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崆山白雲洞風景區,總面積298平方公里,2005年8月被國土部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在莽莽蒼蒼、巍巍峻拔的太行山東麓,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西南 80 公里的臨城縣,有一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處山水奇特,風景秀麗,集地質地貌、水體景觀、地質構造、岩溶洞穴、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為一體的“人間仙境”。洞奇 位於臨城縣城西 6 公里的“華北第一洞”崆山白雲洞,發育在古生界寒武系中統張夏組灰岩中。地層形成於距今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5.13 億年— 4.49 億年,當時臨城處於淺海環境。到 2.05 億年發生燕山運動在臨城西部形成北西走向的斷層束,使地層彎曲破碎。距今 6500 萬年以來,太行山區受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進一步抬升,使石灰岩裂隙由充水溶蝕狀態變為滴水溶入,在溶洞中澱積成千嬌百媚的地貌奇景和風騷獨特的岩溶景觀。現已初步探明並開發了“人間”、“天堂”、“地府”、“龍宮”、“迷洞”五個連環套接的洞廳,最大洞廳約 2170 平方米,主要景點 200 多處。該溶洞洞體深幽,景觀密集,類型齊全,而且標新立異。有南國溶洞所有,更具有南國溶洞所無,一洞囊括天下溶洞之奇觀,一游盡得天下溶洞之景色。“網狀捲曲石”、“仙山瓊閣”“玉簪對寶瓶”、“橫天一枝”、“百葉石幔”、“玉龍鑽天”和“孔雀開屏”等“崆山七絕”均為全國乃至世界溶洞中所罕見,其形成至今還沒有一個科學的權威性定解。還有陰差陽錯、線型石管等這些千古之謎,諸多藝術家難以想像、科學家難以判斷。石鐘乳石筍石花石幔石簾石瀑布石蓮花石葡萄石珍珠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該溶洞先後被專家讚譽為“北方一大奇觀”、“地下岩溶造型博物館”和“世界喀斯特風景洞穴世博園”。 2002 年 4 月,該景區被國務院審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4 年 12 月,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自 1990 年開發開放至今,先後接待國內外旅遊者 400 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 4000 多萬元,輻射帶動相關行業增加收入 3 億餘元。步入人間洞廳,氣勢恢宏,景象萬千,生機勃勃一片祥和。遍布有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的石筍、石鐘乳天然造型。錯落有致的石筍群,猶如秦俑列陣待命出征。天堂洞廳富麗堂皇,垂簾懸幕,五光十彩,帷幔倒掛,珍奇造型,令藝術家嘆為觀止。最令人振奮的是天堂洞廳的“玉龍飛天”造型如此晶瑩亮麗的白色方解石晶體,組成半透明的龍身騰飛洞頂,栩栩如生,確屬世間罕見之極品。精巧的岩溶微型景觀,不僅奇幻詭譎,神秘莫測,而且極具觀賞和科研價值。龍宮洞廳景觀,以其精細、優美、逼真、多彩、組合別致而令遊人留連忘返。遍布石花、石珊瑚、石針、微型石管等惟妙惟肖的方解石和石灰華造型,特別是“仙山瓊閣”景點,看似“竹林玉柱”和“五彩珊瑚樹”簇擁。堪稱為白雲洞的精品集萃。更為神奇的是,在白雲山脊發現一處裸露在山頂上面積達 500 余平方米的古溶洞石筍基群。專家稱,在山頂上發現古石筍基群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還是第一次,堪稱“世界奇觀”。即將開工建設的地質公園博物館、邢瓷博物館和邢瓷作坊定將該奇洞裝扮的更加神奇和多采。山險位於崆山白雲洞西北 8 公里的天台山景區,由距今 18 億年沉積的中元古界長城系石黃砂岩組成。遙望天台山,酷似一尊臥佛靜靜地睡在青山霞屏之中。這裡雄奇秀美的景觀形成,追根溯源,是因為中元古界長城系堅硬緻密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的紅色石英砂岩產狀近乎水平,在燕山運動和喜山運動中使其即抬升,又遭受北北東向及近東西向構造節理裂隙切割,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構造桌狀山及多姿雄險的龍首峽等嶂石岩地貌特徵景觀。該景區主峰海拔 599 米,總面積約 23 平方公里,它包括大平台五穀倉石柱峰天眼山九尖山等諸峰,主要景點有五穀倉、天圈、九縣垴、大小天眼山及南禪、北禪等二十多處。山體挺拔參天,頂平如台。登高遠眺,天宇遼闊,群山丘陵平原盡收眼底,頗有登臨泰山之巔“瞻魯台”的氣勢和感受。山上潛藏著幾十種極具藝術觀賞價值的奇形怪石,奇特的有“波紋石”、“龜背石”、“樹輪石”、“千層石”和“樹葉石”等。山上山花中藥 500 余種。春有雨後白珍珠般撒滿天台的蘑菇;夏有點綴於綠叢中的山丹丹鮮紅耀眼;秋有漫山野花清香陣陣,沁人心脾;冬有挺拔的蒼松翠柏傲雪斗霜。是遊人攬勝獵奇和地質科普旅遊的極好去所。