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雅村

山雅村地處泉州石獅市北郊,緊挨松茂村、前園村、蘇厝村。 山雅村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過去,山雅村搶劫、盜竊現象十分突出。

山雅村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是福建石獅市寶蓋鎮所轄的一個行政村。
一、名稱起源
山雅村山明水秀,環境幽雅,故取名“山雅”,俗稱“山仔”,見於道光《晉江縣誌·鋪遞志》。相傳,古時村頭有5塊靈石,形象各異。每當深夜來臨之時,隱約可聞仙樂之聲,又稱“仙境”。據民國《台灣彰化吳氏金山衍派族譜》記載,宋末元初,延陵吳氏平庵公從興化平海衛(莆田)遷居後垵之前,曾暫居於“本都仙境之東古榕樹下,遺址尚在”。“古榕樹下”俗稱“古松樹腳”,該角落地名沿用至今。仙境吳氏同屬延陵衍派,開基始祖達齋公宋代遷居於此。仙境、金山、茂山三鄉吳氏,並稱“三吳”。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仙境吳廷輝中進士,銓選知縣,回鄉謁祖。恰逢金山吳氏重修族譜,吳廷輝應邀作序,即言明“金山、茂山與輝(吳廷輝)鄉地近而情深”。明清時期,仙境又稱為“新錦”、“仙錦”。《桃源黃氏敦彝堂廷速公派家譜》記載,康熙年間,塘後黃鐘祝,長女“適新錦吳家”。清代《龍塘王氏家譜》記載,王毅方(1726—1757年),字廷帳,娶“安節吳氏,系出龜湖仙錦鄉”。
二、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
山雅村地處泉州石獅市北郊,緊挨松茂村前園村蘇厝村。村委會現設在山雅村山雅學校前。山雅村地形上屬低丘平地,地勢平坦,土質多為紅壤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季風顯著,雨水充沛。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平均氣溫在12℃左右,全年平均氣溫20℃~21℃,無霜期全年長達320多天,常年降雨量911~1233毫米。夏季多乾旱,5~10月份常有颱風。
三、人口民族狀況
2011年全村常住人口總數1002人,戶數236戶,分為3個片區,黨支部現有黨員25名(分為一個黨小組),團支部團員10人(委員5人),婦代會7人,僑委會 5人。民族以漢族為主,通閩南方言。
四、村“兩委”建設情況
山雅村委會通過不斷最佳化“兩委”班子結構,加強“兩委”班子建設,2009年村委會換屆後,“兩委”定編人數7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4名。
五、工農業及經濟狀況
山雅村主要農產品:芹菜梗、豌豆、火龍果、洋芋、綠葉菜、梨子、萵苣、南瓜、芫荽葉等。村內資源主要有:鎂鹽、鎵、鎵、石膏等自然資源。山雅村工業以五金機械為主導,以製衣鞋業、體育用品為支柱的產業體系。現有私營企業50多家,主要有希貴鞋服有限公司,龍翔五金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斯柏奧運動服裝廠等企業。山雅村充分發揮愛拼敢贏的人文精神,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3600萬元,人均收入8000多元。
六、文化狀況
山雅村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山雅村有一山雅學校,是一所幼稚園至國中的九年一貫制的民辦學校,環境優美,後學校改為企業工廠。山雅村有多姿多彩的風味小吃,有炸帶魚、魚卷、雞卷、芋丸、燒肉粽花生湯、面線糊、春卷、牛肉羹等。民眾文化生活有舞獅、燈謎、南音、潑水節、踩球舞、樂曲彈唱、弈棋等。
七、社會發展情況
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為解決行路難問題、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山雅村委會在市鎮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中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建設鄉村硬底化水泥路、公廁、自來水管道等各項基礎設施,使得山雅村居住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2、 社會治安狀況
過去,山雅村搶劫、盜竊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在寶蓋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山雅村委會加快建設和諧社會步伐,深入開展平安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全村社會治安狀況得到根本扭轉,為民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