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鎮中心國小

巍山鎮中心國小

巍山鎮中心國小是浙江省農村示範學校,原名芝山國小,創辦於1906年,坐落於東陽市北部。占地面積20380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515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達18990平方米。學校的體育器具、銅管樂器、民樂器材具有相當規模。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1734名學生,專任教師89名。

基本信息

學校簡史

學校全貌 學校全貌

1906年1月(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由巍山鎮坦然公嗣孫趙淵璣和芝山公嗣孫貢生趙鶴書等分別創辦了坦然、芝山兩學堂。芝山學堂設在巍山趙氏二房祠“懿德堂”(原巍山酒廠,現巍山鎮幼稚園址);坦然國小,初設趙氏四房祠“三和堂”(現浙東書畫院)、“理和堂”(書畫院東面)、“永成堂”和“雍貞堂”(現巍山國藥店內)。學校聘請名師,嚴格教學,獎掖後進,培養人才。坦然國小初為七年制,畢業後可直接考東中。幾年後,坦然國小有了相當規模,辦學成績出色,排名在縣官立高等國小和公立廣益兩等國小之後,舉鄉鎮之首。當時趙氏子孫入學就讀,皆免學費。

1912年,趙淵璣聯絡鄉紳,帶領師生搗毀長安殿(現巍山高中圖書館址)旁“坦然庵”、“惠業庵”內五百羅漢充作坦然校舍。此時,坦然國小更名為東陽縣立第三國小。教學設施大改觀,學生活動空間充足,擴大了招生範圍,把趙姓之外的貧寒子女也列在招收範圍之內。1913年學校為東陽五大學區之一,負責巍山、玉山(現磐安)、蔡宅一帶(現虎鹿)師資培訓。

1927年三小成為教研中心,負責巍山、玉山地區的教學業務輔導工作。這段時間,世界華人報界巨子王惕吾曾在這裡任教。

1936年因辦學聲譽日增,佐村、羅峰一帶家長紛紛把子女送到巍山來讀,造成學額大增,就在夏時樓村設坦然國小分校,把附近一帶的學生安排在分校就讀,教師輪流執教。

1929年趙氏南橋公嗣孫創辦了南橋國小,不久停辦,學生併入芝山學堂。

1942年9月至1945年5月,日軍占據巍山,師生被迫疏散。抗戰勝利後,各校復學。

樂之石 樂之石

1946年底,因辦北麓中學,經有關方面協商,疏通巍山趙族二房和四房,將縣立第三國小和私立芝山國小合併,建立巍山鎮中心國民學校,本部設在今校址,分部設在原芝山國小。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更名為巍山鎮中心國小。1950年改名為巍山區中心國小。

1951年,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江南笛王”的趙松庭曾在這裡任教音樂。

1952年區鎮分開,仍名巍山鎮中心國小。

1956年12月巍山設學區,本校為輔導國小。

1957年,原芝山國小的校舍調建巍山酒廠,廠方為學校新建了7個教室於今校址。

1959年,拆除巍山五村前新屋趙祠“贊緒堂”建造了四教室(現教師集資房址)。

1960年7月改名為“巍山公社中心國小”。

1966年農中遷至“巍山茶果場”。

1975年,附設國中班,國中班於1981年9月經調整併入巍山中學。

1976年,建造建築面積520平方米二層十教室教學樓(1996年建造新教學大樓時拆除)。

1977年到1979年,曾經一度附設“五七”高中班。

1978年被確定為金華地區重點國小。

1984年仍更名為巍山鎮中心國小。

1985年,學校在臨中橫街建造了新校門(1996年重建),拆除了舊禮堂,建造了36個房間的教工宿舍樓(於1996年拆除作操場)。

學校雕塑 學校雕塑

1988年,學校建造了建築面積850平方米的幼稚園。1992年,建造了建築面積為426平方米臨街商店和建築面積為235平方米的教工食堂。改善了辦學條件。

1996年,學校興建了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硬體建設上了新台階,教學環境得到了徹底改變。

1998年,開通校園網有線電視系統,開設了電腦課、英語課。同年,巍聯中心國小併入本校。

2003年以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學校逐年添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開通了校園寬頻網,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教學。

2005年9月,在“浙江省萬校標準化建設”的熱潮中,學校擴地10餘畝,新建了造價700餘萬元,建築面積8038平方米的綜合樓和造價300餘萬元,建築面積3661平方米的體藝館和餐廳。開闢了面積約 5000平方米的運動場;添置了大量的現代化、信息化設備;開齊了各類專用教室。硬體設施一步跨入省一類標準。學校充滿現代氣息。這段時間,撤併了蘆塘國小、獅山村校等7所學校,辦學規模再次擴大。

辦學目標

教研風氣濃、教學質量高”一直是巍山鎮校的優良傳統。近幾年來,學校確立了“爭創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辦學目標,在“將學校建設成教師成長的天地、學生成才的樂園”的理念指導下,取得明顯的辦學效益。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體師生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向著更新更高的目標奮進。

學校榮譽

笛苑 笛苑

1958年,學校推廣國語,掀起全面學習國語的熱潮,本校8歲的趙笑函同學獲得全國國語比賽三等獎,並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當時在整個東陽傳為美談。這一年創辦了農中。1979年,陳雲仙被評為省首批特級教師,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一時,全國各地紛紛派團來校參觀學習。學校的推普工作進一步全面深入地開展,同年8月,學校被評為“第五次全國國語教學先進單位”。

1986年,蔡忠遺又被評為省特級教師。

1986年以前,巍山鎮校為縣直屬學校,在狠抓全面質量的同時,音、體、美成績猶為突出。書畫、器樂興趣小組辦得轟轟烈烈,體育通訊賽連年在金華市級獲獎。

1993年,被評為“浙江省課程教材實驗先進學校”。

1994年,有22位同學獲《雙龍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獎。

1995年,學校獲第八屆《雙龍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優秀組織獎。

1996年,學校強化規範化管理並於1997年元月創辦了《芝山》校刊,推動了語文教學的改革。

1999年,學生童話作品《飛吧,七彩的童話》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芝山》校刊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

1999年被命名為“浙江省雛鷹紅旗大隊”、“浙江省農村示範學校”。此後,學校走“科研興校”“教研強師”之路,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教科研工作。

2002年,學校被評為“省科研興校200強”。

2003年科研理論專著《國小研究型教學》一書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5年被確定為“華師大信息技術實驗學校”。此間,學校獲得“金華市綠色學校”、“金華市語言文字規範學校”、“金華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市校本 教研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