水豐位於崆山白雲洞西南 2.5 公里的岐山湖景區,始建於 1958 年,是縣內農業灌溉用人工水庫,庫容量為 1.76 億立方米。湖水清澈無污染,水質達國標二級。該湖具有水面開闊,湖岸線長的特點。開發度假、游泳、垂釣、戲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水、遊樂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該景區規劃開發面積 30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 8 平方公里。這裡湖水一碧如洗,平靜清澈,湖邊淺處呈淡綠色,湖中深處一片蔚藍,與遠山互映,構成綠水青山的畫面。湖的西北端,水漫潭林,樹在水中長,水在林中流,船在樹中游,意境優美獨特。湖中水產資源鮮美豐富,擁有數十種淺水魚類,有重過百斤的青魚,有大如鍋蓋的圓魚,還有身長數寸的湖蝦。金秋時節,常有野鴨棲落飛翔,別有一番野趣。湖邊逶迤的低丘園林地帶,綠草茵茵;岸邊沙灘,細軟潔白,縱目西眺,群山如黛。像一枚晶瑩碧透的藍色寶石,靜靜地鑲嵌在巍巍太行腳下。這裡四季如春,平和、幽靜、起浮的峰巒倒影水中,遊艇飛馳激浪花,一派“人間仙境”。她的端莊秀碧,她的含蓄靜美,既可使樂山仁者陶然,又為樂水智者所迷戀。目前,已建成大型遊樂設施“激流勇進”、中國名塔園和度假別墅群等,環湖公路和綠島生態科技示範園、藍天綠色莊園、野戰俱樂部等環湖開發項目正有條不絮的建設中。林美位於崆山白雲洞西 27 公里的蠍子溝森林景區,由於漫長的地質內外營力的互動作用,將元古界甘陶河群的淺變質岩變火山岩雕鑿成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似金字塔直插雲端。該景區海拔高度平均在 900 米以上,林地面積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6.7 萬畝,原始次生林 4 萬畝,森林覆蓋率達 80 %以上,空氣負離子含量高,極具價值,盛夏平均氣溫僅 23 ℃,被專家譽為“天然氧吧”。專家稱其“既有江南綠林碧水之秀色,又有壩上(高原)夏季氣候之涼爽”。該區分為小天池、長溝、三峰山、寺台、金鑾殿垴和九樹垴 6 個景點,總面積達 50 平方公里。由於地形封閉,生態環境處於原始狀態,自然景觀千姿百態、特色鮮明,既有奇峰怪石陡崖峭壁千餘處,溪泉瀑潭 100 余條,增添了江南綠山秀水之靈氣。這裡松海林濤,綠草如毯,繁華似錦,生長著花、木、喬、灌、草等高級植被 700 多種,其中藥用植物 500 余種,觀賞植物比比皆是,早春的百果園,梨、杏花開香滿坡,初夏繡線菊花拱杜鵑,金秋野菊花萬點黃,紅、黃、綠葉互動映山川。山中鳥、蟲、畜、獸等野生動物 100 余種,野豬野羊等珍惜動物 30 余種,雉雞禿鷲貓頭鷹等稀有鳥類 80 余種。景區內的銀泉水富含硒等多種礦物質元素,是防癌長壽一絕。名勝橫越臨城全境的汦河象一條巨龍由西奔騰東去,新生代以來,它伴隨著地殼的升降,在兩岸形成了多級階地和沃土。這裡曾是我們祖先繁衍生息的古老家園。至盡河畔已發現古人類和商周文化遺址多處。在 4000 多年的文明發展史中,臨城孕育形成了普利寺塔、息波亭、唐宋邢瓷窯遺址、蛤蟆橋及古柏暢城遺址等文物積澱。其中邢窯遺址、普利寺塔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邢窯遺址並被列為全國大遺址規劃保護項目,相繼出土了玉環底瓷、玉環底碗、瓷馬殘件、執壺等,在崆山白雲洞景區創建了仿邢瓷古作坊,這是我國首家生產邢瓷單位,被定為“河北省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目前已開發數十個品種暢銷國內外。今年啟動的普利寺塔修繕工程將對古文物的保護和臨城濃厚歷史文化的挖掘起到“助推器”作用,也將使世人更加解讀臨城的文明,了解現在的臨城!溫馨為加速整合旅遊資源,實現旅遊業素質的全面提升,臨城縣委、政府一直把旅遊業作為縣域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增長點,列為四項重點工作之一,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加以發展。特別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要建設全省旅遊經濟強縣的發展目標,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主任的“旅遊工作委員會”,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強縣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檔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強力進行開發建設。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中,在有泰山、天柱山、大別山、五台山、鏡泊湖、神農架、大理等“重量級”景區參與,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形勢下,臨城地質公園以 98.44 分的成績(總分 110 分)名列全國 53 個參評單位的第 15 名, 8 月 25 日,被正式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成為目前邢台市第一個、河北省第七個國家地質公園。