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英鄉

巧英鄉

巧英鄉是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轄鄉,全鄉總面積73.5平方公里,人口1.3萬,下轄15個行政村,是新昌縣的林業大鄉、竹筍之鄉,是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興林富民示範鄉鎮。

基本信息

名片介紹

巧英鄉是浙江省紹興市 新昌縣轄鄉。1992年雪溪鄉、莒根鄉、三坑鄉3鄉合併為巧英鄉。位於縣城東,距縣城30公里。面積69.9平方公里,人口1.5萬。象西公路經過。轄將三坑、吳家山、安頭、巧英、溪竹、彭潭、細心坑、莒根、店前、防山、溪口、後崗嶺、中溪、長元、上岙、三經、東田、上三坑、里塢坑、平硯、唐家、橋下、外塢坑、廟前、上雪頭、下雪頭、馬坑、尖坑、新龍、小同坑、石棋盤、大雷、飛天蜈蚣、五公岙、石研坑等35個村委會。村落比較分散。近年來,
巧英鄉
該鄉以最佳化教育資源、方便學生就學、提高教育質量為原則,對全鄉學校網點布局進行調整,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以境內庫容為2760萬立方米的巧英水庫命名。糧食以水稻為主,特產茶葉、竹筍、毛竹資源豐富。鄉鎮企業有軸承、鋼銼等廠。巧英鄉位於新昌縣東南部,距新昌縣城48公里,與寧海縣、奉化市接壤,省道象西線穿境而過。全鄉總面積73.5平方公里,人口1.3萬,下轄15個行政村,是新昌縣的林業大鄉、竹筍之鄉,是省級生態鄉鎮和省級興林富民示範鄉鎮。

教育工作

為做好學校網點布局調整,該鄉做了大量工作。經過調查研究,該鄉中心學校經過多次協調,提出了學校網點布局調整的初步意見,制定了學校網點調整時間表。在鄉黨委、政府的配合下,他們走村串戶,苦口婆心地做好村民的說服工作,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按計畫分步實施,首先撤併了平硯、溪口、溪竹等5所村小,然後撤併了大雷、尖坑、 唐家、上三坑等4所國小,基本消除了該鄉的薄弱學校;2004、2005年又將兩所國中順利併入小將中學;最後將環巧英水庫的細心坑和防山兩所完小併入了小將鎮小。目前,該鄉有國小3所、中心幼稚園1所,順利完成學校網點布局調整。
幾年來,該鄉通過多方籌措資金,新建校舍,加強管理,不但改善了辦學條件、增強了 辦學效益,而且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人口和計畫生育

簡介

巧英鄉黨委、政府轉發了浙委辦[2007]27號,浙江省人口和計畫生育“一票否決制”實施辦法,把落實計畫生育長效避孕措施、迎接縣計畫生育明查暗訪、培訓全鄉育齡婦女等列入鄉中心工作,作為各駐村指導員的月考。在7月份的計畫生育宣傳月活動中,共培訓育齡婦女750人,發放宣傳資料3000份,落實長效避孕措施35人,收到學習《決定》徵文10篇,其中一篇獲縣二等獎,使中央《決定》及計畫生育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891
6316
5575
家庭戶戶數 4240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712
家庭戶男 6203
家庭戶女 5509
0-14歲(總) 2138
0-14歲男 1148
0-14歲女 990
15-64歲(總) 8257
15-64歲男 4408
15-64歲女 3849
65歲及以上(總) 1496
65歲及以上男 760
65歲及以上女 73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398

村莊名錄

巧英鄉下轄村:
平硯村,上三坑村,唐家村,東田村,橋下村,里塢坑村,外塢坑村,廟前村,三經村,上岙村,長元村,中溪村,溪口村,細心坑村,莒根村,後崗嶺村,安頭村,巧英村,溪竹村,防山村,店前村,將山坑村,下雪頭村,上雪頭村,小同坑村,尖坑村,新龍村,石棋盤村,石年坑村,飛天蜈蚣村,五公岙村,大雷村

名勝古蹟

新昌風雨橋

新昌風雨橋
新昌風雨橋,即上三坑風雨橋,位於 浙江省新昌縣東南約40公里的巧英鄉上三坑村,在舊時三涇至 寧海的古道上。今存風雨橋,木拱橋,橋上有橋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涼聚談。

三坑真君殿

三坑真君殿位於新昌縣東45公里的橋下村。始建於明,稱五靈山廟,《萬曆新昌縣誌》有記載。據現存清乾隆二年(1737)《重興雲竹禪院碑記》,天啟時又經重修,稱雲竹庵。清雍正時修擴建,始稱五靈山真君殿,現稱三坑真君殿。
三坑真君殿為新昌現存較早且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三進兩廂,依山勢逐進升高。第一進為山門,包括檐廊、戲台。山門正中有“兩朝三敕賜,千古一真君”柱聯。進門即是戲台,戲台藻井用十六組螺鏇形雕花板鑲嵌結成,逐層縮小至頂,其縮小比例準確,雕飾精緻,反映了中國古代民間高超的建築技藝,二進為穿堂,兩側有鐘鼓樓。三進為正殿,其木雕、彩繪保存完好。正殿兩側皆有廂房相連。
三坑真君殿較完整地保存了歷史原貌,縣府於198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