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企弓

左企弓(一○五一~一一二三)字君材,薊州人。遼時進士,歷來州觀察判官、中京副留守、知三司使事。遼天慶末,官廣陵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三月,守司徒,封燕國公。十二月,金太祖克燕京,企弓與虞仲文奉表降,遂仕金。官太傅、中書令。天輔七年五月,與虞仲文等赴廣寧樞密院,過平州,為留守覺遣人責其叛遼之罪而殺。終年七十三,謚恭烈。元脫脫《金史》卷七五《左企弓傳》;元脫脫《遼史》卷二九《天祚皇帝紀三》。

主要經歷

左企弓字君材。八世祖皓,後唐棣川刺史,以行軍司馬戍燕,遼取燕,使守薊,因家焉。企弓讀書,通《左氏春秋》。中進士,再遷來州觀察判官。蕭英弼賊昭懷太子,窮治黨與,多連引。企弓辨析其冤,免其甚眾。自御史知難事,出為中京副留守,按刑遼陽。有獄本輕而入之重者,已奏待報,企弓釋之以聞。累遷知三司使事。天慶末,拜廣陵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

金史金兵已拔上京,北樞密院恐忤旨,不以時奏。遼故事,軍政皆關決北樞密院,然後奏御。企弓以聞。遼主曰:“兵事無乃非卿職邪?”對曰:“國勢如此,豈敢循例為自容計。”因陳守備之策。拜中書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時遼主聞金已克中京,將西幸以避之。企弓諫不聽。

金史遼主自鴛鴦濼亡保陰山。秦晉國王耶律捏里自立於燕,廢遼主為湘陰王,改元德興。企弓守司徒,封燕國公。虞仲文參知政事,領西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外諸軍都統。曹勇義中書侍郎平章事、樞密使、燕國公。康公弼參知政事、簽樞密院事,賜號“忠烈翊聖功臣”。德妃攝政,企弓加侍中。宋兵襲燕,奄至城中,已而敗走。或疑有內應者,欲根株之,企弓爭之,乃止。

金史太祖至居庸關,蕭妃自古北口遁去。都監高六等送款於太祖,太祖徑至城下。高六等開門待之。太祖入城受降,企弓等猶不。太祖駐蹕燕京城南,企弓等奉表降,太祖俾復舊職,皆受金牌。企弓守太傅、中書令,仲文樞密使、侍中、秦國公,勇義以舊官守司空,公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副使權院事、簽中書省、封陳國公。遼致仕宰相張琳進上降表,詔曰:“燕京應琳田宅財物並給還之。”琳年高,不能入見,止令其子弟來。

金史太祖既定燕,從初約,以與宋人。企弓獻詩,略曰:“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太祖不聽。

金史是時,置樞密院於廣寧府。企弓等將赴廣寧,張覺在平州有異志,太祖欲以兵送之。企弓等辭兵曰:“如此,是促之亂也。”及過平州,舍於栗林下,張覺使人殺之。企弓年七十三,謚恭烈。天會七年,贈守太師,遣使致奠。正隆二年,改贈特進、濟國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