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

青山村

青山村,是中國的一個地名,在黑龍江省饒河縣內,該村位於大山中,該村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要收入,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齊全。

基本信息

基本黑龍江省饒河縣大通河鄉青山村1

饒河縣大通河鄉青山村有兩個自然村屯,全村有527戶,2261口人。由原青山通河兩村於2001年合併而成,村委會位於饒河縣城南15公里處,村委會所在地距大通河鄉政府2公里,距饒河口岸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耕地面積18817畝。現有大型農機具18台套,全年作業面積2萬畝。

村貌村貌

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較快,全村黃牛在欄71頭,生豬存欄150頭,絨山羊984隻,禽2890隻,貉300隻。200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067元。青山村經濟項目有種植地栽木耳70萬袋,果樹300畝,北藥500畝,經濟效益較好。 青山村現有通村路7000米,其中村內道路10條5000延長米。通村路7000米為砂石路。自來水入戶率100%,有線電話入戶率100%,住房磚瓦化率80%。固定電話入房率70%,種糧入戶入網微機3戶。2005年建衛生所1處,建築面積50平方米,基礎設施基本配套。

湖北省鶴峯縣五里鄉青山村2

青山村位於五里鄉東北部,東北方與五峯縣灣潭鎮相連,東與三路口村接壤,南與走馬鎮接界。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395戶,總人口1096人,勞動力738人。現有村級公路主幹線15公里,組級公路7.5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該村地處二高山,平均海拔1300米,現有耕地面積1989畝,全為旱地。林地面積32761畝。該村是五里鄉的菸葉生產專業村,年種植面積1100畝以上。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村委會把菸葉生產作為興村富民的主渠道,大力實施菸葉“”轉“”,菸農收入明顯提升。2005年,全村實現兩煙收入116萬元。除菸葉外,該村還是鶴峯縣鑫益佳農業開發公司的魔芋、反季節蔬菜種植基地,基地面積300餘畝。

雲南省霑益縣炎方鄉青山村3

該行政村隸屬霑益縣炎方鄉,地處炎方鄉西南 邊,距鄉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霑益縣城47 公里。東鄰麥地,南鄰來遠村,西鄰膩諾村,北鄰新屯村。轄廈卡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75 戶,有鄉村人口1773 人,其中農業人口1773 人,勞動力1156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26人。全村國土面積 15.4 平方公里,海拔 2080 米,年平均氣溫 13.2 ℃,年降水量 847.5 毫米,適合種植 烤菸、洋芋、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7368 畝,人均耕地 4.16 畝,林地11703 畝。通過魔芋、反季節蔬菜和養豬,該村農民2005年人平純收入1720元,高於全鄉平均水平。

黑龍江孫吳縣紅旗鄉青山村4

青山村位於黑龍江省孫吳縣紅旗鄉政府東三公里處,是紅旗鄉重點發展的中心村之一。全村總戶數201戶,總人口663人,耕地面積5460畝。202國道從該村中間穿過,交通便利,具備可持續發展畜牧產業的資源,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村。

山東省嶗山區王哥莊青山村5

青山村距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駐地之東南13公里,在青山灣的西岸太清宮的北側,散布著八水河教子園梨子庵巨木林面山等自然村,現有村民800餘戶,2326人,有等姓氏。青山村的房屋臨海依山而建,紅瓦粉牆的樓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應;村中樹木交錯、藤蔓纏繞,房院內外青竹幽幽、紅花燁燁;青山灣臨海坡陡水深,漁船來往穿梭,鷗鳥嬉戲追逐;站在高處遠眺,嶗山頭半島蜿蜒入海,太清宮白雲繚繞,雲霧在奇峰怪石間變幻。俯瞰碧波蕩漾的青山灣和掩映綠樹中的青山村,恍若進入“山海仙境”。 青山村域內還有試金石灣,位於嶗山頭北側的曬線石和三畝頂之間,面積約為0.75平方公里,可停泊漁船。灣內岩石色黑質硬,據說試金能辯真假,俗稱“試金石”,灣由此得名。1960年該村在灣西岸建有海水養殖場,岸邊有卵石,可用於球磨和建築。青山村的林姓本為同一氏族,之所以有上林、下林(亦稱大林、小林)之分,

