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擁有60多年海水養殖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歷史的省屬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海洋經濟動植物的苗種繁育、增養殖、病害防治、新品種培育、營養生理及水產品營養與加工、漁業資源修復、海島與海洋環境調查評估、海洋功能規劃等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所概況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擁有60多年海水養殖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歷史的省屬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海洋經濟動植物的苗種繁育、增養殖、病害防治、新品種培育、營養生理及水產品營養與加工、漁業資源修復、海島與海洋環境調查評估、海洋功能規劃等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現有在職職工1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5人,中級職稱36人。其中具有碩、博士學位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研究所下設研究中心有:海藻種質研究中心、環境與生態研究中心、漁業工程與養殖技術研究中心、海水良種繁育中心、營養生理與食品加工研究中心、海島規劃與保護研究中心、病害防治實驗室及山東省思可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現有國家級研究試驗平台兩處:國家級鮃鰈魚類(條斑星鰈)遺傳育種中心、山東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中心;省級開放重點實驗室一處:山東省海水養殖病害防治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水產良種場一處:山東省太平洋牡蠣良種場;省級水產良種場一處:青島市刺參良種場。各類研究試驗平台總計占地面積150畝。
自建所以來共承擔了各類科研項目270餘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70餘項,獲重大科技成果獎90餘項,其中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獎64項。榮獲國家發明獎的“海帶筏式全人工養殖技術”、“海帶自然光育苗技術”、“石花菜營養枝筏式多茬養殖法”等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廣套用,為我國海藻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引領了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產業浪潮的發展,所創立的筏式養殖技術成功套用于海水魚類、貝類、蝦蟹類等養殖產業中,並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省乃至我國海水養殖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所注重於科技人員科研水平與科研素質的整體提升,尤其致力於科研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與研究技術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將生物資源的增殖開發利用與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緊密結合起來。相繼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示範推廣價值的科研成果:“抗生素替代產品——中草藥製劑防治海水魚病害”的成果轉化與推廣工作成績顯著;創新了刺參、鮑的“良種+良法+防病”的產業化技術路線;攻克了鼠尾藻大規模采苗的技術難題;突破了條斑星鰈、大瀧六線魚的苗種繁育技術;成功進行了貝類產業體系——魁蚶的苗種增殖與放流技術的研究;圓滿完成了“908”專項的各類調查任務;主持承擔的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海洋經濟動物——鮃鰈等魚類多品種健康安全養殖技術”順利通過了結題驗收等。
我所始終秉承“科研強所、人才興所”的宗旨,堅持“科學技術研發、資源開發保護、提升海水增養殖產業”的發展方向,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山東海洋漁業生產。近年,我所科技人員主持或參加了國家“863”項目:“刺參高產、抗逆品種的培育”、“海參池塘環境控制與生境修復技術研究”、“鼠尾藻苗種規模繁育技術”;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刺參病害及無公害防病技術”、“重要海灣海岸帶典型受損生境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908”項目“山東省潛在海水增養殖區評價與選劃”等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主持承擔了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我國典型人工岸段生態化建設技術集成與示範”、“黃渤海淺海底層生物資源產業生態化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以及山東省良種工程重點項目 “優質抗病速生魚類良種選育”、“速生抗病耐高溫刺參良種選育”、“經濟海藻養殖新種類的研究與套用”、“蛤類優質高產抗逆良種選育”、“水產抗逆、性控種質創新利用研究”等多項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發揮了技術支撐和行業引領作用,形成了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並舉、產業開發與示範推廣共進、科技服務與技術指導為一體的良性發展格局,增強了自我發展的能力。

歷史沿革

1950年,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前身“國營山東水產養殖場”在青島成立。
1958年,根據山東省人民委員會編委會和山東省水產局的決定,改為“山東省水產養殖試驗場”。
1961年,山東省水產廳將其更名為“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
1971年,山東省海水養殖所合併到原黃海水產研究所,總稱為“青島海洋水產研究所”。
1976年,改為“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育苗試驗場為“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育苗試驗場”。
1977年,分設為“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和“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至此,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正式恢復並延續至今。

所榮譽

國家海洋公益性項目:
1、海洋經濟動物——鮃鰈等魚類多品種健康安全養殖技術
2、黃渤海重點海域貝類養殖環境安全評價及其監控體系技術研究
3、典型海灣生境重要經濟生物資源修復技術集成與示範
4、海水養殖重要疾病的中草藥製劑研發與大型藻場營造技術
5、萊州灣海藻增殖苗種篩選培育技術及人工藻場構建模式研究
6、基於生態系統的環渤海區開發集約用海研究
7、我國典型人工岸段生態化建設技術集成與示範
8、突發性聚集綠潮藻工程化快速處置及高值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綠潮藻飼料的開發技術與示範
9、我國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態系統恢復技術集成與示範——江蘺及鼠尾藻生態系統恢復技術集成與示範
農業部:
1、貝類增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創新
2、扇貝養殖病害檢測與控制
3、國家鮃蝶類產業技術體系
4、蝦類產業技術體系
5、七帶石斑魚苗種繁育關鍵技術引進
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撐計畫:
1、刺參病害及無公害防病技術
2、海水池塘高效清潔養殖關鍵技術研究
省良種工程:
1、速生抗病耐高溫刺參良種選育
2、優質抗病速生魚類良種選育
3、 蛤類優質高產抗逆良種選育
4、水產抗逆、性控種質創新利用研究
908專項
1、黃河三角洲區域潮間帶底棲生物補充調查
2、典型海水養殖區的環境調控技術集成與示範
省科技攻關
1、黃海烏賊漁場資源修復與持續開發利用的研究
2、刺參高效養殖模式及微生態調控技術的研究開發
3、大型工具種海藻的池塘栽培模式與生境修復
4、利用微膠囊技術研究小肽對刺參免疫系統的影響
5、海水養殖病害簡易快速診療技術的研究
6、封閉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建立
省資源修復項目:
1、七帶石斑魚繁育及深水網箱自然越冬養殖技術
2、中草藥製劑用於海參養殖病害防治的研究
3、六線魚苗種大規模人工繁育技術研究
4、漁業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
省財政創新項目:
1、 海水主養品種病控與產品安全綜合技術的研究
2、海參苗種池塘生態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3、植物源免疫增強劑在刺參養殖中的套用
省財政推廣項目:
1、海參苗種池塘生態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2、無毒無抗對蝦生態養殖技術示範與推廣
3、優質抗逆刺參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
4、刺參中草藥防病及微生態底質改良技術
省海洋與漁業廳項目:
1、優質抗逆刺參規模化繁育與健康養殖技術
2、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修編
3、山東省海島地名普查
省農業資金轉化項目:
刺參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範
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計畫:
1、魚類遲鈍愛德華氏菌中草藥多糖型微膠囊重組亞單位疫苗的研製
2、魁蚶耐高溫品系選育的基礎研究
海洋經濟規劃綱要實施的科技推進平台與運行項目
大型人工藻場構建示範基地建設
自選課題:
斑點鱒鮭引種育苗技術研究
中科院海洋所開發課題:
牙鮃性腺發生及性別表型形成的初步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