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老校區

山東大學老校區

山東大學老校區,也稱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5號,洪家樓天主教堂東側,目前包括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和藝術學院四個個學院,由於該校園內花木繁多,被學生形象的稱為“植物園”。

歷史淵源

山東大學老校區最早為始建於1936年的教會學校濟南私立懿範女子中學,由美國的天主教瑪利亞修女會

法學院法學院
所創辦,其主要建築為教學樓、學生宿舍和修女院,均採用灰磚,坡屋頂上覆以紅瓦,另包括百餘間平房,該校園與周邊的洪家樓天主教堂、方濟各會華北總修(道)院、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方濟各會仁慈堂、方濟各會神甫修士宿舍等構成了濟南的一處較大的天主教教會建築群。1948年後,懿範女子中學併入黎明中學(後成為公立濟南中學),原校址改作山東省農學院校舍。1958年9月,按照山東省省委的決定,農學院遷往泰安,原在青島辦學的山東大學遷至濟南,並以此處作為一處校址至今,其後在濟南東郊利農莊原擬作山東農展館的征地劃撥山東大學,用以建設新校(即今日的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主要建築

1號樓:建於1936年,原為懿範女子中學教學樓,地上兩層、地下一層,與2號樓均為濟南天主教方濟各

小橋流水小橋流水
會第三會所建,坐北面南,採用“H”型平面,樓內教室均沿中間的走廊兩側布置,今為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院所在地。2號樓:建於1936年,原為懿範女子中學的學生宿舍和修女院,地上兩層、地下一層,今為公安處。3號樓:原藝術學院所在地,今在外國語學院北側建有藝術學院新樓。4號樓:原法學院所在地,今在其東側建有法學院新樓。 5號樓:山東大學圖書館政法分館所在地。6號樓: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所在地。7號樓:外國語學院所在地。8號樓:公共教學樓。9號樓:物理學院所在地。

相關簡介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其

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標誌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標誌
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併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至今(2011年)已經建校110周年,2011年10月15日是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日。校慶活動的時間安排: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其中2011年10月14-16日為集中慶祝時間。
山東大學總占地面積8000餘畝(含即將啟動建設的青島校區約3000畝),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青島校區、威海分校)的辦學格局。現有3所附屬醫院,3所非隸屬附屬醫院,11所教學、實習醫院。擁有在職教職工10200人(含威海分校和3所附屬醫院)。各類全日制學生達6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3000人,研究生15000人,留學生1600餘人。學校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1046人,博士生導師759人。現有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7人,“千人計畫”國家特聘教授1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講座教授3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5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和特聘專家崗位2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