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嶺湖筆

富陽特產峽嶺湖筆,說到獨具魅力的中國毛筆,不能不說到富陽的峽嶺湖筆。峽嶺湖筆,筆毫挺拔而堅韌,筆桿潔淨而光滑,寫字作畫,柔中有剛,行筆圓滑,枯濕相參。著名畫家周昌谷先生曾稱它“選材精良,製作精心,藝事一樂也”。


峽嶺湖筆產於高橋鎮的峽嶺、桃嶺等村,以選材精良、製作精心、尖齊健圓,深受書畫家稱讚,尤其是當地生長的“青苦”竹,為製作湖筆的上乘材料。
峽嶺湖筆,筆毫挺拔而堅韌,筆桿潔淨而光滑,書寫作畫,柔中有剛,行筆圓潤枯濕相參。著名書畫家周昌谷先生曾稱峽嶺湖筆“選材精良,製作精心,藝事一樂也”。
峽嶺湖筆的筆桿,採用坑西苦竹製成。一是色澤好。愈經水漂摩搓,愈是滑潤耐手;存放年代愈久,愈見光亮如油。二是質地堅韌。用刀絞削不破不裂,竹渣薄如扇頁,明透鑒人。這樣的苦竹,觀之瘦勁典雅,掂之圓渾凝重,是製作筆桿的上品。而且這種竹是立冬以後砍伐的,筆桿不易蟲蛀。
峽嶺湖筆的筆毛挑選也很有講究。羊毛採用頭頸、四腿和胯間的毛鋒毛;山兔毛採用背部的白毫、紫毫,寧精而少,不粗不濫。傳統湖筆的筆毫具有筆鋒尖銳、修削整齊、豐滿圓潤、勁健有力的獨特風格。
湖筆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為例,傳統上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產的優質山羊毛,這一帶的羊毫為上品,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干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繡花。湖筆選料嚴格,主要選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須陳宿多曬,除去污垢,然後再根據毫料扁圓、曲直、長短、有無鋒穎等特點,浸於水中進行分類組合,一般要經過浸、拔、並、梳等七十餘道工序。 被譽為“筆中之冠”。
湖筆的筆桿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靈峰山下的雞毛竹,它節稀桿直,竹內空隙較小,是製作筆桿的理想原料。
湖筆純由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一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眾多工序中,以擇料、水盆、結頭、擇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為講究,尤其是水盆和擇筆。主要工序由技工專司,選料精細,製作精工,尤其講究鋒穎。製作工匠秉承"精、純、美"的準則,生產出"尖、齊、圓、健"四德齊備的成品湖筆。
湖筆又稱"湖穎",這是它的最大特點。所謂"穎",就是指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黑子"的深淺,就是鋒穎的長短,這是用上等山羊毛經過浸、拔、並、梳、連、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製成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和"毫雖輕,功甚重"來形容制筆技藝的精細和複雜,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