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底斯山

岡底斯山

岡底斯山脈(Gangdisê Mountains),是中國西藏山脈。為一弧形山脈,全長1600公里。與喜馬拉雅山平行,西起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喀喇崑崙山脈,東至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鄰喜馬拉雅山脈。這座亞洲歷史上著名的山峰坐落在阿里普蘭縣境內,海拔6656米,峰頂四季覆蓋冰雪。西藏佛教徒將它喻作橄欖。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岡底斯藏語意為眾山之主。東接念青唐古拉山脈。長1100千米。海拔約6000米。瑪法木錯以北的主峰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位於普蘭縣。最高峰為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

印度河上源獅泉河發源於岡底斯山北側,朗欽藏布(象泉河)發源於山南,進入印度境內稱薩特累季河。岡底斯山南北兩側均為地震活動帶,曾多次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

地理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岡底斯山脈西起喀拉昆倉山脈東南部的薩色爾山脊(北緯34°15,東經′78°20′),東延伸至納木錯西南(約北緯29°20′,東經89°10′),與念青唐古拉山脈銜接。海拔一般5500~6000米。西段呈東南走向,主要支脈阿隆乾累山以同一走向並列於主脈北側,山體寬約60~70公里。

位於該段的主峰──岡仁波齊峰(梵文又稱開拉斯峰),乃佛教著名聖山,在佛經中稱為“底息”,為信徒朝拜巡禮之地。該峰底部為燕山期花崗岩,其上為厚達2000米的始新世礫岩和砂岩層;峰體呈錐狀。在東經84°左右,山脈轉為東西走向,山體漸寬,至東段寬達100公里。山脈中段因北西、北東兩組構造斷裂活動形成許多縱向塊斷山地和陷落湖盆或谷地,山形零亂、脈絡不清。東段海拔7095米的羅波峰為岡底斯山脈最高峰。

氣候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岡底斯山脈開始隆起約當白堊紀中期,至早始新世後又經強烈上升。有人認為岡底斯山脈是印度地塊與亞洲地塊中晚始新世相撞、擠壓、斷裂與褶皺上升的結果,兩地塊的縫合線在岡底斯山脈南麓、印度河—雅魯藏布江谷地一帶。

岡底斯山脈南側即通稱的藏南地區,氣候溫涼稍乾燥,海拔4000米以下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為灌叢草原,較高地區為亞高山草原。這一地區草場遼闊,耕地集中,為西藏自治區人口集中,農牧業發達的地域。其北側為羌塘高原內流區,氣候嚴寒乾燥,以高山草原為主。

地質特徵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西藏自治區岡底斯地區火山岩廣泛分布。時間上從前震旦紀到第四紀都有不同的發育;分布地區上看,前二疊紀火山岩主要分布在西藏的東北部地區;華力西期-印支期火山岩主要分布於中東部地區;燕山期是西藏火山岩發育的鼎盛時期,主要分布於西藏的中南部地區;喜馬拉雅期火山岩主要分布於岡底斯地區和其北部的可可西里地區。

剖面研究表明,這套火山岩由南向北可分為3個噴發旋迴:第一旋迴由安山質-英安質-流紋質熔岩、火山碎屑岩組成;第二旋迴由安山岩組成;第三旋迴以含鹼較高的粗面-英安質熔結凝灰岩和安粗岩為特徵。3個旋迴反映了火山作用以間歇性的爆發和噴溢為特徵,而且,從早期至晚期岩漿由中性向中酸性和偏鹼性演化。

礦產資源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位於岡底斯山脈中東段的這個銅礦帶的遠景資源量可達2300萬噸。專家指出,這個銅礦帶由三部分組成:岡底斯中南部的礦帶東西長約360公里,南北寬約30至40公里,遠景資源量可達1500萬噸以上;岡底斯南緣的礦帶長100公里以上,寬約10至15公里,銅資源量可達300萬噸以上;岡底斯中部的銅資源量遠景可達500萬噸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世界級銅礦帶不僅蘊藏著大量的銅,而且富含鐵、金等其他礦床,鐵礦的遠景量在兩億噸以上。隨著這一地帶十多個銅、金礦的陸續發現,地質工作者加快了工作步伐。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礦研究所和西藏地質勘查局等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地質工作者在岡底斯山脈積極進行了地表地質調查、路線調查、物理勘探、化學勘探以及成礦類型的研究,結果證實了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推斷。

宗教文化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岡底斯山又名“凱拉斯”,意為“雪山”。自古以來是中亞和東南亞各地人們仰慕、朝聖和旅遊的聖地。印度有一寺廟叫“濕婆神廟”,印度語稱“凱拉散塔”,其建築結構也酷似此山。《往世書》還認為,印度教的財神閻婆羅所統治的國度就在此山,山周圍的座山峰就是財神的寶庫。耆那教也視岡底斯山為一座有靈性的聖山,是該教創始人勒夏巴哈獲得解脫的地方。

佛教對此山有多種描述,按照密宗講,它象徵密宗中本尊勝樂和佛母金剛亥母;還有的佛教徒則認為佛陀便居住在此山,它周圍有五百羅漢侍守。苯教認為此山是萬山之王,是諸天神的住處,是天神下凡和升天的天梯,還有個苯教神祗住在此山。可見,岡底斯山在西藏宗教中的崇高地位。主峰岡仁波且是佛教著名聖地。

神秘文化

(圖)岡底斯山岡底斯山

文化學家認為藏族文明的曙光——本教誕生在象雄中部的微莫隆仁地方。古代文獻中說象雄西起大食,東至安多,而微莫隆仁大約在今岡底斯山下、瑪旁雍措湖邊的古格地方。因此,岡底斯山和瑪旁雍措周圍是藏族文明的先驅本教的發源地。事實上,微莫隆仁早已因是本教創始人先饒米沃且的降生地而聞名。

本教發源於岡底斯地區,對它崇拜由來已久。巍峨的岡底斯山及其周圍的湖泊、河流等大自然造就了崇尚自然界的本教,而古代藏人又被這天地間的龐然大物所震懾,因此對它產生敬畏繼而是崇拜心理,並尊它為象雄王國的神魂山。

本教還認為天像一蓋傘,地像一蓮花,岡底斯山就是傘把和蓮花的根莖;它處於世界的中心,是諸天神的住處,是連線天上人間的天梯;祖師先饒米沃且之化身就是沿著天梯下凡的,還有360位本教的神住在此山中。

岡底斯山不僅是本教的發源地,也是印度教大自在天派的發源地。有些學者進一步推測分析認為,東南亞地區的許多宗教,諸如本教、印度教耆那教、祆教皆屬一個源頭,最早都起源於岡底斯山。

中國山脈·平原·高原·盆地·沙漠

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不僅有著雄偉廣袤的高原,縱橫綿延的高山,茫茫無垠的沙漠,更有巨大富饒的盆地,極目千里的平原,以及崗巒起伏的低山和丘陵。各種地形相互交錯,但又井然有序,真是山河壯麗、氣象萬千!

中國的五大山系

東西走向:有天山--陰山--燕山山系;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山系以及南嶺山系
南北走向:有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等山脈
東北-西南走向:有長白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等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岡底斯山等山脈
弧形山脈:主要為喜馬拉雅山台灣山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