 時改“閬苑”)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觀和滕王亭,供其遊樂,杜甫有《滕王亭子二首》。滕王閣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塔身為上大下小長圓球體,正中開一船龕,內刻一佛結跏跌坐於蓮台。上裝塔剎,有石雕8力士舉剎身。剎身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剎頂為一焰紋狀圓石。石塔通高8.25米,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今天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四層,高57.5米,占地達47000平方米

巴巴寺巴巴寺

漢恆侯祠:漢恆侯祠,又名張飛廟,位於閬中市保寧鎮西街。原祠歷經火廢,現存祠廟為明清重建的一組四合庭院式的建築物。由大門、敵萬樓、牌坊、大殿、後殿、廂房和墓冢等組成,占地30餘畝。漢恆侯祠正門懸掛“漢恆侯祠”大木匾,內塑張飛戰馬,上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撰著的《恆侯廟記》碑。大殿五間,殿內正壁塑有清喜慶年間追封張飛為“恆侯大帝”的冠冕座像,左壁有張飛使用的兵器丈八矛和點鋼鞭。左廂房陳列著1000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右廂房內有張飛生前重要事跡的六組塑像。後殿為墓亭,塑有張飛威武像,范強、張達跪於兩側。張飛墓高8米,東西徑22米,南北長32米。冢上林木蔥蘢,碧草成茵。

杜家客棧:杜家客棧又稱杜家大院為前店鋪後居室的民居兼商業型院落。原為大“財東”杜寶山的居所。杜寶山三子杜立生為青幫頭目,有錢有勢,此處常為青幫活動場所,因此形成前店(商店)後棧居所。1943年曾被政府租用開銀行。建國後曾先後作過城關區政府、金庫、航運管理站。現為航務管理所和港務監督所。該大院建於清代,木質穿逗結構,串珠式四合院格局,占地二畝左右,房屋建築面積1100多平方米,大小天井七個,房屋43間,進出街門三道。前面臨街三間作店鋪,後面房屋作活動、生活用房。該大院建築的突出特點在於因地制宜,隨形借勢,由高到低修建。在同一中軸線上連串四道天井,從下新街街面直抵嘉陵江江岸。1987年被市政府定為一級“重點保護民居”。

相關詞條

岳陽樓 天池胡
華山 西湖
水簾洞 瀘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