燕趙旅遊勝地,投資興業沃土。臨城國家地質公園對內對外全面開放,重點引資開發包括岐山湖、崆山白雲洞、天台山、蠍子溝等在內的旅遊資源以及旅遊配套設施。同時臨城為每位投資者“綠色通道”,投資者可以享受國家及省市規定的關於支持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優惠政策以及當地關於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在項目占地上,優先安排國土部門開發的抵頂指標,安排相當於土地出讓金地方分成部分的資金,用於扶持企業發展;在電力供應上,享受河北南部電網關於貧困縣的電價;在稅收上,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 3 年, 3 年內所交增值稅或營業稅縣留成部分的 50% 返還;在規費上,項目建設期內縣級收費實行“零收取”,投產後實行“規費一口清”;對投資 1000 萬元以上的企業,實行持牌保護,對重點招商項目實行縣級領導分包,一個項目一個班子;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內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投資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和合法權益。如今,臨城縣國家地質公園以其特有的幽洞、雄峰、林海、山泉、碧潭等自然景觀,系統完整的地質遺蹟,古老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濃郁的鄉土人情和豐富的山野特產,構成了太行山麓的一處旅遊勝地,它正逐漸成為寶貴地質遺蹟保護的典範,科學普及的殿堂,觀光休閒者的樂園。 20 萬太行山區人們誠摯地邀請各地樂山樂水者,來到臨城 800 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河北省臨城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境內深山、丘陵、平原等地貌齊全,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全縣總面積 797 平方公里,總人口 19 萬,其中以崆山白雲洞為中心的風景區和區間觀光農業帶面積達 250 平方公里。崆山白雲洞 1988 年發現, 1990 年 7 月 1 日對外開放。她以洞體深幽、景觀密集、造型奇特、精巧玲瓏而被專家讚譽為“北方奇觀”、“地下岩溶博物館”和“喀斯特風景洞穴世博園”。為構築大旅遊產業化發展格局,縣委、政府提出了“旅遊搭台,經濟唱戲,五區鼎立,一線貫通,把旅遊當作大產業來抓”,把旅遊業作為強縣戰略,列為全縣五大行業、四項重點工作之一,探索實施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辦旅遊,開放辦旅遊”的開發戰略,初步構築起以崆山白雲洞為龍頭,天台山、岐山湖為龍體,小天池和縣城普利寺塔、邢瓷遺址等國保級為代表的古文物積澱為兩翼,集洞、山、水、文物於一身,行、住、游、食、購、娛為一體, 20 多個景點相互交融的“龍型”旅遊經濟帶。開放十多年來,接待中外遊客近 400 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效益 3000 多萬元,社會效益超 2 億元,同時旅遊輻射帶動周邊 2 個鄉 14 個村農民增收 6000 多萬元。景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河北省“十佳”旅遊景區、全省旅遊景區綜合治理達標單位、三星級文明視窗、河北省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榮譽稱號。臨城旅遊業正在以新的姿態邁入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學考察、會議招商於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交通提示

  • 北京來,可從京深高速公路臨城出口下,沿岐山路西行經臨城縣城至溶洞。沿途有加油站。從臨城火車站下車,可坐計程車到景區。也可在邢台火車站站北汽車站乘公車,1個多小時即到。
  • 自 帶 車: 沿京深高速公路可在“柏鄉臨城”或“隆堯臨城”高速路口下路,穿過107國道向西16公里即到,沿107國道經“鎮內”或“馮村”穿過地道橋向西16公里即到。 公 交 車: 石家莊勝南汽車站:
    石家莊--臨城(崆山白雲洞) 邢台長途汽車站:
    邢台--臨城(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風景區資源分布及交通示意圖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相臨景點

    觀音寨 張果老山 柏鄉漢牡丹園 清風樓 北武當山 秦王湖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鵲山祠 開元寺 邢台峽谷群 雲夢山 黃巾軍寨 岐山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