山東省嶗山區王哥莊山東省嶗山區王哥莊

一說為尊重林本成的職級和族長身份,稱其為上;一說因當時居住條件、交通不便等限制,加之林姓之間血緣已遠,而區分為“上”、“下”,以便相互通婚又不違傳統禮法。另外,青山村的姜氏原住沙子口的南宅科村,後遷王哥莊的桑園村,其中的一支又從桑園遷青山村落戶。梨子庵自然村是由曲氏於清朝道光年間從石老人遷此定居看山,因房前多梨樹而故名。八水河自然村是由劉氏、林氏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以地理位置命名。教子園自然村是由曲氏“立蘭”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相傳東漢大儒鄭康成曾在此教子讀書,亦因此而得名。至於青山村劉、溫、唐等姓氏,都是後來陸續遷來的。這裡雖然青山綠水,風景宜人。該村以漁業為主,捕撈各種海產品;農業為副,原有耕地1187畝,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等;山巒4500餘畝,種植黑松、蘋果山楂等;村中副業以採石為主。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青山被開闢為風景區,政府投入資金修通了公路,這裡的經濟也隨著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而今,這裡的人們已經不僅僅是出海捕撈、養殖和田地耕耘,而是因地制宜,在大旅遊上做文章。開飯店、設攤點、當導遊、開計程車……特別是該村大力發展嶗山茶的種植,因占地形之優,茶樹受朝陽元氣的照臨,加上“串山雨”、“臨海霧”的滋潤,長勢茁壯、營養豐富,成為嶗山茶中的珍品,受到人們的青睞,茶葉逐漸成了青山村經濟收入中的重項。同時該村還先後發展了海水養殖業,如海帶、海參、鮑魚等。這裡生產的鹹魚、魚片、海蜇皮等乾海產品,美味可口,聞名遐邇。經濟的發展,使村民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提高,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33億元,人均收入5869元,2004年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浙江北侖區新碶街道青山村6

青山村地處大碶街道東面4公里,329國道的南面。全村村莊區域面積1.1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345戶,總人口845人,外來人口300人左右,分布在4個自然莊(馬頭牆河下街里南新村)。明萬曆年間(1573~1620)從餘姚丈亨遷入。原屬清水村,1953年單獨立村,取名“三連”,後以“三”、“山”諧音,又與清水村遙相呼應之故,更名為“青山”。 馬頭牆,主姓孫,明萬曆年間從餘姚丈亭遷入。該村清代出一舉人,曾任德清縣令,以其所建“馬頭牆”大屋而得村名。河下,

領導下鄉考察浙江北侖區新碶街道領導下鄉考察浙江北侖區新碶街道

主姓孫,明刀歷年間從餘姚丈亭遷入。地處清水河北岸,當地習慣稱南為上、北為下,故名。 南頭,主姓孫,明萬曆年問從餘姚丈亭遷入,位於清水河南邊,因名。教養所,民國年間,大碶鎮旅滬企業家賀祥生在此創辦孤兒教養所,停辦後為村民所居,故名。 全村共有耕田860畝,土地大部分已被徵用,還剩餘200畝左右。近年來,隨著北侖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村集體經濟也得到迅速增長,廠房出租、山林承包款等為主要經濟收入。2006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4185萬元,村級集體可用資金收入28.16萬元,人均占有335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9058元。2007年村級集體可用資金收入達40萬元左右,比去年增長40%。
村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思路,把環境整治工作與新農村建設一起抓,經過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基本理清一條強村富民的發展思路,現已呈現出經濟活躍社會文明活富裕村莊亮化環境美化、村民健康長壽的良好形勢。創建了區文明村衛生村環境整治合格

山東省平度市大田鎮青山村7

青山村,以山水田園型作為發展模式。根據村莊資源狀況,在廣泛征取意見的基礎上,以開發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為重點,促進農村經濟和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鼓勵和支持農民依託農業資源,實行“”綜合開發,開發經濟林,建設生態山,培植生態農業園。引導農民興辦小園林、小果園,發展園林經濟、庭院經濟,以生態開發的模式來發展效益農業。積極推行日光溫室種菜、“暖棚圈舍養畜,畜糞發酵,沼氣做飯,沼渣肥田”等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走生態循環發展的路子。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標準,青山村兩委幹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段實施、梯次推進,全面加快農村的各方面建設。形成了努力改造傳統農業,打造現代農業;改造傳統村居,建設和諧社區;改變陳規陋習,塑造現代文明的新局面。生產快速發展。

