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盜龍

巨盜龍

巨盜龍(學名Gigantoraptor)是竊蛋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8500萬年前的上白堊紀。

基本信息

生物學史

生物簡介

巨盜龍 巨盜龍

巨盜龍(Gigantoraptor),是竊蛋龍下目(Oviraptorosauria)家族的成員之一,竊蛋龍是一種不會飛行,長著羽毛的恐龍,它們非常近似鳥類,大多數體重不足40公斤。

這種巨大的類鳥恐龍是徐星和同事們於2005年在內蒙古境內挖掘發現的,巨盜龍與鳥類的相似地方包括一些解剖特徵,例如有喙嘴而非有牙齒的頜部。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巨盜龍是有羽毛的,但徐星等人基於它是屬於偷蛋龍下目,這個演化支包含了很多有羽毛恐龍,例如尾羽龍、原始祖鳥,而認為巨盜龍可能是有羽毛的。化石證據顯示其他大型的偷蛋龍科(如葬火龍)及鐮刀龍超科(如北票龍)也幾乎確定是有羽毛的。所以它很有可能擁有羽毛,它是體型最大的長羽毛恐龍這個記錄一直維持到2012年,因為華麗羽王龍(Yutyrannus huali)(長9米,重1.5噸)破了這個記錄,體型比巨盜龍更大。

它是於2005年在中國內蒙古二連浩特的二連諾爾地層發現。徐星等人發現它與屬於同一科的竊蛋龍有著同一的祖先,但對比之下,巨盜龍更為大型,約有它的近親尾羽龍的35倍。

生物發現

成年巨盜龍與人類對比 成年巨盜龍與人類對比

2007年06月13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宣布,經研究確認,在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發現的一具巨型獸腳類化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這具化石是我國科學家於2005年在內蒙古二連盆地大約8000萬年前沉積的岩石中發現的,體長約8.5米,站立高度達4.9米,體重約為1.4噸。該個體屬於未成年個體,死亡年齡估計為11歲;預計它活到18歲,體長將達到11米,身高達到6.15米,體重達到4噸。

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研究確定,在二連盆地東部發現的巨型恐龍骨骼化石為世界最大的竊蛋龍類化石,目前已將其命名為二連巨盜龍。

巨盜龍發現於內蒙古的二連盆地,它的發現十分偶然。

2005年4月,古生物學家徐星和地質學家譚琳在展示蘇尼特龍如何被發現時,偶然發現了它的大腿骨。最開始徐星認為是暴龍類恐龍,但清理後,它粗壯的齒骨,高聳的冠狀突以及向前彎曲的恥骨顯示它是竊蛋龍類的。

形態特徵

巨盜龍 巨盜龍

巨盜龍幼年個體直立的高度是人體的兩倍多,唯一一個幼年個體化石體重達到1.5噸,長著像海龜般的喙。雖然只有一個化石,但估計成年個體可達8米,身高能達到5.5米,體重達4噸。

巨盜龍長8米及重約1.4噸,是已知最大型偷蛋龍下目:葬火龍的3倍身長。

分布範圍

生活於距今1億年 ~ 9300萬年前的早白堊世,被發現於亞洲,中國-內蒙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