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陰陽

山水陰陽

山水陰陽: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此言之城池建築方位也。最早在國中語文教科書上讀到此句,當時對山之陰陽理解,對水則不解。陽,本義為向陽。引申為正性的,積極的,便利的。陰則相反。城建在山坡上必然擇陽,但為何水北也陽呢? 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基本信息

相關記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游褒禪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形成原因

山是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 東升西落的太陽光能照射到山的南面,而無法照射到山的北面, 所以山南為陽,而山北為陰;

中國整體處於北半球,太陽始終處於偏南方。人如果站在水體的北岸,是面向太陽的,太陽光照射在水面反射到人眼,顯得特別明亮;相反,人如果站在水體的南岸,則是背向太陽的,看到的水面就沒那么明亮了。所以水北為陽,而水南為陰;

六柱風水的詮釋

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在風水學領域,所謂山在指坐山,所謂水就是指朝向;意思就是坐南朝北的為陽;坐北朝南的為陰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