山東省平度市大田鎮村名合影山東省平度市大田鎮村名合影

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年增長20%,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去年增收400餘元。 生活日益寬裕。村莊整體搬遷後,新房布局整齊,美觀大方,農民居住環境、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家家戶戶達到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五通” 標準。村莊主街道實現水泥化,科普入戶率93%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農村五保戶實現應保盡保。村內老年活動中心、醫務室、文體活動等設施齊全。 鄉風質樸文明。積極開展文明戶創建活動,幫助農民破除十種陋習,培養農民民眾良好的道德規範和文明行為習慣,提高農民的現代文明素質,村民法制觀念、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明顯增強,村莊文明家庭和信用戶達到90%以上,村莊達到平度市以上“文明村莊”標準。社會治安良好,無集體、越級上訪案件,無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動,無“”現象,無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發生,村民對社會穩定滿意度達到100%。 村容優美整潔。村莊在搬遷時,村莊建設規劃由有資質規劃設計單位進行了科學規劃。實施村莊“文明一條街”建設工程,村莊實現主幹街道硬化、亮化。並建有2處遊園和一個文體活動廣場。大力開展農村植樹造林,提高農村林木覆蓋率,做到通村道路、主要街道有林木,村莊周圍有林帶,村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垃圾集中管理,農村環境“”局面徹底改變。
管理高度民主。村兩委組織健全,村黨組織達到五個好標準,村民對村兩委班子滿意度達到95%以上。抓好村級財務、村務管理工作,推行和完善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理順村級經濟關係,規範村務、財務公開,農民對村政務、財務公開的滿意度達到95%以上。村級決策民主、規範、科學,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

福建省清流縣嵩溪鎮青山村

青山村地處清流縣東北部,位於省道邊,占地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20畝、山林面積18000畝。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373戶,總人口1543人,黨員38人。近年來,村兩委一班人堅持“務實廉潔高效”的工作方針,團結帶領廣大黨員民眾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大力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著力開展“三清六改”,立足村情,積極發展烤菸、花卉、豆腐皮等主導產業,現全村種植烤菸550畝、花卉30畝、豆腐皮年產量達90噸。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32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9萬元。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位居全縣前茅,先後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平安達標村”、“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據統計,全村現有小康住宅134棟,擁有固定電話286部、行動電話274部、各類大小汽車11部、龍馬車、拖拉機等8台,戶均擁有1部機車、1台彩電。村閉路電視、醫療衛生、供電供水、文化教育等設施基本完善,通村組道路已硬化7.6公里。當前,青山村以創建好班子、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建設新生活、塑造新風貌為主要內容,大力加強新農村建設工作,努力把青山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生態和諧、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湖南省漣源市平安鎮青山村 9

安平鎮青山村有9個村民小組,人口1150人,中共黨員25人,水田350畝,旱土260畝,山林面積700畝,油菜林基地360 畝,硬化公路3公里,油菜林基地四年後可以正式投產,為村里增加年產值1百多萬元,村里經濟能人2戶,總計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公路暢通,環境優雅,社會治安穩定,為人民走上致富裕和建設和諧小康社會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新店鄉青山村 10

青山村隸屬於新店鄉屬於二半山區。位於新店鄉西北邊,距離新店鄉12公里,國土面積11.0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113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轄2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19戶,有鄉村人口2167人,其中男性1163人,女性1004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5人,壯族38人,勞動力1130人,從事第一產業680人。
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5.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50畝,人均耕地0.67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擁有林地6780畝,其中經濟林地5800畝,人均擁有經濟林地2.68畝,主要種植核桃、蠶桑等經濟林果;草地面積5800畝;其他面積1594畝。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186戶通自來水,有60戶還在飲用井水,有27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500戶通電,不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38戶。該村到新店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該村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23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0戶,建有小水窖10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9畝,有效灌溉率15.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面積22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4.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7元,占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57.8萬元,占總收入的17%;林業收入50.4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19.13萬元,占總收入的17%;工資收入87萬元,占總收入的35.6%。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勞務收入87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0人,其中在省內務工105人,到省外務工45人。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1994人,參合率92%。享受低保8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新店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 該村國小生就讀於青山村完小,中學生就讀於新店中學,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5人,其中國小生人176人,中學生59人。 該村設黨支部一個,黨小組13個,黨員總數55人,黨員中男黨員48人,女黨員7人,團員38人。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相對滯後,人畜飲水困難,無醫療衛生設施,文化教育落後。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蠶桑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500頭,牛280頭,羊67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150元增加到1760元。

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雙廊鎮青山村 11

該行政村隸屬大理市雙廊鎮,地處雙廊鎮南邊,距雙廊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較為方便,距市45公里。東鄰洱海,南鄰挖色,西鄰洱海,北鄰長育。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7戶,有鄉村人口2259人。
全村國土面積9.37平方公里,海拔28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467畝,人均耕地2.4畝,林地8519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2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7元。該村屬於貧特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殖業為主。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鎮青山村12

青山村位於東溪西畔,南洪公路兩側,距南安市區9公里,東至東溪畔,西與團結村接壤,南至東溪邊,北至康美村,距鎮區2公里。 村委會設在東坂。聚落分布在東坂山南麓丘陵谷地上。有東坂青丘角後宇雅東坂後等5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村民1187多戶4131人(其中旅居海外華僑占600多人)。是由始祖陳肅璞公由漳浦溪坂流落舊稱泉州府的南安縣二十都青邱村落,定居繁衍而來。青山村1965年公社化時由青邱、東山兩處合併成隊,各取一字為青山大隊。1984年為康美鄉青山村委會。1988年為康美鎮青山村委會。 青山村村落面積4平方公里,農作物主種水稻、甘蔗花生等,兼種小麥甘薯林果桉樹龍眼。域內有康美中學青山國小衛生所東坂國小信用分社等。鄉村公路接南洪公路。 有清代古民居祖祠,整座古建築成“回”字,可四通發達,起著避難和防禦作用。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開雲鎮青山村13

青山村坐落在107國道旁,千噸級碼頭公路穿越而過,工業大道與衡山大道相連,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85人,總面積約6.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734畝,旱地50畝,山地、林地共5000畝。 村設有黨支部,有黨員31名,有辦公場所,村學校1所。 近幾年來,在村支兩委班子帶領下,全村人民共同齊力村級事務建設,先後建立了鋸板廠、粉煤廠,引進了機磚廠3個,強化招商引資,引進了兆基銅業、豐泰鞋業,綠衡化工、華宏化工,皕成灰石廠等重點項目,村內湧現出一大批養殖專業戶。 該村實行村民自治,民主政治進一步,全面落實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做到了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村民風俗好,共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村形成了一股文明的良好風氣。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西來鎮青山村14

青山村位於西來鎮大五面山,東與白馬村相連,西與邛崍市寶林鎮為鄰,南與銅鼓村相連,北與鐵牛村相連。全村幅員面積5.5平方公里,轄14個社,總人口1866人,總戶數557戶,總耕地面積2445.53畝,常年外出務工人員532人。

基本設施建設

(一)2007年—2010年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1、道路建設:實現社社通水泥路,在2010年前全面完成。
2、溝渠建設:2008年前完成主溝渠硬化6公里,2010年前溝渠硬化率達80%以上。
3、建綜合性村活動室一個:為了提高黨員、幹部、民眾的文化生活水平,在2007年前在原西來機磚廠處修建200平方米活動室一個,內設值班室辦公室活動室遠程教育教室等。
4、擬建居民點: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水平,擬在青山村2社、5社、7社、9社、10社、12社建集中居住點6個。

產業發展

結合青山村原有的產業優勢,利用本村良好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的優勢,重點發展以下產業:
1、以雜柑為基礎的水果,爭取在2010年前發展1000畝以上的雜柑,並成立青山村柑桔協會。
2、到2007年底,逐步完成母豬飼養的良種化,爭取三雜仔豬年出欄5000頭以上。
3、2007年淡水養魚面積200畝,2010年發展達400畝,並成立青山村漁業協會。

社會事業發展

1、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定期與不定期地組織黨員、幹部、民眾及時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國家的法律、法規,學習農村實用技術,以提高黨員幹部的執政能力和民眾的參政、議政的科學生產的水平。
2、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實行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科技興村。依法進行村務公開,自覺接受村民監督。
3、充分發揮群團組織的功能,切實保護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大力提倡尊老愛幼,嚴格執行計畫生育,充分落實“五保”和“低保”政策。
4、在認真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同時,逐步宣傳動員農民參加社保。
5、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進步,大力抓好新農村建設,努力把青山村建設成為和諧、富裕的新農村。
雲南省昭通大關縣上高橋鄉青山村
村貌青山村隸屬於上高橋鄉龍堡行政村,轄王家院子、大石板2個村民小組,屬於山區。位於上高橋鄉西南邊,距離龍堡村委會5公里,距離上高橋鄉政府23公里。國土面積有2.42平方公里,海拔1226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234畝,其中人均耕地1.2畝;有林地885.3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2戶,有鄉村人口195人,其中農業人口195人,勞動力1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80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3]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山下鄉青山村

基本概況
青山村系浦城縣山下鄉各行下村中最東部的一個行政村,也是臨江鎮與山下鄉的交界村,距縣城約20公里,有耕地面積2022畝,旱地1.9畝,林地面積10881畝。
基礎設施
青山村有6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人口1174人,戶數289戶,每個自然村的村貌全都煥然一新,一座座洋房如春筍般地拔地而走,自從林改以後,所有農戶的山場都辦了林權證,各農戶為了保護森林資源,沼氣池也建了數十個,每個自然村都安裝上了有線電視、電話,自來水安裝工程已有4個自然村已全部安裝到戶。
青山村的村道於2004年全部硬化,現交通也非常方便,青山村的農田主要以灌溉為主,灌溉主要引用江河湖水灌溉水利資源非常豐富
經濟發展
農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種植食用菌為輔,如今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現根據我村實際情況和農民的辛勤勞動,在政府指導和村幹部的帶領下,村民也都積極發展烤菸生產,使得我村的經濟建設更快奔向小康。[4]
17、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板橋鎮青山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石林彝族自治縣板橋鎮,地處板橋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1公里。東鄰彌勒縣西三鄉麟馬村,南鄰板橋鎮矣馬伴村委會,西鄰板橋村委會,北鄰小戈丈村委會。轄三家村1組、三家村2組、小色多1組、小色多2組、小色多3組、楊福村、青山村、周家村、段家村、吳家村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00戶,有鄉村人口3248人,其中農業人口3248人,勞動力198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50人。
全村國土面積3.47平方公里,海拔1705米,年平均氣溫16.8 ℃,年降水量927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91畝,人均耕地0.73 畝,林地1025.1畝。農民收入主要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91畝(其中:水田1443.2 畝,旱地947.8 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25.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6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桃樹、梨樹、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67.9畝,其中養殖面積212.9畝;荒山荒地1523.55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00戶通自來水,有59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6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6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 ;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78輛,機車9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43.2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4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4畝。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4戶;全村委會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80萬元;畜牧業收入13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984頭,肉牛10頭,肉羊708隻);漁業收入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5萬元;工資性收入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2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26人,在省內務工22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00戶,有鄉村人口3248人,其中男性1726人,女性1805人。其中農業人口3248人,勞動力1981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其中彝族人643,漢族2605人。 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92人;享受低保6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3戶,占農戶總數的6.4%。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168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30人,距離鎮中學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0人,其中國小生228人,中學生102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青山村委會在板橋鎮南部,村委會駐青山村,經駐地得名。1949年前屬縣轄板橋鎮,1950年先後屬南區、四區者烏龍鄉,1956年為者烏龍鄉七一高級社,1958年為板橋公社七一管理區,1961年為板橋區團心公社青山大隊,1963年為板橋區青山公社,1970年為板橋公社青山大隊,1984年為板橋區青山鄉,1988年為板橋鄉青山辦事處。2001年為板橋青山村委會。轄青山村、周家吳家村段家村楊家村楊福村小段家村、三家村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1895年(清光緒21年)法國神甫鄧明德(又名聖保祿)到青山村傳教,建立教堂,因此該村村民大多奉基督教。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受地理條件限制,生產生活水平難以提高,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村民科技意識不強,生產效率偏低,第二、第三產業的的發展後勁得不到充分體現。基礎性建設步伐落後,村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2、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切實提高農 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穩步增長。
3、擴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實行多元化經營。
4 、改善交通條件,整治村容村貌,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現雙豐收。
5、加強科技培訓,推廣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村經濟效益。[5]

參考資料:

1.http://na.dmw.gov.cn/onews.asp?id=5857
2.http://www.pujiang.gov.cn/town/Detail.php?id=16389
3.http://www.ynszxc.gov.cn/szxc/villagePage/vIndex.aspx?departmentid=17358
4.http://www.fjqhdmw.com/viewmemo.asp?dmid=3207&dm=%E9%9D%92%E5%B1%B1%E6%9D%91
5.http://ynszxc.gov.cn/szxc/villagePage/vindex.aspx?departmentid=111672&classid=115873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